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2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13篇
安全科学   276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128篇
综合类   859篇
基础理论   114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79篇
灾害及防治   6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介绍了降水监测数据的阴、阳离子平衡和电导率平衡检验的计算方法,对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HJ/T165-2004)中公式存在的几个不妥之处提出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992.
对氮气中聚乙烯在不同温度、不同载气流量以及铁、镍、铜三种金属影响下的裂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氮气流量以及三种金属对聚乙烯的裂变有重要影响.在300、500、700℃三个温度条件下,链烃(包括饱和链烃和不饱和链烃)是裂变产物的主体,未发现有多环芳烃形成.在900℃时形成少量低环的多环芳烃.在1100℃和1200℃条件下,不同环数的多环芳烃(单环至五环)及同分异构体是裂变产物的主体,链烃(包括饱和链烃和不饱和链烃)的生成量与前期温度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在金属铁、镍、铜分别存在的条件下,聚乙烯的裂变及多环芳烃的形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氮气流量的增加有利于降低多环芳烃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3.
改进二重源解析技术应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改进二重源解析技术的计算步骤进行了介绍,并对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成分谱的建立、解析参数的范围以及独立源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994.
利用100μm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涂层,建立了非平衡固相微萃取_气相色谱_质谱联用测定水中甲拌磷的新方法。在萃取效果确证的基础上,对溶液体积、萃取时间、搅拌速度和溶液离子强度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 005~50μg/L,相关系数为0 997,检测限(信噪比3∶1)为0 002μg/L,对于0 1μg/L的甲拌磷相对标准偏差(n=6)为7 16%。所建立的方法直接用于田间表面水和河水样品中甲拌磷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5.
郑州市PM2.5化学组分的季节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飞  姜楠  段时光  孙有昌  郝祺  张瑞芹 《环境科学》2020,41(11):4813-4824
为了解析郑州市PM2.5的污染特征和来源,同时为了研究不同季节以及市区和市郊之间的差异,本研究于2018年四季在郑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市区)和郑州大学(市郊)点位共计采集环境PM2.5有效样品1 284个.通过离子色谱仪、碳分析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别测试得到9种无机水溶性离子、两种碳组分和27种元素浓度,分析了郑州市城郊PM2.5中化学组分的季节变化特征,使用富集因子法、地累积指数法、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后向轨迹法和潜在源贡献因子法,研究了郑州市城郊不同季节PM2.5的来源差异.结果表明,市区和市郊点位年平均PM2.5浓度达到(59.7±24.0)μg·m-3和(74.7±13.5)μg·m-3,郊区点位(除冬季外)季节平均浓度均高于市区点位,季节均值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变化.市郊春季受地壳物质的影响较大,夏秋两季全部组分浓度均高于市区;冬季市区受燃煤源和机动车源影响更大.Cu、 As、 Zn、 Pb和S...  相似文献   
996.
污水厂尾水受纳河段沉积物磷形态及释放风险效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8年10月~2019年4月,在合肥市板桥河的蔡田铺污水厂尾水排放口上、下游河道4个采样点位,按照每两个月采样一次的频率采集沉积物和上覆水样,分析尾水排放对河道沉积物磷形态及磷平衡浓度(EPC0)的影响,解析沉积物磷平衡浓度及磷释放风险的外源碳(乙酸钠)响应.结果表明,板桥河水体沉积物磷素受污水厂尾水影响较大,排放口上、下游沉积物总磷均值分别为789. 39 mg·kg-1和854. 41 mg·kg-1,生物有效性磷均值分别为157. 19 mg·kg-1和173. 37 mg·kg-1; 4个采样点的EPC0值大小排序为:SP1> SP2> SP3> CP,表明尾水排入提高了河流EPC0,致使河流沉积物磷释放风险增加;外源碳的添加明显降低沉积物的EPC0值,特别是紧邻排放口的SP1下降最为显著,表明外源碳添加对降低沉积物磷释放风险有效.  相似文献   
997.
周敏 《环境科学》2020,41(5):1997-2005
于2014年12月2~24日在上海市城区对大气中细粒子及其化学组分进行了在线连续观测,基于在线数据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化学质量平衡法(CMB)和多元线性模型(ME2)这3种受体模型开展颗粒物源解析并进行相互验证.结果显示,基于在线数据共获得了8类污染源,包括二次硝酸盐、二次硫酸盐、二次有机碳、重油燃烧源、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和燃煤源.其中二次硝酸盐、二次硫酸盐、二次有机碳等二次污染源(44.9%~64.8%)对PM2.5的贡献最大,移动源(16.8%~24.8%)和燃煤源(5.6%~14.9%)的贡献次之,其他源类的贡献相对较小. 3种模型获得的污染源特征组分和来源结果对比表明, 3种模型获得的二次硫酸盐、二次硝酸盐、二次有机碳、移动源的源解析结果较接近,说明模型对这4类源的模拟较好.ME2和PMF模型对燃煤源、扬尘源的拟合结果要好于CMB;工业源则是CMB的结果更好.  相似文献   
998.
湖北大别山区是长江中游和淮河中下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开展其水源涵养功能评估可以为区域生态保护和生态规划提供重要基础数据。以湖北大别山区为研究区,在获取高精度精细生态系统类型数据基础上,基于水量平衡模型评估水源涵养量,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系统类型、海拔和坡度等因子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2020年水源涵养深度均值为292 mm,水源涵养总量为43.57×108m3,空间上呈现东强西弱的特征;(2)水源涵养总量贡献较大的是森林和灌丛,贡献率占比超过70%。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较强的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灌丛,分别为620.63和539.51 mm;(3)中低海拔(100~300 m)区域水源涵养总量占比最大,为42.86%,高海拔(1 000~1 700 m)区域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较高,为711.79 mm,缓坡(5°~15°)地区对水源涵养总量贡献最大,为47.80%;(4)水源涵养极重要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56%,主要集中在东部的九资河镇、温泉镇、青石镇等;重要区域占12.08%,主...  相似文献   
999.
该研究从烟台某水产养殖公司循环海水养殖系统(MRAS)的曝气生物滤器中成功分离出一株高效好氧反硝化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和16S r RNA基因鉴定确定为海杆菌属,命名为Marinobacter sp.strain B108。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Marinobacter sp.strain B108好氧脱氮最适条件,并明确其在最适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好氧反硝化性能及氮平衡特征。Marinobacter sp.strain B108具有高效的好氧反硝化性能,无异养硝化能力。该菌好氧反硝化脱氮最适条件为:碳源为CH3COONa、C/N为16、盐度为30‰。以NO3--N为底物时,Marinobacter sp.strain B108在最适条件下24 h对102.86 mg/L NO3--N去除率为100%,TN去除率为98.89%;以NH4+-N为底物时,该菌在最适条件下24 h对100.08 mg/L NH4+...  相似文献   
1000.
为阐明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潜在释放风险,提供更准确合适的风险评估指标, 分析了沱江干流及其支流12个样点表层沉积物的磷赋存形态,测定了水溶性磷(WSP)及磷平衡浓度(EPC0),计算沉积物磷吸附指数(PSI)、磷吸附饱和度(DPS)及其衍生的磷释放风险指数(ERI).结果表明,沉积物5种形态磷含量顺序为:铁/铝结合磷(CDB-P,60.63%)>钙磷(Ca-P,30.84%)>有机磷(OP,3.92%)>亚铁磷(Fe(Ⅱ)-P,3.48%)>松散态磷(Loosely-P,1.13%).CDB-P是沉积物磷的主要存在形态(0.468~2.287mg/g),由上游至下游逐渐降低,这主要与上游工业污染有关.DPS、EPC0和PSI在空间分布上均呈现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的趋势,变化范围分别为44.28%~80.39%、0.012~0.084mg/L和0.153~1.526L/g;上游大部分采样点ERI均超过了25%;各指标综合表明:上游存在较高的磷释放风险.回归分析与相关性表明,EPC0与上覆水磷、CDB-P、OP、有机质(OM)以及粒径均呈极显著相关性,且相关性远高于其他指标(ERI,DPS,PSI,WSP).因此,EPC0是评估沱江流域沉积物磷释放风险潜力更准确高效的指标,Fe/Al含量、粒径的增加以及有机质的减少会增加磷释放风险,因此应控制工业污染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的输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