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235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9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25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廖志伟发明一种新型防渗堵漏剂,将含有该堵漏剂的水泥盖在水管上,几秒内喷涌而出的水就被堵住。其原理:水泥混凝土中加入防水防潮剂之后,生成一系列晶体、胶体物质,晶体不断长大向四周挤压,阻止和抵消了水泥中的微裂缝,在混凝土中形成永久坚固的防水结构,使水分子无法渗入通过。为检验其效果,他在三个木箱内壁上涂上含有该堵漏剂的水泥,然后注满水,存放一年,木箱表面仍然是干燥的。  相似文献   
92.
大亚湾混凝土鱼礁和铁制鱼礁附着生物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人工鱼礁的生物附着状况,于2008年6月和7月,对大亚湾杨梅坑人工鱼礁区中已投放1 a的混凝土礁体和铁制礁体上的附着生物进行了调查。2次调查共采集和鉴定出附着生物94种。其中,混凝土礁体附着生物种类达到73种,总生物量为27903.50 g/m2,多样性指数为4.68,均匀度指数为0.76。铁制礁体种类达到80种,总生物量为23023.00 g/m2,多样性指数为4.53,均匀度指数为0.72。人工鱼礁投放1 a后,礁体表面100%被生物所覆盖,三角藤壶(Balanus trigonus)是人工鱼礁区占据绝对优势的种类,其优势度达到0.1464。  相似文献   
93.
现代建设工程中,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筑物裂缝现象是一个存在极为普遍且又不易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混凝土裂缝的存在,不仅影响混凝土表面的外观美感,更有些裂缝会影响混凝土构筑物的使用功能、耐久性,减少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丧失其使用功能。本文通过对混凝土构筑物一些常见裂缝形成原因的分析研究,以工程实际角度提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裂缝预防措施、环保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94.
海伦市居民室内空气中氨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伦市进行房屋装修的75户居民住宅进行了室内氨的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海伦市居民室内氨浓度均值在0.135~0.373 ms/m3之间,超标率达50.67%,最大超标倍数为0.865.室内氨浓度与装修后时间长短的关系不大,阳面卧室浓度稍高;室内氨浓度与住宅建成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混凝土添加剂是室内氨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5.
殷琨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168-170
多孔混凝土具有连续孔隙,空隙率约为15%~30%,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多孔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生态型护坡技术,融合建筑材料、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等多门学科,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于一体,实现了水利工程护坡技术和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96.
专利资讯     
利用陶瓷抛光砖废料制备硅酸盐水泥的方法,废弃混凝土活化再生水泥技术,废弃混凝土回收方法及其装置和回收的胶凝材料的用途,铸造废砂生产混凝土砖的配方及其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采用泵送混凝土浇注抗滑桩和风动潜孔锤偏心跟管钻进方法作为治理三峡库区巴东县滩坪滑坡锚索抗滑桩的施工技术,为滑坡灾害防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工程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98.
在考虑决策者偏好的情况下,为了合理地对高寒地区广泛分布的混凝土梁桥进行耐久性评估,提出了多维偏好线性规划法和灰色关联度相结合的评估模型.根据混凝土梁桥的特点和恶劣环境对混凝土梁桥的影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获取样本有序对集,并运用多维偏好线性规划法完成指标的初始赋权,再构造变权修正初始权重,引入灰色系统理论计算评价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建立了基于多维偏好线性规划法的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该模型能更准确地判断混凝土梁桥的耐久性状态,表明了该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可为高寒地区混凝土梁桥的维修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吕学涛  徐倩  麻辉 《火灾科学》2016,25(2):79-86
为研究高温下带肋薄壁钢管混凝土T形截面柱温度场的分布规律,采用电热炉进行了温度场试验,进而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与试验结果比较,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标准火灾下构件温度分布规律,构件从受火面到构件截面中部,温度逐渐降低,混凝土温度较钢管和钢筋温度明显滞后,且四个阳角温度高于两个阴角温度。在工程常用范围内,分析了受火时间、截面尺寸和加劲肋间距对构件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构件截面尺寸的增大截面温度呈明显降低趋势,随着受火时间的增加钢管温度和混凝土温度呈不同态势增长,而钢筋加劲肋间距变化对温度场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0.
实际结构从正常使用到遭受火灾作用,至火灾后进行维修加固,其结构受力经历了常温、升温、降温和火灾后4个阶段(简称结构受力全过程)以及火灾升、降温作用阶段(简称火灾作用全过程)。基于上述结构受力和火灾作用的全过程,建立了全过程火灾作用下型钢混凝土柱力学性能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全过程火灾作用下型钢混凝土柱的温度—时间关系、轴向荷载—位移关系和截面内力分布等。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外荷载和火灾升、降温共同作用得到的火灾后剩余承载力和对应的峰值位移结果偏于不安全;在结构受力全过程和火灾作用全过程中,型钢混凝土截面各材料之间发生了应力重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