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0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464篇
安全科学   595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202篇
综合类   1382篇
基础理论   311篇
污染及防治   205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72篇
灾害及防治   10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51.
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及研制、应用现状,系统介绍了当前微生物絮凝剂的重点研究工作,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科学的预测。  相似文献   
652.
棉铃虫灾害的长期性及性信息素的减灾控害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简要分析了我国棉铃虫灾害的长期性,并较全面地介绍了性信息素在减灾控害中的作用。这些作用可分为:帮助识别对象害虫、监测种群状态、迅速普及虫情信息、直接诱杀雄虫以及提前1周开展减灾行动等。直接诱杀雄虫后,引起雌雄比上升,雌蛾产卵量下降,孵化率降低,幼虫及为害量减少,其中幼虫量一般减少20%-50%。根据在新疆、山东等地的试用经验,作者在首次指出性信息帮助识别害虫和迅速普及虫情信息对减灾的关键作用,并讨论了性信息素的干扰交配和诱杀雌虫的可能作用,以及使用性信息素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53.
植物的开花及传粉策略是植物有性繁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影响其种群的延续及发展.对湿地植物大花百合(Lilium concolor var. megalanthum)的两种不同性别表型植株进行开花策略及访花昆虫传粉行为差异的研究,比较两种性别表型的大花百合开花动态,并通过观察昆虫对植株的访花行为,探讨其访花行为生态位的差异.结果显示:在开花当天,大花百合两性植株开花时间比雄性植株晚约2 h,同时两性植株散粉时间较雄性植株晚2-3 h;研究期间观察到的大花百合的访花者有7种,其中中华蜜蜂(Apis cerana)与蓝灰蝶(Everes argiades)为大花百合两种性别表型植株的主要传粉者.中华蜜蜂主要采集花粉,蓝灰蝶主要吸取花蜜;中华蜜蜂与蓝灰蝶在空间及时间尺度上存在互补式的传粉行为.空间上,二者对大花百合花部访问的位置相互错开;时间上,中华蜜蜂对雄性植株的访花时间为双峰状,蓝灰蝶的访花高峰期则多集中于下午;蓝灰蝶对两性植株的单株访花时间显著高于中华蜜蜂(P=0.007 <0.05).本研究表明当两性植株可接受访花时,访花昆虫多已访问过雄性植株,增加了种群中异花授粉的概率,并促进种群...  相似文献   
654.
规划环评作为促进规划绿色化的有效工具,可从决策源头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跟踪评价作为规划环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弥补由于规划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评价方法有限性、数据缺乏以及其他知识缺陷而产生的偏差,是规划环评实施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我国的规划环评更多关注对环境影响的预测、分析和评估,对规划实施后的实际环境影响缺乏关注。本文从跟踪评价的应然性出发,重点对跟踪评价的意义、对象、组织者、实施期限以及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跟踪评价实施提出框架性建议。  相似文献   
655.
土壤可蚀性(K)值图编制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土壤普查图件和剖面理化分析的成果资料编制了土壤可蚀性(K)值图,介绍了求取剖面点K值的查图表法,图斑分并与图斑K值的确定原则和编制程序等。应用上述方法,完成了我国第一张地区级K值图。经分析,与公式算法比,查图表法的K值精度为85.4%,与径流小区实测值比,用K值图上相应K值监测的土壤年流失量的精度为86.0%。  相似文献   
656.
为探究生物滞留系统(bioretention system,BS)对水产养殖尾水的处理效能,设计并构建倒置(inverted bioretention system,IBS)和正置(control bioretention system,CBS)2组生物滞留系统,在不同进水条件下比较了2种BS构建方式的运行效能,通过胞外聚合物(EPS)、三维荧光光谱和电子传递活性(ETSA)等方法阐述了不同构建方式下BS的脱氮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进水条件下IBS的处理效能优于CBS,当运行间隔周期为1 d时,IBS的TN和NO3-N去除率分别达到71.79%~82.00%和68.70%~85.84%,平均去除率比CBS分别高出10.65%和15.89%。CBS和IBS的TN和NO3-N去除率随进水负荷的增加呈先升高后稳定的趋势,TP波动最小,去除率均稳定在97.04%~99.22%。构建方式对EPS的组分无明显影响,但对EPS含量和ETSA影响显著。IBS的构建方式可促进微生物分泌更多的EPS,其中EPS的多糖(PS)和蛋白质(PN)含量分别比CBS高出66.89 ug·g−1和603.24 ug·g−1,并且IBS的酪氨酸、色氨酸和微生物代谢产物明显高于CBS;此外,与CBS的ETSA为(0.47±0.07) ug·(g·min)−1,相比IBS提高了0.35 ug·(g·min)−1。以上研究结果为应用生物滞留系统技术处理养殖尾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7.
生物滞留系统植物筛选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筛选出生物滞留系统中能有效去除多种污染物的最佳植物,选取10种重庆市本土植物构建雨水生物滞留系统,以控制山地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污染; 并采用反向传播动态神经网络(BP-DNN)技术构建了基于多目标污染物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所有生物滞留系统进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植物可有效去除有机物和营养物等多种污染物,但存在差异性; 植被种类对COD的去除影响显著,其中,风车草去除效能最佳,而千屈菜最差; 植物的栽种可有效提高系统对NH4+-N的去除率,但差异性并不显著,同时,部分植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对NO3--N的去除,但不稳定; 植物的栽种能有效提高系统的除氮性能,选用风车草时系统除氮性能最佳,TN去除率可达64.30%~86.82%,而植物的栽种对TSS和TP的去除无显著影响。在综合评价的10种植物中,风车草和美人蕉为生物滞留系统的最佳植物。  相似文献   
658.
深井超深井聚磺钻井废水具有高色度、高悬浮物和高COD的特点,现有的物化处理技术存在的吸附剂再生困难、水处理剂用量大的缺陷。采用生物降解和膜分离技术,室内研究了物化-生物协同工艺的处理效果,并在川东北高酸性气田大湾404-1H和元坝222等井开展了现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水质全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659.
通过田间种植小麦实验,研究添加不同剂量拜耳赤泥(0%、1%、2%、3%、4%和5%)对重金属污染的石灰性土壤Pb、Cd化学形态和小麦幼苗根系的影响。培养1个月,添加赤泥显著地提高了土壤pH值,提高幅度随赤泥投加量增加而增大。培养3个月,添加不同剂量的赤泥均明显降低土壤中可交换态Pb和Cd的含量,赤泥投加量为5%时效果最为显著,分别比对照下降90%和72%。添加赤泥对所种植小麦幼苗的根系也有影响。种植5个月,小麦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和总体积等随添加赤泥的剂量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赤泥投加量为3%时增幅最大,总根长、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分别比对照增加88.23%、75%和90.32%。研究表明,赤泥可作为重金属污染的石灰性土壤的理想改良剂,但考虑到小剂量赤泥(即1%~3%)促进重金属污染农田中小麦根系的生长,建议在种植区采用小剂量赤泥(即3%)处理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6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