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166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自制的多层组合生物浮岛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植物种类和流量对生物浮岛净化水体中CODcr和氨氮的影响,以及其对沈阳细河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种植美人蕉的多层组合生物浮岛对模拟河水中CODcr的净化效果最好,去除率为75.30%;种植芦苇的多层组合生物浮岛对模拟河水中氨氮的净化效果最好,去除率为75.76%;多层组合生...  相似文献   
72.
73.
通过对贵州喀斯特地区乌江流域河水中溶解态铀的地球化学研究 ,定量评估了乌江河水中溶解态铀的浓度及河水中溶解态铀进入长江的通量 ( 1 4 74× 1 0 2 mol/a)。结果表明 :乌江流域溶解态铀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风化 ,人类活动对乌江河水中溶解态铀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74.
磁种-磁滤技术处理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涌璋  梁瑛瑜 《四川环境》2005,24(2):15-17,43
采用磁种-磁滤技术处理广州市两条河涌的污染水,考察了磁种投加量、混凝剂用量、磁场强度和磁滤速度对出水浊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TP、SS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96.2%、92.4%和93.9%,对CODCr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68.2%,但对NH4^ -N的去除效果较差,去除率仅为25%。  相似文献   
75.
河水中水合肼降解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室内及室外实际河流的监测,证明了水合肼的降解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降解速度受水温、微生物、溶解氧、pH等因素影响,水温高,有微生物的存在,富氧及pH在6—8之间的条件下,降解速度快。温度对降解的影响符合K_T=K_(20)θ~((T-20))公式。利用微机计算出K_(20)与θ,结果pH为6时K_(20) 0.0281~1/h,θ1.045,pH为8时K_(20) 0.021~1/h,θ1.036,计算与实测降解系数平均误差分别为1.17%和-10.7%。在所实验的河流中,水合肼的降解系数为0.300~1/h平均误差为-5.87%。  相似文献   
76.
吹脱捕集GC/MS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吹脱捕集GC/MS法对日本环境厅和厚生省规定的水中23项有机污染物进行同时分析测定,该方法在0.1~100μg/L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在8%以下,废水加标回收率在92%~102%之间。在实际水样(河水和自来水)分析中,有8种化合物几乎在17个实际水样中都有检出。实验结果表明,吹脱捕集GC/MS法是实现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同时分析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7.
内分泌紊乱物质(Endocrine Disruptors)是环境领域近年来非常关注的有害化学物质,对此类物质的提取与分析亦是环保工作者日益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78.
低温季节生物栅对富营养化河水净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低温季节不同工况条件下生物栅净化池对富营养化河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11月中旬到12月底期间,江南地区的气温和河道水温都较低,生物栅池中水生植物(水花生)处于休眠和枯死阶段,生物膜上微生物活性也较低,因此河水在池中的净化主要由过滤、沉淀和吸附等物化作用完成的,停留时间为10h时生物栅池对河水中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为16.7%~38.8%、30.0%~41.7%、14.1%~35.0%和15.4%~44.4%。随着气温和水温的进一步降低(A阶段到B阶段),河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也逐渐下降(下降幅度为2%~10%),低温导致污染物沉淀和吸附速度及生物膜活性降低可能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低温季节富营养化河水的DO含量较高,温度越低,填料类型、曝气与否、植物有无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也越小。  相似文献   
79.
结合生态需水的黄河水资源水质水量联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河水满足人类用水和河道生态功能需水双重功能的前提下,提出了河水生态功能强度的概念,以及结合生态需水的流域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的方法.根据黄河流域1997-1999年间主要水文站点逐月的水质监测数据、水文数据及各取水口逐月的取水量数据,结合生态需水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进行了水质水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水生态功能强度的时空分布不均,这与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分布相关.在1997、1998和1999年,黄河总可利用水资源量分别为371.17×108、425.50×108和500.64×10 m3,其中具备河道生态功能的水资源量分别为129.51×108、151.51×108和205.88×108m3,远远小于维持河道生态系统健康所需的水资源量230.60×108m3,导致了黄河断流和其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80.
河岸混合植物带改善河水水质的现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年的时间里在现场利用混合植物河岸带、无植物空白带对受污染河水进行处理.对COD、NH 4、TP、浊度和水温进行了监测,并比较了不同季节里混合植物带改善河水水质的效果.混合植物带在夏、秋季改善河水水质的效果好于冬、春季.混合植物带在夏季对COD、NH4 -N、TP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37.01%、69.21%、62.45%和99.17%,在冬季对河水水质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混合植物带可以降低河水温度及河水早晚温差,起到改善局部水环境的作用.混合植物带与空白带的对比表明植物对去除水中污染物、改善局部水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