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4篇 |
免费 | 285篇 |
国内免费 | 15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6篇 |
废物处理 | 9篇 |
环保管理 | 58篇 |
综合类 | 799篇 |
基础理论 | 228篇 |
污染及防治 | 52篇 |
评价与监测 | 119篇 |
社会与环境 | 16篇 |
灾害及防治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107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48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广州亚运期间鹤山大气颗粒物及碳组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1月广州亚运会期间,在鹤山连续测量了PM10、PM2.5及PM2.5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结合气象数据综合分析了该地区上述各种污染物的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鹤山大气颗粒物以PM2.5为主,PM10和PM2.5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2=0.72),其中PM2.5污染较严重;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相比,鹤山OC、EC质量浓度处于中等偏高水平;OC和EC质量浓度的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R2=0.32),OC/EC质量浓度比值远大于2,说明鹤山大气OC、EC来源较复杂,同时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估算的二次有机碳(SOC)占OC总质量的66.5%。各种气象因素中,风速对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影响最大,秸秆燃烧等人类活动对其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82.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系沉积物中12种元素,通过优化试验相关条件消除质谱干扰和非质谱干扰对测定的影响,使方法在0μg/L~2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当取样质量为0.25 g,定容体积为50 m L时,各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0.002 mg/kg~0.05 mg/kg。用该方法测定沉积物标准物质,6次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RSD为1.3%~6.1%,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3.0%~97.0%。 相似文献
583.
西宁市城区冬季PM2.5和PM10中有机碳、元素碳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11月—2015年1月对西宁市冬季开展PM_(2.5)和PM_(10)的连续监测。利用DRI 2001A型热光碳分析仪(美国)对有机碳和元素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市冬季PM_(2.5)和PM_(10)中碳气溶胶所占比例分别为33.13%±6.83%、24.21%±6.27%,说明碳气溶胶主要集中在PM_(2.5)中;OC/EC值均大于2,说明西宁市大气中存在二次污染;SOC占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比例分别为46.50%和57.40%,PM_(2.5)中SOC浓度占PM_(10)中SOC浓度的61.88%,说明SOC主要存在于PM_(2.5)中,且SOC形成的二次污染和直接排放的一次污染都是西宁市碳气溶胶的主要来源;与其他城市比较发现,西宁市冬季PM_(2.5)中的碳气溶胶含量普遍高于其他城市,PM_(10)中OC质量浓度相对其他城市较高,EC质量浓度偏低;OC和EC的相关性不显著,说明来源不统一;进一步对OC和EC各组分质量浓度进行分析知,西宁市冬季碳气溶胶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汽油排放、燃煤和生物质燃烧。 相似文献
584.
抚顺市PM10中元素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确定抚顺市PM10中元素的浓度特征及其来源,于2006—2007年的采暖季、风沙季和非采暖季在抚顺市的6个采样点采集PM10样品,并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样品中Ti、Al、Mn、Mg、Ca、Na、K、Cu、Zn、As、Pb、Cr、Ni、Co、Cd、Fe、V等17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Al、Mg、Ca、Na、K、Mn、Fe等地壳元素在17种元素中占有较大比重,全年平均达到97.0%。富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Cu、Zn、Pb、Cr、Co、Cd等元素在各季和各采样点明显受到人为活动影响,是典型的污染元素。主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土壤风沙尘、建筑尘、燃煤尘、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排放、金属冶炼、锰、铜、钛工业源是抚顺市PM10中元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85.
586.
自1980年Alvarez等[1]提出地外物体撞击地球造成白垩系/第三系(K/T)边界生物绝灭的理论以来,各国科学家对世界各地80多个K/T边界剖面进行了研究,并发现了程度不同的铱异常。但是,对同属铂族元素的钱、钌研究甚少[2,3,4]。本课题用放射化学中子活化分析法及激光共振电高质谱法研究了边界层中锇、钌的丰度及其与铱的相关性,发现了K/T边界层中Os/Ir、Ru/Ir与地外物质的接近,与地内物质的相差甚远,为K/T边界事件的地外成因提供了新的判据。 相似文献
58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要求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中铜、铅、锌、镉、铁、锰、钼、钴、铍、硼、锑、镍、钡、钒、钛、铊等16项无机元素。结果表明,除铊外,各元素检出限均能满足饮用水源水质评价要求,准确度、精密度好。该方法简便、高效、线性范围宽,适合饮用水源水质分析。 相似文献
588.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8)
自2012年10月13日-2014年9月11日在邯郸市采集PM2.5样品,并对气态污染物以及颗粒污染物(PM10和PM2.5)进行在线监测,将其中100个样品进行8种碳组分分析,初步探讨含碳气溶胶的特征及来源。结果发现:采样期间PM10和PM2.5的平均浓度分别274.4μg/m3和154.7μg/m3,超标率大于80%,其中2013年1月份PM10和PM2.5的最大值更分别达到924.6μg/m3和658.2μg/m3。OC/PM2.5和EC/PM2.5的比例分别为16.7%和7.0%,采暖时间段的OC及EC的污染程度相较于非采暖时间段更为严重。OC和EC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67和1.33,污染累积和二次转化贡献率分别占49.8%和50.2%;SOC/OC在49.3%~57.7%之间,SOC/PM2.5在7.9%~11.6%之间,二次有机物污染较为严重。因子分析表明,冬季PM2.5碳组分主要来自于燃煤和柴油车尾气排放,生物质燃烧和汽油车尾气,分别解释了PM2.5中碳组分的39.3%、28.4%以及16.3%。 相似文献
589.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