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61篇
基础理论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66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制约湖北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污染、围湖造田、填湖建房、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九五”期间加大执法力度 ,依法控制污染、填湖 ,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2.
丁宗洲  安从俊 《灾害学》1996,11(1):20-24
阐述了湖北省血吸虫病分布特征,并对其流行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及防治对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3.
爆炸地震学方法是揭示地壳上地幔结构的重要方法,震相的特征包含了地壳上地幔结构的一些重要信息。壳幔边界的突出震相 P_n~o 的特征与壳幔边界类型密切相关。因此,根据震相的特征可以揭示地壳上地幔结构的一些细节。本文首先讨论了震相性质判别的三点标志。根据这些标志对湖北随县的爆炸地震的震相性质进行了判别,进一步选择了适当的方法反演揭示了地壳结构的一些细节。北西测线揭示了南阳盆地之下壳幔边界是速度梯度带,另三条测线揭示了下部地壳是速度梯度层,而壳幔边界是一级速度界面。这个特征与东秦岭地区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4.
175.
基于RS-GIS的湖北丹江库区土壤水力侵蚀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华  梁俊  蒋金龙  陈于 《生态环境》2006,15(6):1319-1323
湖北丹江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淹没区和水源区,土壤水力侵蚀是影响水质安全和工程实施的重要因素。以1998年和2003年的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建立了以植被覆盖度、坡度和土地利用为指标的水力侵蚀遥感分析方法,将水力侵蚀强度分为六级,并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1998年和2003年库区水力侵蚀强度变化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五年间库区微度侵蚀、中度侵蚀和强度侵蚀面积呈增加趋势,而轻度侵蚀和极强度侵蚀面积呈减少趋势;并将库区水力侵蚀空间分布划分为北部中低山丘陵中强度侵蚀区和中部河谷城区轻度流失区。分析结果对库区土壤侵蚀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6.
长江湖北段表层土中多环芳烃分布、来源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旭  卢双  裴晋  姚宏  于晓华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12):4531-4536
应用气相质谱-色谱联用仪(GC-MS)对湖北省长江流域岸边表层土壤样品中25种多环芳烃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长江湖北段11个国控断面对应土壤中∑25PAHs及∑7 carcPAHs的含量分布特征,并利用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及因子分析法对表层土壤中的PAHs来源进行了解析,采用苯并[a]芘的毒性当量浓度(TEQBa P)对PAHs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25PAHs的含量为34.81~2939.07 ng·g-1,均值为463.16 ng·g-1,以4~6环为主.与其他地区土壤PAHs含量相比,研究地区土壤PAHs污染处于中等水平,污染主要来源为石油、煤及草木等的不完全燃烧.根据荷兰土壤标准,采用毒性当量因子分析得出11种TEQBa P为3.02~2559.72 ng·g-1,73%的采样点大于参考值(33 ng·g-1),说明湖北地区长江流域周围土壤普遍存在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77.
178.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要求,今年4-6月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了对全省劳动防护用品的专项监督检查。1基本情况全省共检查各类企业1308家,其中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29家,使用企业1279家。29家生产企业中,有证企业16家,无证企业13家,办证率为55%。1279家使用企业中,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1061家,未配备或未完全配备的企业218家,配备率83%。1279家使用企业中,建筑企业889家,制造企业62家,石化企业51家,其他企业277家。889家建筑企业中,配备了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697家,没有配备或没有完全配备的企业192家,配备率为78%;62家制…  相似文献   
179.
农户生计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增强其抵御内外部风险的韧性对于稳定扶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韧性评估框架,从生计资产、农业交流和学习、适应能力、社会安全网、基本服务可及性5个维度构建农户生计韧性测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湖北大别山区七里坪镇开展实证研究,以302份农户调研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索农户生计韧性的驱动机理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生计韧性整体处于中高水平,与各维度存在共生关系,呈梯度渐进增长态势,其中适应能力是农户生计韧性的短板。(2)健康状况、劳动力数量、信息获取渠道、地方性社团或组织、农户与村民关系、集体事务参与程度、村干部工作满意度和规章制度运行情况是影响农户生计韧性的关键因素。(3)农户生计行为的环境负外部性随农户生计韧性增加而增大。对此,应提高农户适应能力,从多维度增强生计韧性并降低农户生计的生态环境成本,以有效促进农户生计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0.
利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CCLM对湖北省降水和气温的模拟数据,对比分析了基准期(1961~2005年)的模拟结果和同期CN05.1的观测数据,并对RCP4.5情景下的未来(2006~2050年)气候进行了年尺度和季节尺度的预估。结果表明:(1)CCLM区域气候模式较好地模拟了湖北气温的演变趋势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对降水的时空波动模拟与同期CN05.1在降水时空变化上的匹配度较弱;(2)RCP4.5情景下,2006~2050年湖北T、T_(min)、T_(max)呈上升趋势。四季气温呈一致上升的趋势,冬季的上升速度最快,对年尺度上T、T_(min)、T_(max)上升的趋势贡献最大。(3)RCP4.5情景下,2006~2050年湖北T、T_(min)、T_(max)呈全区一致上升的格局。其中增幅最大的区域均集中于汉江湖北段北部。春季T、T_(min)、T_(max)增温大值区位于西北山地区;夏季中部平原区T、T_(min)、T_(max)相较于其他区域增幅较大;秋季西南山地区T和T_(max)较其他区域增温较高,T_(min)的增温大值区位于汉江湖北段北部;冬季鄂东南丘陵T相较于其他区域增幅较大,汉江湖北段北部T_(min)增温较大,西南山地T_(max)增温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