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39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7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煤沉陷区耕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空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研究了焦作矿区韩王矿沉陷区不同沉陷部位和不同深度耕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区比较,沉陷区耕地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赋存特征及微生物类群组成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沉陷区表层(0~5 cm)、上层(5~10 cm)、中层(10~20 cm)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均明显减少,而下层(20~40 cm)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明显升高。沉陷区表层、上层土壤细菌数量所占微生物总数比例分别降低了20.64%和13.17%,而放线菌数量所占比例分别升高了20.69%和12.66%。沉陷区表层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降低了1.5%、17.5%、22.0%、35.3%、20.4%和5.4%。不同沉陷部位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部分酶活性指标空间异质性显著(p0.05)。沉陷区土壤真菌、放线菌数量、蔗糖酶、磷酸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较对照区均具有不同的垂向分布特征。表明采煤引发的地表沉陷使耕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导致沉陷区耕地退化、生产力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
采矿引起地面沉陷是矿区经常发生的一种破坏性灾害.作为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大范围的矿区开采沉陷监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两轨法"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对矿区开采沉陷监测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取了垂直形变图,分析了试验区开采沉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对沉陷区作了剖线分析.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以平原高潜水位地区徐州与淮北煤矿沉陷地为例,研究了采煤沉陷地土壤性质变化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揭示,开采沉陷显著影响耕地表层土壤的性质;沉陷地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受到压缩;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与坡地上的土壤侵蚀和沉陷地下部积水有关,并受沉陷稳定时间长短影响,一般以沉陷地中坡土壤有机质与养分流失最大.在沉陷地部分坡位有积盐现象.  相似文献   
94.
天定高速路今年又出现路基沉陷、路面破损等问题。甘肃省交通厅工程处处长谈应鹏回应称,这次天定高速的问题并非源于工程质量,而是因为受到强降雨影响(《中国青年报》8月13日)。去年9月27日的《中国青年报》曾报道,投资87亿多元的天定高速通车仅半年就出现坑槽、裂缝、沉降等重大病害,部分路段不得不铲除重铺。  相似文献   
95.
采用3S技术,对我国典型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石嘴山市煤炭开采区的生态修复前后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分析。采用2001年与2011年两期LandsatETM和TM遥感影像图的人工解译与变化监测,分析了煤矿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并通过建立响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成功的治理煤矸石山,改造塌陷区,建立煤矿地质公园,将塌陷区改善为生态湿地等活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进行了全面定量化评价。研究表明,通过10年的土地修复,采矿迹地的生态恢复能够提高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10倍左右,尤其是环境美学功能受到社会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96.
浅谈淮南矿区采煤沉陷治理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磊 《能源环境保护》2012,26(1):42-44,51
淮南市煤炭资源丰富,随着煤炭的大规模开发,也造成了采煤塌陷地的产生。采煤塌陷地的出现使得矿区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地质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作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淮南矿业集团已把建设绿色环保、和谐文明的能源基地归入四大发展战略之中,加大了对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本论文在总结以往淮南矿区采煤沉陷治理状况的同时,介绍了一些最近涌现出的治理新思路,并从中得到一些企业谋求发展的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97.
中国采煤沉陷区空间格局与治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引发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传统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沉陷区复垦研究不同,考虑采煤沉陷区自然生态因素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采煤沉陷区整体格局和面临的社会经济风险,深入研究各地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路径。结果表明:中国采煤沉陷区面积预计超过60000 km2,其中与城乡建设用地和耕地叠压的面积分别达到4500 km2和26000 km2,涉及人口达2000万左右,其中山西和山东两省采煤沉陷区的影响最为严重;从区域特征来看,中国采煤沉陷区有开发利用、环境修复、民生保障、异地搬迁四大主要治理导向,进一步结合社会经济和空间特征,可以将沉陷区分为环境适应发展型、基础设施完善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环境修复型、民生保障型、异地搬迁型六个治理类型。  相似文献   
98.
本文结合我国高潜水位矿区土地复垦的经验,提出了高潜水位矿区土地复垦模式的概念,即复垦的工程措施与塌陷地开发利用方向和层次的最佳匹配模式。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矿区土地复垦的工程措施、塌陷地的开发利用方向和层次,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起来,为复垦模式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采煤区覆岩与地表沉降控制技术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矿开采引起覆岩及地表沉陷的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是涉及全球性灾害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笔者通过对采动覆岩破坏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覆岩破坏与移动的“竖四带”的分区模式;并在评述传统控制技术及效果的基础上,介绍了覆岩与地表沉陷控制的新技术-离层注浆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针对采煤下沉区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并对各种方案实施后的投资、经济和环境效益进行了全面分析,确定了最适合唐山市实际情况的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