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5篇
综合类   31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 毫秒
51.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该文在对天津市某局地区域大气氯乙烯污染现状及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气氯乙烯总量控制目标和总量负荷分配方案,并对该地区大气氯乙烯环境目标值的可达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52.
采用ALOHA软件考查泄漏孔径、风速、泄漏位置对氯乙烯储罐泄漏造成的有毒气体扩散及火灾爆炸事故后果的影响情况,定量给出事故影响范围,并分析不同事故场景对储罐下风向1km处敏感点的影响情况。结果发现氯乙烯储罐泄漏导致的有毒气体扩散和BLEVE事故可能会对该处人员造成伤害。针对氯乙烯储罐泄漏事故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进一步使用鱼刺图对储罐泄漏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事故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氯乙烯生产是现代化工企业中常见的工艺,生产过程复杂,涉及参数较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将会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用系统安全的理论和方法对乙炔法制备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物质、生产工艺和危险操作单元进行了危险源辨识,并提出在化工生产危险源辨识的过程中,应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能够有针对性采用不同评价方法得到较精确的评价结果.对化工企业的风险评价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4.
建设项目中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和控制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项目常见排放的内分泌干扰物主要包括二噁英类、多氯联苯和多溴联苯、砷及重金属、双酚A、苯并[a]芘和氯乙烯等。生物质燃烧和掺烧污泥的锅炉废气中的二噁英、掺烧石油焦的锅炉废气中的苯并[a]芘和化工项目排放的双酚A等均存在执行标准缺失问题。电子类项目中的多氯联苯和多溴联苯、冶炼项目中的砷及重金属、化工类项目中的氯乙烯等也应加强全过程监管。建议研究建立优控清单,系统地提出相关控制政策,管理建设项目环境激素类的产生和排放。  相似文献   
55.
探讨了用二硫化碳萃取废水中氯乙烯的合适条件,按选定的条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无干扰,结果满意.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L;回收率在92.6%~98.7%之间;变异系数为2.97%.  相似文献   
56.
利用吹扫捕集测量水和废水中氯乙烯,其检出限低,为0.024μg/L,优于目前所用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推荐方法(1.0μ/L),结果准确,操作快捷方便,无溶剂污染,干扰少,更能满足环境样品痕量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hp5890Ⅱ型气相色谱仪,配备TCD检测器,使用填充柱测定尾气中氯乙烯和乙炔含量的分析方法,数据处理采用hp3395积分仪。  相似文献   
58.
氯乙烯是无色易液化的气体,与空气形成可爆炸性混合物,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二氯乙烷,易聚合。氯乙烯是应用最广泛的树脂聚氯乙烯(PVC)的单体,用于制备聚氯乙烯、偏二氯乙烯、也用于作冷冻剂等。  相似文献   
59.
填埋场已成为氯乙烯污染的重要来源,明晰覆盖层土壤中氯乙烯的降解特性及功能微生物群落组成对氯乙烯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填埋场覆盖土系统开展了典型氯乙烯的好氧/厌氧共代谢降解研究.结果显示,好氧和厌氧条件下CH4均可发生降解,二氯乙烯(DCE)只能在好氧条件下被降解,净降解速率为50μg·h-1·L-1;三氯乙烯(TCE)可同时发生好氧共代谢和厌氧共代谢转化,净降解速率分别为38和5μg·h-1·L-1;四氯乙烯(PCE)只能发生厌氧共代谢,降解速率为0.77μg·h-1·L-1,发现好氧共代谢速率远高于厌氧共代谢速率.构建了覆盖层中氯乙烯的分布模型并评估了CH4氯乙烯好氧/厌氧共代谢贡献度,CH4好氧和厌氧降解贡献度分别为59%~70%和30%~41%,TCE好氧和厌氧共代谢降解贡献度分别为73%和27%.对氯乙烯厌氧/好氧共代谢降解过程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及潜在功能菌属进行了分析,发现好氧...  相似文献   
60.
芦苇秸秆生物炭对水中菲和1,1-二氯乙烯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在500℃热解温度下自制芦苇秸秆生物炭吸附剂,研究生物炭对水中两种典型有机污染物菲(PHE)和1,1-二氯乙烯(1,1-DCE)的吸附特性,探讨其吸附机制,并考察溶液p H和生物炭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对PHE和1,1-DCE的吸附分别在60 min和480 min时达到平衡,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1.87%和90.18%,两者的吸附动力学规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中PHE的二级动力学吸附速率大于1,1-DCE,两者的吸附过程均由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且后者是主要限速步骤;两种有机污染物的等温吸附曲线均可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且生物炭对1,1-DCE的吸附亲和力强于PHE;PHE和1,1-DCE在生物炭上的吸附机制包括表面吸附作用和分配作用,且以表面吸附作用为主,其中1,1-DCE的表面吸附作用大于PHE,而其分配作用小于PHE,说明污染物性质中分子体积和相对极性是影响总体吸附的主要因素;红外图谱显示,含氧、含氢官能团及π—π相互作用对生物炭吸附两种有机污染物有重要贡献;溶液p H对生物炭吸附PHE和1,1-DCE的影响较小,而生物炭投加量从5增至50 mg时,PHE和1,1-DCE的平衡吸附量分别减少6.78倍和2.18倍,去除率分别提高20.21%和15.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