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9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60篇 |
废物处理 | 12篇 |
环保管理 | 10篇 |
综合类 | 146篇 |
基础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14篇 |
评价与监测 | 4篇 |
灾害及防治 | 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对纤维类废弃物热化学催化液化反应各反应物的用量比例、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初步测定了最优条件下液化产物的组分.结果表明,纤维类废弃物在浓硫酸/苯酚(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6%)的混合催化体系中,当温度为160℃,时间为70min时的液化效果最好.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红外光谱仪的分析结果表明,液化产物中甲基和亚甲基等基团的振动加强,以及存在麦草纤维素的单体葡萄糖的衍生物,液化反应破坏了纤维类废弃物的晶格结构,从而打破了生物利用的禁锢,使其易被微生物降解.利用液化产物进行混合菌株发酵培养,其真蛋白含量可达到30.74%;其酒精含量可达到19.0%(V/V). 相似文献
152.
直接针对振动注浆机具振源设计的需要,根据实际地震液化资料和室内土动力液化试验资料,基于土体液化影响因素多元拟合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概率处理的办法求解土体动力液化的概率模型判别式。回判检验证实,所求的概率模型判别式具有较高的回判成功率(78.8%),能够满足岩土地震工程对精度的一般要求。进一步分析表明,通过该概率模型判别式,可以建立振动注浆机具的振源特性与土的特性和埋深、振动持时之间关系,从而为振动注浆机具的研制提供必要的振源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53.
采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和笔者曾提出的动孔压试验曲线法,对某深厚黄土覆盖层上土石坝进行了有效应力法地震响应分析,重点分析大坝的绝对加速度、动位移和动应力等动力响应及动孔隙水压力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设计条件下,由于坝基软弱黄土覆盖层较厚,大坝在7度地震作用下地震响应不强烈,但坝基黄土覆盖层会出现液化情况,需采取相应的抗液化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54.
155.
滑坡转化为泥石流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国内外有关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的机理的研究做了全面的综述,重点介绍了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阐明了今后研究的方向.滑坡转化为泥石流机理的研究,处于滑坡动力学与泥石流形成学的交叉点,既是学科的边缘问题,也是学科的前沿问题.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的过程是一个和土体液化密切相关的流态化过程,是土体和水体强烈相互作用的结果.滑坡直接转化为泥石流的机理的两个核心问题是超静孔压的产生和超静孔压的保持.Iverson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直接促进了滑坡流态化理论的发展,并形成了最新的泥石流运动模型--库伦混合流理论,是对传统的基于流变关系的泥石流模型的重大突破.土体中粘性颗粒对滑坡直接转化为泥石流过程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滑坡转化为沟谷泥石流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6.
淮安市砂土地震液化势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LM算法的砂土地震液化判别方法,采用LVQ模式分类网络对数据进行分类,选取唐山地震时76个场地、320组现场液化勘察资料为研究对象,训练和检验网络模型的数据各160组,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砂土液化预测准确度为96.8%。根据淮安市典型场地土的钻孔资料,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法》液化判别法(规范法)、美国国家地震研究中心建议的液化判别简化方法(NCEER法)和谢君斐-陈国兴液化判别方法(谢-陈法)等3种液化判别方法及本文提出的BP神经网络模型液化判别方法对22个钻孔、120标贯点进行了液化判别,结果表明:14种地震液化判别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2NCEER法比谢-陈法的计算结果要保守;3谢-陈法与规范法的计算结果很吻合,预测正确率相差不大;4规范法相对BP神经网络模型法的计算结果要保守;5BP神经网络模型法比其他3种方法的预测结果更符合实际的液化规律。最后,综合4种方法的液化判别结果给出了该地区地震液化势的评估结果,并给出了部分典型地质剖面土层地震液化势分布图。 相似文献
157.
158.
液化石油气事故机理及模拟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储运过程中蒸气爆炸事故屡有发生,并导致其他类型的爆炸.结合液化石油气的典型案例,对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过程、机理和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9.
《劳动保护》2006,(6):I0005-I0008
(AQ3001—20052005年10月1日实施)前言本标准5.1、5.3、5.4和5.5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本标准对采用阻隔防爆技术的汽车加油(气)站罐体和汽车运输用轻质燃油和液化石油气阻隔防爆罐体的技术要求做出了规定。这种阻隔防爆技术在汽车加油(气)站罐体和汽车运输用轻质燃油和液化石油气储罐中应用,可以预防罐体因明火、静电、焊接、枪击和碰撞等意外事故引发爆炸,对于提高汽车加油(气)站罐体和运输储罐安全性,保证公共、人身及财产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并归口。本标… 相似文献
160.
液化石油气主要是石油经过深度裂解和化学加工而获得的,其成份主要是小分子烷烃、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常温常压下大多是气体,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由于液化石油气几乎不含有不可燃烧成分,发热量高.燃烧充分,无粉尘灰渣,具有使用方便、清洁、无污染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优质能源而普遍受到欢迎,如今。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生活能源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并成为家庭用火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