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55篇 |
免费 | 318篇 |
国内免费 | 21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4篇 |
废物处理 | 2篇 |
环保管理 | 316篇 |
综合类 | 1730篇 |
基础理论 | 220篇 |
污染及防治 | 67篇 |
评价与监测 | 87篇 |
社会与环境 | 356篇 |
灾害及防治 | 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2篇 |
2023年 | 92篇 |
2022年 | 135篇 |
2021年 | 139篇 |
2020年 | 123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106篇 |
2015年 | 147篇 |
2014年 | 169篇 |
2013年 | 150篇 |
2012年 | 190篇 |
2011年 | 146篇 |
2010年 | 122篇 |
2009年 | 156篇 |
2008年 | 157篇 |
2007年 | 145篇 |
2006年 | 85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21.
依托“流域-地区-行业”层次的初始水权分配模式,“流域-地区”层次影响制约“地区-行业”层次的初始水权分配,“流域-地区”和“地区-行业”层次的初始水权分配共同影响流域综合效益。现有研究主要聚焦“流域-地区”或“地区-行业”层次的初始水权分配,但将两个层次集成进行初始水权分配仍有待深化研究。为此,构建主从递阶双层优化方法,开展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研究。具体可表述为:(1)针对“流域-地区”层次,建立流域综合效益优化函数与约束条件。构造适应性诊断准则和空间均衡性诊断准则,嵌入流域综合效益优化函数中,提高地区之间初始水权分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流域分水的空间均衡性。(2)针对“地区-行业”层次,建立地区综合效益优化的非线性目标规划模型,保障行业发展用水需求。并构造匹配性诊断准则嵌入非线性目标规划模型中,提高地区不同行业初始水权分配与行业发展的匹配性。(3)集成“流域-地区”和“地区-行业”层次,应用主从递阶双层优化方法,开展黄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实践探索。研究得出:通过黄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方案设计,得到黄河流域涉及省区水权分配比例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标加权值比例的比值,其中,内蒙古-陕西、... 相似文献
622.
通过对长江源头孟宗流域泥石流成因的调查,列举泥石流危害典型事例,分析了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及其不同侵蚀类型在泥石流成因中所起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泥石流危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23.
淮河 太湖流域1991年特大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淮河和太湖流域1991年夏季特大洪涝灾害的成因,认为这次灾害既有自然因素的作用,也有人为因素的作用。洪涝灾害是淮河和太湖流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了解了这些成因,就可以为今后本区的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24.
松花江嫩江流域洪涝发生与流域内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松花江、嫩江流域1951 ̄1995年期间的气象和水文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经验正交分析等方法,讨论了该流域洪涝发生的规律及其与流域内降水分布的关系。文章指出,江流域的水闰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且具有全流域一致的特性,目前正处在80年代以来洪涝较严重的阶段;嫩江流域降水异常偏多对松花江洪涝的影响比第二松花江的作用要大;1998年夏季,松花江、嫩江流域出现超历史纪录特大洪水的关键原因是嫩江流域6 ̄8月 相似文献
625.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是当前人类活动环境影响的研究热点.柑橘果园扩张是近20年来寻乌水流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利用寻乌水流域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设定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以SWAT模型模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径流与输沙,并结合2000年以来柑橘果园扩张的遥感制图成果和寻乌水径流和泥沙观测资料,分析柑橘果园扩张对流域径流和输沙的影响.研究表明:SWAT模型模拟径流的效果较好(Re =-0.05;R2 = 0.79;Ens = 0.72),输沙模拟效果也在合理范围(Re = 0.75;R2 = 0.8;Ens = 0.71);1990~2015年间,寻乌水流域林地面积减少36.83%,果园面积增加42.48%,径流与输沙变化率分别为2.57%和4.27%;新垦果园面积与河道输沙量的关系不显著,这是因为河道输沙不仅与土壤侵蚀有关,同时也与土壤侵蚀地块与河道之间的区位关系有关,同时,在反坡水平阶等水保措施的作用下,果园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26.
利用ENVI4.8和Arcgis9.3软件对2001~201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得出各年份的生态承载力。结合相关年份的社会经济数据,同时根据滇池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取18个分析指标,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滇池流域生态承载力以及其与生态环境系统、资源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3个子系统要素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10年滇池流域的总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呈快速下降趋势,降幅达37.3%;耕地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最明显,下降幅度达52.61%,但建设用地的生态承载力上升幅度达27.08%。(2)滇池流域生态承载力与三大系统要素相关性较好,其耦合形态呈"J"、"L"型、"U"型和倒置的"S"型等。(3)对耦合形态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城镇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流域内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形成这种耦合形态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27.
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控制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期中国流域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水污染控制,公众参与是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公众参与可以提升公众环境意识、动员多方力量来调和多重利益团体的矛盾、监督企业环境行为、克服政府单方决策的缺陷。但目前中国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控制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未能有效发挥上述公众参与的优势,极需建立合理的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控制机制。基于政府、公众、企业之间的互约‘关系,提出了成立流域水污染控制协调小组,组织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力量开展协商、引导支持公众参与流域水环境管理,逐步完善协调、监督、管理、激励的流域水污染控制的互约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流域水环境管理的优化体制。 相似文献
628.
自2008年7月之后,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实行的以奖促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环境保护。而在重点流域区域海域污染防治中能否改变现行的项目补助形式,实施以奖促治的治污资金分配新机制、加快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海域污染防治工作呢? 相似文献
629.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