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0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565篇
安全科学   1288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237篇
综合类   1833篇
基础理论   606篇
污染及防治   101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294篇
灾害及防治   190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环境中铬污染的生态效应及其防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生态效应的角度介绍了重金属铬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重点论及了铬污染对人体健康厦水生生物等其他生物的影响、对水体自净作用的影响,指出Cr^6+的生态效应远比Cr^3+大的多。目前治理含铬工业废水和受铬污染土壤几种有效方法,旨在引起人们对环境中铬污染的生态效应产生足够的重视和防范。  相似文献   
82.
工业企业事故性泄漏扩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工业企业的泄漏扩散模型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对各模型优缺点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工业企业的事故后果模拟评价中所采用泄漏扩散模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应用PG扩散模型研究物质泄漏的扩散模式,结合某企业的物质扩散算例说明该模型的实际应用,为工业企业的事故后果模拟评价以及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3.
区域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基于定量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区域风险评价方法。主要针对有多个重大危险源存在的区域,在对单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应用叠加原理得到描述该区域整体风险状况的定量评价结果。同时考虑了消防部门和医疗机构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积极作用,并将其量化为区域风险的补偿系数。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展示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区域风险评价方法不仅能够反映区域风险的分布状况,而且对区域重大危险源的规划和布局具有较好的决策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84.
矿井井筒提升设备绕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经典的流体力学理论,建立罐笼绕流的二维RNGκ-ε湍流模型,分析其初始边界条件,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FLUENT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模拟罐笼运行时井筒内流场及压力场,得出井筒内流场及压力场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罐笼运行期间,由于空间受限而引发活塞效应,井筒内压力发生瞬态变化,造成通风系统的压力波动,导致气流运动的动态改变,对通风系统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1.纳米科技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0世纪初随胶体化学的建立,开始研究直径为纳米数量级的微粒,并试图应用于催化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曾用减压蒸发法制备锌黑,用于导弹的红外探测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对纳米微粒的结构、形态和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并对金属微粒的表面电子能级状态作出了解释,用量子尺寸效应解释了超微粒子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86.
液化石油气主要是由碳四馏分组成的烃类混合气体,因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了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一旦发生泄漏,遇到明火将会造成火灾、爆炸,同时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也会殃及周围的生产装置和储存区,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是灾难性的事故。  相似文献   
87.
供应链信息风险的形成机理和防范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首先论述了供应链的信息风险 ,即牛鞭效应 ,供应链中的逆向选择、败德行为 ;然后分别从管理学角度、经济学理论、系统论分析了供应链信息风险形成的机理 ;最后 ,根据信息风险的机理 ,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激励机制 ,签定合同中防范牛鞭效应 ,防范供应链中的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自从18世纪以来,科学家就对电磁场(EMFs)和各种生命过程的相互作用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场,其中微波是电磁波谱重要的组成部分.微波本质是一种频率在300MHz至300GHz之间电磁波,相应的波长区域为1m至1mm.它具有波动性、高频性、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四大基本特性.微波不仅能够穿透到生物组织内部,使偶极分子和蛋白质的极性侧链以极高的频率振荡,增加分子的运动,并可导致热量的产生,而且能够对氢键、疏水键和范德瓦尔斯键产生作用,使其重新分配,从而改变蛋白质的构象与活性.微波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由于极其缺少有关微波和生物体系相互作用机理的信息,确定和评价微波的生物效应又很复杂,因此,在物理和工程学界一直对微波的生物效应存有争议.  相似文献   
89.
关于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技术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高速发展,但安全生产形势却非常严峻,重大、特大恶性事故频繁发生,例如1993年我国深圳发生的危险品库爆炸事故;2003年重庆开县天然气以及2004年成都天原化工总厂的氯气泄漏事故等.  相似文献   
90.
城市安全隐患--重气泄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辉 《安全》2004,25(2):7-9
2004年4月15日晚,位于重庆市区的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十六日凌晨和下午又分别发生了两次爆炸,造成十余人死伤,附近约十五万市民被迫紧急疏散.这场事故再一次把重气泄漏这一城市重大安全隐患的警钟敲响.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面临的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例如: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城市规模扩大,天原化工总厂所在地渐渐变成了城区,自2003年,这家企业已经发生过两次氯气泄漏事故,最近一次是今年2月14日.城市中存在着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重大危险源和安全隐患,不仅重庆市有,仅2003年下半年以来,发生过化工厂失火、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及爆炸事故的大中城市,就有十几个.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重大危险源和安全隐患时,必须要严加防范.既使这些重大危险源和安全隐患被清除,例如:大的化工厂搬出城市,也不能忽视对城市中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和运输单位和其他危险场所(例如加油站)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