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32篇
基础理论   2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中磷的收支及解磷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池塘养殖系统磷的收支情况.研究发现,在池塘养殖系统中,磷输出最主要的形式为底泥沉积,养殖池塘中存在着磷的总体利用效率不高,水体中活性磷含量低的问题.而解磷微生物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它们能将植物难以吸收利用的磷转化为可吸收利用的形态.通过阐述解磷微生物的种类、解磷效果及解磷机制,结合养殖池塘的情况,分析了将解磷微生物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可行性,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结合我国水产养殖的实际情况,筛选适应池塘养殖环境的高效解磷微生物,并将其应用于池塘养殖中,使池塘沉积物中难溶性磷转化具备相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
洪湖流域半封闭池塘河蟹养殖氮磷污染负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洪湖流域半封闭池塘河蟹养殖区域为调查样本,针对一个养殖周期内6个监测点位(1个背景点,3个养殖水体点,2个纳污水体点)TN、TP值进行监测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养殖准备期(12月~1月),养殖水体TN、TP值与同期背景值没有明显差异;养殖中后期(3月~10月),养殖水体和纳污水体TN、TP均明显高于同期背景值,大部分为劣Ⅴ类水质。按5~10月份养殖水体TN、TP实测值进行化学分析法估算,一个养殖周期内养殖水体TN、TP污染负荷为27.61kg/hm2、7.33kg/hm2,则洪湖流域半封闭池塘河蟹养殖排放的TN、TP污染负荷约为269.11t/a、71.46t/a。另据对样本区域养殖生产过程的调查,按物料平衡法估算的TN、TP污染负荷为57.61kg/hm2、11.60kg/hm2,而洪湖流域半封闭池塘河蟹养殖TN、TP污染负荷约为561.51t/a、113.06t/a。  相似文献   
53.
亚热带浅水池塘水-气界面甲烷通量特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为研究亚热带富营养化浅水池塘水-气界面CH_4释放通量特征,以宜昌地区5个浅水池塘为对象,利用静态通量箱法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水-气界面CH_4通量监测.结果表明,这5个池塘CH_4的年释放量分别为4.495、12.702、6.827、8.920、17.560 mg·(m~2·h)~(-1).其中扩散通量分别为0.075、0.087、0.118、0.086、0.151 mg·(m~2·h)~(-1),冒泡通量分别为4.420、12.616、6.709、8.834、17.409 mg·(m~2·h)~(-1),CH_4冒泡量占CH_4释放总量的98%以上,并且CH_4释放量明显高于其他水域生态系统(湖泊、水库).可见在富营养化浅水水域中,CH_4释放量较大,且冒泡排放是CH_4的主要排放方式,而只关注扩散排放而忽略冒泡排放则会大大低估CH_4释放量.  相似文献   
54.
不同种肥料对虾池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海水池塘围隔生态系中实验研究了施粪肥(鸡粪)、化肥和这两种的混合肥对浮游植物群落构成、生物量、初级生产力和种类多样性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粪肥围隔蓝藻占优势,生物量的动态主要取决于蓝藻的变动;施化肥围隔硅藻和甲藻为优势类群,群落组成的动态主要表现为这两类植物的变动;施混合肥围隔在生物量和优势类群动态方面都表现为两种肥料协同效应的结果.群落的初级生产力与水体氮磷总量正相关.施混合肥围隔中的初级生产力和多样性指数最高,以此为指标评价肥料效果.认为混合施肥优于单施1种粪肥或化肥.  相似文献   
55.
农业小流域源头区池塘底泥磷形态和吸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开慧河小流域源头区为研究对象,分析3类池塘(近年来由农田改建的人工塘为第Ⅰ类,受人为影响大的山边塘为第Ⅱ类,受人为影响小的山边塘为第Ⅲ类)的水质、底泥理化性质和底泥磷吸附特性。结果表明,3类池塘底泥的全磷、草酸提取态磷、不同形态无机磷(NH4Cl-P除外)以及生物可利用性磷(BAP)含量从大到小依次均为Ⅰ、Ⅱ和Ⅲ类,与3类池塘水质状况相一致。无机态磷中不同形态磷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NaOH-P)、钙结合态磷(HCl-P)、可还原态磷(BD-P)和弱吸附态磷(NH4Cl-P),其中,NaOH-P是主要赋存形式(占68.51%)。BD-P含量和HCl-P含量分别与活性铁(Feox)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NH4Cl-P含量和NaOH-P含量分别与活性铝(Alox)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采用Langmuir方程拟合吸附数据得出:Ⅰ类(塘1、6和12)、Ⅱ类(塘10和11)和Ⅲ类(塘3)池塘底泥吸附/解吸平衡磷浓度(C0EP)、磷最大吸附量(Smax)和磷吸附键能参数(Kc)分别为0.02~0.12 mg·L-1、526.32~826.45 mg·kg-1和0.31~1.11 L·mg-1。其中,塘6底泥Smax和Kc最小,C0EP最大,潜在磷释放风险大;塘10和11具有较高的Smax、Kc及较低的C0EP值;塘3底泥对磷的吸附能力介于Ⅰ和Ⅱ类塘之间。可见,研究区人类活动输入外源污染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池塘底泥磷含量和吸附特性,在控制农业小流域源头磷污染的同时应考虑磷的流入负荷及水体底泥的磷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6.
通过鲢鳙鱼不同密度的放养试验,研究了滤食性鱼类对池塘浮游生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鲢鳙鱼密度的增加,浮游植物生产力并不下降,密度有所提高;鲢鳙鱼的放养促使浮游动植物向小型化发展;鲢鳙鱼放养密度对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7.
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池塘资源,其开发利用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基于进化博弈理论视角,构建资源动态模型和复制者动态模型,描述了资源动态和群体动态的均衡状态,分析了资源存量和群体构成同时演化时形成的复合系统动态的均衡点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池塘资源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研果表明:1资源动态对确定均衡结果起着重要作用;2存在异质稳定均衡,即合作者和不合作者同时存在,从而使旅游资源作为公共池塘资源实现可持续开发成为可能;3社会获益、市场条件、市场价格、资源增长率、技术和利益主体的数量等是影响稳定均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8.
按生态学方法建立和培育模型池塘生态系统,选择符合要求的生态池分别添加0.8 mg L-1、4.0 mg L-1、20.0mg L-1和100 mg L-1盐酸土霉素,定期采集水样和底泥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药物浓度测定.结果表明,水中药物在用药后消除迅速,其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7.32 h、34.10 h、45.25 h、56.07 h.底泥中土霉素消除较缓慢,底泥0~2 cm表层中的土霉素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8.18 d、36.75 d、46.75 d、33.38 d.底泥2~4 cm中的土霉素消除半衰期分别为53.45 d、59.58 d、47.17 d、50.83 d.结果提示,底泥中的土霉素大部分以原形药物形式存在,并有明显的从表层向下层迁移的过程;土霉素的浓度对底泥中土霉素的半衰期和平均滞留时间无明显影响.表8参15  相似文献   
59.
土霉素残留对模型池塘生态系统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按生态学方法建立和培育模型池塘生态系统,选择符合要求的生态池,设立一个空白对照池和4个不同浓度用药池,用药后定期观测生态池溶解氧(DO)、pH值、初级生产力(P/R)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00mg/L用药造成系统不可逆性的破坏;20mg/L和4mg/L浓度的用药对系统参数造成的影响比较短暂,系统参数分别在2wk后和1wk后恢复正常;0.8mg/L用药对系统参数几乎不造成可测定的影响.图3参8  相似文献   
60.
中草药净水与抗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N、TP去除为标准,选择薄荷、虎杖、水龙、夏枯草、鱼腥草作为候选中草药,文章采用大薸作为阳性对照,对中草药的净水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测量TN、NH_3-N、NO_2~--N、NO_3~--N、TP、PO_4~(3-)-P等水质指标,对种植后细菌总数进行统计,提取鱼腥草挥发油,鱼腥草和虎杖乙醇提取物对水产常见病原菌进行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鱼腥草、虎杖、水龙、夏枯草、薄荷具有降低TN、TP效果,绝大部分中草药对水体细菌总数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1∶1鱼腥草挥发油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有抑菌效果,鱼腥草乙醇提取物能抑制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生长,虎杖提取物能抑制无乳链球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