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209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在实验室条件下,试验了某种巨型水生植物及藻类,如水葫芦、铜绿微胞藻、镰刀形栅列藻、小球藻及紫茉莉属衣藻等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评价它们在废水处理中的潜在作用。试验废水为 Varanasi 市的城市污水与1200家小型工业的混合废水。研究分三个阶段:先用风信子水培,接着进行藻类处理,最后用风信子二次水培。在第一阶段,10枝风信子植物在污水槽中生长15天;在第二阶段,藻类在污水槽中培养5天;第三阶段,再次用风信子水培9天。经三个阶段的处理,污染物量大幅度减少,溶解氧增高至70%,各种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BOD96.9%,悬浮物78.1%,总碱度74.6%,PO_4-P 89.2%,NO_3-N 81.7%,酸度73.3%,NH_4-N 95.1%,COD 77.9%,硬度68.6%,大肠杆菌99.2%。  相似文献   
32.
33.
水体中141Ce的行为和水生植物对其的富集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41Ce在水体中的行为和3种水生植物对它的富集效应.结果表明,水体中141Ce的比活度随时间延长而减少,消失动态服从二项指数衰减规律CW =334.35e-1.1835t+23.75e-0.0961t, r2=0.99988;水生植物对水体中的141Ce均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其中金鱼藻的浓集系数最高(最大值为3473.7),水葫芦和卡州萍的最大值分别为1426.0和380.6;因此金鱼藻可作为净化水体中放射性铈的首选植物.此外,底泥对水体中的141Ce也具有较强的吸附和固着能力.  相似文献   
34.
水生植物净化三肼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和浮萍4种供水生植物中,水葫芦对三肼污水的适应能力最强,当用水葫芦将污水中偏二甲肼和甲基肼的浓度从10 ̄60mg/L,净化至0.1mg/L以下时,偏二甲肼和甲基肼的降解速率分别是对照组(自然降解)的2.2 ̄5倍和2倍以上,水葫芦对偏二甲肼的去除能力大于甲基肼,但对无水肼的去除能力与对照组相仿,水葫芦吸收三肼后,有77%的偏二甲肼分布在叶部,64%的甲基肼和83%的无水肼分布在  相似文献   
35.
水葫芦对萘的降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在静态和动态两种条件下,以水葫芦为对象,对水生植物净化塘处理萘污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试验中,水葫芦净化塘对浓度为2.5、6.5和16.1mg/L萘污水的7d净化率分别为97.1%、93.7%和90.4%。动态试验中,相同浓度萘污水7d后的出水净化效率分别为99.2%—99.9%、97.3%—98.6%和94.6%—96.7%。进水浓度分别为1.2mg/L和6.5mg/L萘污水在水葫芦净化塘中的最佳停留时间分别为5d和7d,水葫芦净化塘动态过程的净化效率高于静态过程。  相似文献   
36.
总结了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水生植物生物量控制与收割管理的研究,分析了目前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恢复过程中水生植物生物量确定方法的不足;立足于水生植物生长特点,提出了基于湖泊生态模型的浅水湖泊大型水生植物在生长期和衰亡期的适宜生物量评估方法的研究框架,本文可为指导湖泊生态修复工程及其后续维护,为完善健康湖泊的综合评价标准和湖泊生态修复理论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37.
沉床微生态控制体对水体TP及COD的去除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逆境,以个体沉床微生态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即通过控制其非生物和生物成分,局部构建以满足水生植物适生环境为核心的水体生态结构体,由个体到总体,以点带面,从而实现总体生态功能目标的恢复。此法融合了恢复生态学人为设计、自我设计理论,并突出人为干预的主导作用。通过沉床微生态控制体改善水质的正交试验,运用数量化理论分析方法,筛选出最佳组合为陶粒箱+页岩+金钱蒲+雨久花,在静态时TP的去除率可达到(76.6±1.17)%,COD的去除率达到(37.4±2.27)%;在动态时TP的去除率可达到(39.5±1.17)%,COD的去除率达到(16.03±1.41)%。其显著性与可靠性均达到95%以上,此结果可作为两种水体恢复应用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38.
太湖上游水环境对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太湖上游流域的苏南第二大湖泊滆湖及其入太湖的主要河流(太滆运河与漕桥河)的水质和水生植被开展调查、评价与环境生态学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所有样点水质均超富营养化,尤以太滆运河与漕桥河的水体污染为甚。通过PCA综合评价,河流绝大多数河段已是Ⅳ类水体,滆湖也已呈Ⅲ类水体。对水生植物类群调查而言,调查发现太隔运河和漕桥河中上游河段水生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很小,凤眼莲、芦苇和菰为优势种,沉水植被分布很少,群落退化严重,耐污种篦齿眼子菜和水盾草占优势;在湖泊中心区,沉水植物已完全退化。聚类分析发现所调查的植物可分为3大类群。PCO和CCA分别表明河流与湖泊所在的样点间的水体理化性状出现很明显的分离;该流域水体中不同形态N、P含量或底泥N、P含量主要影响水生植物种类组成和分布。  相似文献   
39.
淡水高等水生植物对浮游藻类化感作用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有效地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频繁出现的藻华,已成为水环境治理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植物化感抑藻领域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具有抑藻活性的水生植物种类;讨论了水生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及其特性;阐述了环境因素对水生植物化感抑藻作用的影响;指出目前水生植物化感抑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0.
利用根际土壤溶液的原位抽提和微量样品分析技术,比较了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香蒲(Typhalatifolia)2种水生植物根际土壤溶液磷素含量的时空变异和根系分泌有机酸种类及数量的差异,从植物吸收磷素、根系分泌有机酸和根际土壤pH值变化等角度探讨了植物磷素高效净化的根际调控机制.结果表明,2种水生植物的根际溶液磷素含量均明显低于非根际溶液;喜旱莲子草的根际溶液磷酸根离子质量浓度(2.53 mg.L-1)显著低于香蒲的根际溶液(5.43mg.L-1)(p<0.05),且喜旱莲子草根系对土壤溶液磷酸根的影响范围大于香蒲.与香蒲相比,喜旱莲子草分泌了较多的苹果酸(浓度27.33μmol.L-1),在活化土壤磷素、促进根系对磷素的吸收方面起了更大的作用.喜旱莲子草吸收磷素的根际效应强于香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