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61篇
基础理论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66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利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CCLM对湖北省降水和气温的模拟数据,对比分析了基准期(1961~2005年)的模拟结果和同期CN05.1的观测数据,并对RCP4.5情景下的未来(2006~2050年)气候进行了年尺度和季节尺度的预估。结果表明:(1)CCLM区域气候模式较好地模拟了湖北气温的演变趋势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对降水的时空波动模拟与同期CN05.1在降水时空变化上的匹配度较弱;(2)RCP4.5情景下,2006~2050年湖北T、T_(min)、T_(max)呈上升趋势。四季气温呈一致上升的趋势,冬季的上升速度最快,对年尺度上T、T_(min)、T_(max)上升的趋势贡献最大。(3)RCP4.5情景下,2006~2050年湖北T、T_(min)、T_(max)呈全区一致上升的格局。其中增幅最大的区域均集中于汉江湖北段北部。春季T、T_(min)、T_(max)增温大值区位于西北山地区;夏季中部平原区T、T_(min)、T_(max)相较于其他区域增幅较大;秋季西南山地区T和T_(max)较其他区域增温较高,T_(min)的增温大值区位于汉江湖北段北部;冬季鄂东南丘陵T相较于其他区域增幅较大,汉江湖北段北部T_(min)增温较大,西南山地T_(max)增温较大。  相似文献   
182.
公司简介湖北鼎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有"中国三国文化之乡"美誉的湖北襄阳,是专业从事玻璃钢制品、环保设备等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与国内多家拥有国家环境工程(废水、废气、噪声处理及市政建设)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及国家环境设施运营管理资质(甲级)的单位、科研院校合作。现作为武汉理工大  相似文献   
183.
《环境教育》2009,(1):22-22
为表彰对节能减排环保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湖北省委宣传部、省环保局等多部门日前联合启动了2008年“十大节能减排行动环保年度人物”和“十大节能减排行动环保创新单位”表彰评比活动。评选采取自上而下、政府及相关部门推荐与社会推荐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初审、复审、公示、投票、实地考察和终审。为扩大宣传效果,《湖北环保风云》栏目、有关新闻媒体等将对活动评选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开辟专栏或专题对候选人先进事迹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相似文献   
184.
原生水杉种群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的原生种群分布于湖北省、湖南省和重庆市交界的地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08°20'~109°30',北纬29°25'~30°10',分布区总面积约1000km2。通过实地考察和卫星遥感影像分析可知原生水杉的生境是片断化的,而且受人类活动干扰比较严重。1983年左右的水杉普查结果显示原生水杉母树有5779株,2003统计有5393株,20年内减少了386株。水杉原生种群中没有幼苗和幼树,自然更新不良,呈衰退的趋势。其原因在于2个方面:水杉的繁殖特点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多年以来,国家和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保护原生水杉,但目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资金缺乏、保护方法不科学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5.
采用地面站点观测、卫星观测以及UWCM 0-D箱子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湖北2013—2015年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其管控措施。从地面站点观测看出,时间分布上,这3年臭氧年平均浓度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则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空间分布上,湖北各区域臭氧浓度分布不均匀,呈现东高西低的递减分布趋势。从卫星观测数据看出,2015年湖北的臭氧柱浓度高于2013、2014年同期。从空间分布来看,臭氧的柱浓度是从东北到西南、从省外到省内逐渐递减,因此推测,除了本地生成,湖北的臭氧有一部分是来源于省外传输。最大臭氧生成量法显示,烯烃(乙烯和丙烯)对湖北夏天臭氧生成量的贡献远大于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箱子模型模拟的结果显示,湖北应该通过控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来降低臭氧生成速率,控制氮氧化物反而使臭氧生成速率提高。  相似文献   
186.
湖北省双季稻生长季降水及洪涝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08年湖北省双季稻区常规气象站资料,统计计算了双季稻产区在早晚稻生长季的降水量、暴雨量、暴雨日数以及洪涝发生次数,揭示了近50 a来双季稻区降水及洪涝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湖北省双季稻区在早晚稻生长季的降水量都有弱的增加趋势,尤其是鄂东北局部和江汉平原南部;在水稻抽穗扬花至成熟期间,早稻暴雨量大部有不显著的增加趋势,而晚稻则大部为弱减少趋势。早稻生长季内洪涝的发生次数总体呈增加趋势,局部地区严重洪涝发生次数加大;晚稻生长季洪涝总次数有略减少趋势,重度以上洪涝发生很少,但呈略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87.
四湖地区涝渍地油菜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场示范围场油菜田的田间杂草进行调查,发现涝渍地油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与非涝渍地存在明显的区别:在涝渍地区域,棒头草等禾本科杂草生长旺盛,为最优势种群;在非涝渍地田块中,禾本科杂草则几乎没有生长,田问杂草单位面积鲜重也大大降低。通过筛选几种化学除草剂,建立了以乙草胺乳油土壤处理或精禾草克与高特克桶混茎叶喷雾为较优方案的杂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8.
湖北省雨涝灾害的指标和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总结全国各地和湖北省现有雨涝灾害指标的基础上,考察粮、棉、油等农业生产需要,新建了一个有别于前人的不有较强农业意义的雨涝灾害指标,并用此指标讨论湖北省雨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9.
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将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录入信息平台,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基层,这是湖北宜昌兴发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今年加强安全管理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90.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在公安部科技局指导下推出的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评定试点工作.于2006年6月在北京、天津、湖北三省、市进行了第一批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引发了广泛而强烈的社会反响,可谓成功点燃了第一把火.为了继续探索新模式、不断改善一次试点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