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5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2 毫秒
31.
为了研究空场法采空区稳定性,确定特定形态采空区稳定时间,以H-K体作为岩体本构模型,对矿柱流变引起的顶板沉降变形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顶板边界破坏条件,将空区顶板沉降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并分别求解了各阶段持续时间,并对尚旺庄石膏矿灾害事故进行了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失稳时间吻合良好。所得结论可为稳定空区提供稳定性评估及稳定时间预测依据,或指导老空区进行安全有效的顶板监测工作,最大化节约矿山在顶板监测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32.
根据合金在固液共存状态的流变性能本构方程 ,结合凝固时补缩流动的特点 ,采用多孔介质模型 ,推导了适用于具有B K模型的固液态合金在枝晶骨架中流动的公式 ,分析了缩松的形成机理 ;运用非牛顿流体力学原理 ,推导了固液态合金中气泡、夹杂物、不同密度合金组元等在合金中作stokes流动的速度公式 ,提出了气孔夹杂、比重偏析等缺陷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3.
高地应力作用下乌鞘岭深埋长隧道软弱围岩流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高地应力环境下的软弱围岩中修建深埋长隧道,软弱围岩流变一是个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位于兰新铁路上的鸟鞘岭隧道工程在穿越宽迭785m的活动断裂带F7时,软弱围岩发生了显著流变,围岩最大收敛变形超过1m,对支护结构造成了严重破坏。本文在对鸟鞘岭隧道进行长期围岩收敛变形的基础之上,分析了乌鞘岭左右两主洞的收敛变形规律。此外,作者提出了对软岩围岩流变进行工程治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34.
安全科学基本理论规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通过对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安全与危险的矛盾运动过程分析,抽象出一些基本概念和事故从孕育到发生发展及结束和后效阶段的基本特征,并对部分事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安全科学的统一规律——安全流变与突变论,并初步建立了安全流变论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5.
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诞生于西方,20世纪初传入我国,开始了它的本土化探寻,虽然这个过程历经波折甚至一度中断,但是至今,新闻专业主义中的某些理念对我国当代新闻界仍具有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从历史的视角,梳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在我国的发展脉络,探寻其对当今新闻业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36.
专业委员会引领创新思潮 2004年9月29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创新战略成立专业委员会。从2004到2013年,任期共两届:第一届由30名委员组成;2008年,更换1/3委员,组成了第二届专委会。  相似文献   
37.
现阶段,关于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影响机理还存在诸多亟待讨论的问题,没有形成定论。固相材料的比表面积及填充密度差异对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影响尤为重要,而平均液层厚度可以综合两者的共同作用,因此可以基于平均液层厚度探究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变原理。通过20组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能及填充密度试验,得出坍落扩展度、V型流动仪随平均液层厚度变化情况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的两个流变性能指标与平均液层厚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7、0.726,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能与平均液层厚度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8.
流变特性对污泥处理至关重要,广泛应用于厌氧消化反应器、泵送运输、热交换器及污泥脱水等的设计。系统研究了低温热水解预处理对污泥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水解过程中COD增溶与热历时呈对数关系。热水解48h后污泥的流变曲线均符合Power law模型,流动性显著增强。低剪切速率范围内热水解污泥的黏度较原污泥有所降低,但在高剪切速率范围内黏度却略有增加。热水解后污泥极限黏度的增大与s COD(溶解性化学需氧量)的释放呈线性关系,表明污泥流变有望成为评价热水解效率的新工具。热处理造成的污泥极限黏度、流变指数(n)的增大及稠度系数(k)的降低与温度均呈直线关系。当热水解温度为80℃时,n值增大、k值降低与热历时均呈良好的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39.
40.
采用安东帕流变仪对不同温度下含油污泥的流变性质进行测量,并通过拟合幂律方程得到相关流变参数。基于其流变特性,以空气-含油污泥为介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含油污泥温度以及反应器结构对气液两相流场、局部气含率分布以及通气搅拌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含油污泥温度升高,搅拌桨对液相扰动范围趋广,气含率分布趋于分散,气液两相混合程度愈加均匀,通气搅拌功率下降明显;对比4种不同反应器结构,双层桨分散性能最佳,液相平均流速最高,速度均匀度指数最低,在通气搅拌功率适宜的情况下其混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