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1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李原 《环境》1995,(4):32-33
大自然布满死亡陷阱,气候转换、灾变、天敌捕食,特别是人类无情的袭击,处处威胁着野生动物的生存。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动物界用五彩缤纷的毛、羽、鬃、鳞、甲武装自己,隐蔽本体,攻击敌人。老虎、斑马的花纹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便于丛林、草原环境的隐蔽。野兔毛色夏为棕褐色,冬  相似文献   
32.
为了直接识别出污泥中的聚磷细菌和其种属,本研究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和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技术(FACS)对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缺氧/好氧序批式活性污泥(SBR)系统(R1)的缺氧末期和好氧末期以及以乙酸盐为唯一碳源的厌氧/好氧SBR系统(R2)的好氧末期污泥的聚磷细菌进行了原位分选,并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了分选后细菌的种属.结果表明,在R1中,缺氧期和好氧期均进行生物除磷,且缺氧期吸磷量大于好氧期. R2中发生着厌氧期释磷、好氧期大量吸磷的传统生物除磷.利用FACS在R1和R2污泥中均分选得到106个相对纯度为85%的具有聚磷颗粒的细菌.测序结果表明,在R1系统中,缺氧段优势的聚磷菌属为Halomonas(37.75%)、unclassified Brucellaceae(14.15%)、Pseudomonas(6.49%)、unclassified Chlamydiales(0.027%)和Sphingopyxis(0.007%);好氧段优势聚磷菌属为Halomonas(19.72%)、unclassified Brucellaceae(14.62%)、Pseudomonas(14.28%)、unclassified Comamonadaceae(0.046%)、unclassified Acidobacteria Gp3(0.036%)和Ferruginibacter(0.026%).R1系统中unclassified ChlamydialesSphingopyxis仅仅在缺氧条件下具有聚磷功能,而unclassified Comamonadaceae、unclassified Acidobacteria Gp3和Ferruginibacter仅在好氧条件下才具有聚磷功能.在R2系统中,优势聚磷菌群为Dechloromonas(11.06%)、unclassified Anaerolineaceae(9.29%)、unclassified Bacteroidetes(7.44%)、unclassified Gammaproteobacteria(7.34%)以及Acinetobacter(0.31%).这意味着在新型的除磷系统(R1)中,参与除磷过程的细菌包括好氧,缺氧和兼性缺氧聚磷细菌,而在传统的除磷系统(R2)中,参与除磷过程的细菌仅为好氧聚磷细菌.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进行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术前预防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引流管、并发症及康复等护理.结果:100例动脉瘤夹闭术患者,80例无任何并发症治愈出院,15例出现一侧肢体偏瘫,经术后康复治疗,随访3~6个月均恢复,5例死亡.结论: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治愈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4.
针对油田开发建设中地面管线及容器等设备的腐蚀、老化、穿孔等问题,以生产和环保为基点,介绍了快速带压堵漏技术在中原油田集输管网上的应用,提出6种快速带压技术,并详述了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35.
《安全》2004,25(5):i001-i001
北京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技术支撑系统是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奥运专项”及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北京危险化学品应急技术中心承担研发。该项目在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指导和参与下,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积级组织和大力支持下,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36.
Vero细胞对2,4,6-三氯苯酚的毒性响应特征和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4,6-三氯苯酚(2,4,6-trichlorophenol,TCP)为例,采用MTT比色实验和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技术研究了Vero细胞对有机化学污染物的毒性响应特征和敏感性,以期发现一种灵敏、可靠的表征微量化学物质综合毒性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TCP浓度对Vero细胞的毒性响应特征有决定作用.低浓度TCP(≤0.5mg·L-1)即可使部分细胞从原有的刚性不规则三角形结构变为圆形或椭圆形,但细胞的生长未受明显抑制.TCP浓度在1~5mg·L-1时,细胞生长开始受到抑制,表现为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及部分细胞凋亡或死亡,但增殖抑制率和TCP浓度之间的关系不明显.当TCP浓度大于5mg·L-1时,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随TCP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2)TCP作用时间对Vero细胞的毒性响应特征有显著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TCP作用24h内Vero细胞毒性表现为以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损伤为主,凋亡或坏死细胞比例较小;而48h后,凋亡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细胞复壮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24h内形态发生变化的细胞并未完全坏死或凋亡.以上结果表明细胞形态变化和细胞膜损伤均为细胞毒性的早期表现特征,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以此表征化学污染物的生物毒性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7.
斜生栅藻暴露于全氟辛酸(PFOA)中,其细胞膜特性可通过不同荧光染料染色的荧光信号变化来反映.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信号,研究了PFOA对斜生栅藻细胞膜的完整性、选择透过性和膜电位指标的影响效应.实验结果显示,全氟辛酸对表征细胞膜完整性的碘化丙啶(PI)染料荧光强度起到显著刺激作用,栅藻细胞膜受损几率随暴露浓度升高呈现上升趋势;低暴露浓度下栅藻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增强,但在高浓度暴露下这一细胞膜特性受到明显抑制,具体表现为表征酯酶活性的二乙酸荧光素(FDA)荧光强度出现先升后降的变化;与FDA荧光强度变化趋势相反,反映膜电位的碘代3,3’-二己氧基羰花青(DIOC6(3))荧光强度则先降后升,预示高浓度PFOA暴露将导致细胞膜处于异常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38.
采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处理地表水样品,可使群体藻细胞分散开,用浮游植物流式细胞仪实现水样的快速测定,最适测定时间为180 s,藻细胞密度测定限值为5.0×106L-1,当样品中藻细胞密度低于该限值时,可适当浓缩样品。以铜绿微囊藻特征指标判断,当该方法测得铜绿微囊藻密度在5.0×106L-1以下时,可判定样品中不含有铜绿微囊藻。  相似文献   
39.
桂西北喀斯特地区3种灌木群落土壤有机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地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分别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3种灌木群落土壤有机层(OL)与表层土壤(表土,TS)的基本物理与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有机层干物质现存量为乔灌丛(5 478.96 kg hm2)>藤刺灌丛(4538.99 kg hm2)>灌丛(3 665.37 kg hm2);有机层与表土含水量分别为乔灌丛>藤刺灌丛>灌丛、乔灌丛>灌丛>藤刺灌丛.(2)总有机碳(TOC)、全氮(TN)在有机层中的含量基本为未分解层>分解层,全磷(TP)、全钾(TK)则相反;有机层的TN、TP释放回归速率主要受到凋落物质量的限制,而环境因素的影响相对次要;P素的回归周期最长,是养分归还的限制因素.(3)有机层中的TN贮量依演替阶段从低到高而降低,TP与TK贮量群落间相差不大,但表土与有机层中的养分库格局规律并不一致,在表土中层各养分无素贮量基本上均以乔灌丛最高,即随着群落的正向演替,养分在土壤中的累积基本呈增加的趋势.图1表3参25  相似文献   
40.
应用微生物技术改善育鳖池水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室有砂育鳖的水质恶化是育鳖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采用光合细菌(PSB)、硝化细菌(NB)、玉垒菌(S30)等有益微生物进行温室有砂育鳖,结果表明,有益微生物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分解底泥中污染物,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态氮,减少换水次数,节约用水量,并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