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3篇 |
免费 | 148篇 |
国内免费 | 24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00篇 |
废物处理 | 36篇 |
环保管理 | 109篇 |
综合类 | 928篇 |
基础理论 | 204篇 |
污染及防治 | 158篇 |
评价与监测 | 55篇 |
社会与环境 | 36篇 |
灾害及防治 | 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68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150篇 |
2013年 | 104篇 |
2012年 | 124篇 |
2011年 | 117篇 |
2010年 | 94篇 |
2009年 | 81篇 |
2008年 | 112篇 |
2007年 | 105篇 |
2006年 | 85篇 |
2005年 | 86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卧式螺旋式污泥好氧堆肥装置进行间歇式动态堆肥,对污水厂厌氧消化污泥进行了中温堆肥试验研究.通过控制各组堆肥的含水率、物料配比和通气量,重点探讨各种条件下堆体温度与有机物降解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厌氧消化污泥以木屑为调理剂在装置中可以实现好氧堆肥处理,其适宜的物料控制参数为:污泥:木屑=10:1~1.5(湿重比),堆肥含水率50%~60%;过程控制参数为:通风量为6.7~8.3 m3/h·t,发酵周期为8 d,温度45℃. 相似文献
42.
基于常熟河网原型调水实验和水功能区划,建立了感潮地区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对常熟河道水质降解系数及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并按照点源和面源对区域内污染源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常熟河网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值和现状削减量的计算,为该地区的水污染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44.
铁屑微电解法处理水性油墨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研究了水性油墨废水的铁屑微电解法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微电解条件控制在pH4.0、铁屑投加量10%、反应时间60min、焦炭含量为16.67%,水性油墨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色度去除率可达90%,以上,COD去除率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45.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亚铁离子的氧化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9K培养基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Fe^2+过程中,pH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规律,并对Fe^2+的氧化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其反应级数及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1)在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50r/min的条件下,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最佳接种量为10.0%;(2)Fe^2+初始质量浓度在11.39~21.72g/L时,随着浓度的增大,Fe^2+达到100%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增加;(3)氧化亚铁硫杆菌对Fe^2+的氧化可近似看作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0.0527~0.0788h。 相似文献
46.
基于化工园区整体风险量分析的安全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园区安全容量和危险量的分析,得到园区整体的风险评估值;提出并定义园区危安比最大临界点,用其反映园区的最大可接受风险量;运用"二八法则",确定危安比上限;当危安比在3种不同值域区间下,对应的园区安全规划的重点不同;从园区整个生命周期考虑,提出包含各个阶段的园区安全规划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7.
蒸散的估算在区域能量平衡和水资源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发展促进了区域蒸散的研究。利用安徽省气象资料、MODIS数据产品及GIS背景信息,基于SEBAL模型,按1 km空间分辨率进行了面尺度的安徽省日蒸散量估算,并在GIS空间分析模块的支持下对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日蒸散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遥感估算的蒸散量与利用Penman Monteith公式计算的蒸散量比较,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遥感蒸散估算值整体偏小,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散量间差异显著。遥感蒸散估算方法在安徽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需优化模型参数,以提高其进一步技术推广的前景 相似文献
48.
鄱阳湖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严重,环境问题不断加剧。通过背景值调查与污染源解析,显示农村生活和种植业是鄱阳湖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采取集成式BMPs模式,将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合理搭配植物缓冲带、沟渠湿地、人工湿地,兼性塘等,实现氮、磷流失的有效拦截,达到有效控制示范区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目的,从而为鄱阳湖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提供借鉴。结果表明: BMPs系统污染物去除能力高,运行成本低。系统单位面积削减总量分别为CODcr 71017 kg、SS 11491 kg、TP 408 kg、TN 3593 kg、NO-3 N 474 kg、NH+4 N 1918 kg,而运行成本不到01元/t。整个系统中尤以表面流人工湿地减污效果最好,耐负荷冲击能力最强。沟渠湿地整体去污能力不低,但耐冲击负荷能力弱,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为加强减污效果,可通过完善生态系统尤其是挺水性植物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9.
50.
为了探究氧气对纳米零价铁(nZVI)除砷的影响,考察了不同的氧含量(厌氧、低氧、中氧和高氧)条件下nZVI对As(Ⅲ)/As(V)的去除效果,并结合表征结果分析了氧气对nZVI除砷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氧气存在会显著促进nZVI对As(Ⅲ)/As(Ⅴ)的去除,但不同氧含量对nZVI除砷的促进程度有所不同;随着氧含量的增加,As(Ⅲ)/As(Ⅴ)的去除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的趋势。在初始砷浓度为50 mg·L−1、nZVI投加量为200 mg·L−1、O2/nZVI摩尔比等于0.5时,砷的去除率达到最大,As(Ⅲ)和As(Ⅴ)体系中砷的去除率分别为96.27%和51.75%。固相表征结果表明:氧气对nZVI的氧化程度及除砷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在低氧条件下,nZVI被少量氧化为无定型铁矿物进而提高除砷效果;在中氧条件下,nZVI被氧化为大量的溶解态Fe(Ⅱ)/Fe(Ⅲ),溶解态铁对砷没有去除效果,从而导致砷的去除率降低;在高氧条件下,nZVI被大量氧化,溶解态Fe(Ⅱ)/Fe(Ⅲ)进一步被氧化形成新的无定型铁矿物,可增强除砷效果。以上结果可为评估不同氧含量条件下纳米零价铁除砷效果以及人为强化纳米零价铁除砷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