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560篇
安全科学   6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1272篇
基础理论   102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149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91.
为了解石家庄市南郊黑碳(black carbon, BC)气溶胶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季节分布及人员健康风险,采用数据透视表及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析2018年8月~2021年4月黑碳气溶胶监测数据。结果表明:PM2.5中的BC平均浓度为3.03μg/m3,春夏秋冬4季PM2.5中的BC平均浓度分别为2.12、1.76、3.24、4.45μg/m3,春夏秋3季日变化呈双峰单谷型,冬季则呈双峰双谷型;成人与儿童的致癌风险(cancer risk,CR)均高于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给定的可接受风险水平(10-6);疫情发生前后的CR值和危害商HQ(hazard quotient)值大小均为极重体力活动>重体力活动>中体力活动>轻微活动;极重体力活动的HQ仍未达到阈值,人群在进行极重体力活动时BC产生的非致癌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92.
气溶胶灭火剂燃速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华  张永丰  潘仁明 《火灾科学》2007,16(2):101-104
针对同一配方的不同条件下的灭火剂,从灭火剂的初温、药柱密度、原料粒度等方面入手,考察了不同因素对灭火剂燃速的影响,总结出各个因素对灭火剂燃烧速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593.
The aerosol number concentration and size distribution were measured with the newly developed Wide-range Particle Spectrometer in summer and winter of 2006 at the urban site of Jinan City.Here repor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particles of the different observation seasons.Relative high number concentrations for the particles in the diameter range of 10-500 nm were observed in both seasons.It was found that the dominant number distributed in particle diameter smaller than 100 nm and the percentage over the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all air particles is much higher than what has been measured in other urban sites over the world.The number mean diameter in summer was much smaller than in winter,strongly suggesting the different origin of ultrafine particles in different seasons.That is, particles in ultrafine mode mainly came from nucleation and new particle formation in summer while from traffic emission in winter. The diurnal variation also supported this point.Number concentration in the diameter range of 10-200 nm got their peak values at noontime,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mixing ratio of SO_2 and the intensity of solar radiation in summer.While in winter,those in the same diameter range showed the main peaks during the traffic hours happened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相似文献   
594.
595.
不同厚度颗粒床的过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能源生产等众多领域中,常常会产生大量有害气溶胶,为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对这些气溶胶的过滤去除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为了达到预定的过滤目标,满足工程防护的要求,文章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厚度颗粒床对气溶胶过滤的影响。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均表明,随着过滤床厚度的增加,气溶胶粒子穿透率成指数规律减小,而过滤床单个颗粒的收集效率与介质厚度无关。过滤介质粒径越小,穿透率越低。  相似文献   
596.
长江三角洲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和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利用2000~2005年MODIS Level 2气溶胶产品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和季节变化特点.结果显示,近年来长江三角洲气溶胶光学厚度值较高的区域逐年增加,光学厚度大于1.0的区域面积增加最快.根据城市气溶胶季节变化特征研究,发现长江三角洲地区各主要城市近年气溶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统计结果表明,平原城市群气溶胶年峰值出现在夏季;山区城市群气溶胶年峰值出现在春季.平原城市群光学厚度增加速度大于山区城市群.  相似文献   
597.
龙凤山大气气溶胶散射特性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8年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简称龙凤山站)气溶胶散射系数、PM10质量浓度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东北本底地区气溶胶散射系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8年龙凤山站3个波长下气溶胶散射系数的均值为(194.1±202.4)Mm-1(450nm)、(133.4±139.2)Mm-1(550 nm)、(81.8±...  相似文献   
598.
生物气溶胶监测仪是利用激光或紫外光诱导生物粒子发射荧光,从而实现对空气中的生物气溶胶进行监测的仪器.目前,国内尚无生物气溶胶监测仪校准用标准物质和评价方法.以聚苯乙烯微球为核,通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研制出能够自身受激发产生荧光的聚苯乙烯(PS-PB)微球.PS-PB微球粒径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  相似文献   
599.
利用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经验模式以及太阳辐射、气象参数测量数据,计算了2013年5月—2016年12月年江西省亚热带人工林BVOCs的排放通量.为了深入研究BVOCs排放与其控制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大气中物质含量(以S/Q表示,S、Q分别为水平面散射辐射和总辐射)在0.0—1.0区间以0.05间隔分区,...  相似文献   
600.
为探究新型碳气溶胶组分在线分析系统(CASS)对大气中碳质气溶胶测量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将CASS系统与在线SUNSET OC/EC分析仪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应用CASS系统对南京2020年秋季大气碳质气溶胶的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南京北部郊区秋季用CASS系统测量,其黑碳(BC)与元素碳(EC)的计算系数为0.78;经校正后的CASS系统所测得的总碳(TC)、有机碳(OC)和EC结果与在线SUNSET OC/EC分析仪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斜率分别为1.04 (R2=0.9)、0.87 (R2=0.92)、1.05 (R2=0.92),2台仪器的各个碳质组分的测量误差在10%以内;OC和EC分别占PM2.5的32%和10%左右,二次有机碳(SOC)占OC的38%左右;EC主要来源为化石燃料燃烧(占比约80%);棕碳(BrC)在370 nm处的光吸收占比为21.18%±6.91%,一次排放污染物居多。综上所述,经过校正后的CASS系统与传统的热光法SUNSET OC/EC分析仪相比,两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