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2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89篇
安全科学   1330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245篇
综合类   946篇
基础理论   146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07篇
社会与环境   173篇
灾害及防治   13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在以工期考虑为重点的V-3002B液化气球罐内外部检验过程中,引用现代管理中网络计划技术关键路线法,为加快芳烃厂压力容器检验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文总结和介绍了网络计划技术在芳烃厂贮运车间V-300亚球罐内外部检验过程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3.
有效生态网络构建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生态节点的内涵解析,建立了“资源型战略点-结构型战略点-结构型薄弱点”的多层级生态节点识别体系,利用金坛区2015年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POI数据等,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最小阻力模型等方法,构建了金坛区层级生态网络,并采用表征网络拓扑结构和节点效用性等指标,定量评价生态节点优化前后的生态网络性能,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多层级生态网络在节点效用、网络整体性能上显著优于一般网络,且在复杂生态水网区域具有较强适用性;(2)金坛区现状生态网络分布不均匀,生态节点布局亟待优化,经优化节点覆盖率提升了17.70%,节点分布均匀度降低45.45%,平均聚类系数提升了87.36%;(3)多层级生态节点体系具有实践应用性,应针对不同类型生态节点采取差别化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4.
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大气环境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大脑的认知功能,通过改变连接点的权值和阈值来训练神经网络完成特定的功能。运用基于遗传算法的BP网络模型,以国家大气质量标准作为网络的输入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对某地区大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与综合指数法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55.
顾莉  李国卿 《环境科技》2006,19(6):9-12
长江三角洲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河口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农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以及近海海域生态系统,、长江三角洲是人类和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生态边缘效应.支持了长江三角洲丰富的动植物区系。文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生态系统的演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阐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生态系统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从系统生态学的角度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提出了对革。同时分析了流域治理和区域治理的重要性.这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界面:工概念的由来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界面是成矿流体在运移演化过程中,由于成矿流体周围环境的突变、成矿流体演化的不连续性和成矿流体-环境的相互作用结果等内外因素突变所造成的成矿作用突变部位.本文简要介绍了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界面的由来、发展、含义、组成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从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之间的相依关系出发,探讨了诸因素相互关联的内在协同机理,简析了IPAT模型的建构与应用.嗣后,利用IPAT模型解析了中国近15年来人口、经济和科技发展对环境影响的贡献差异;指出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展和落后技术支持下的传统生产方式是加剧环境恶化的元凶,且技术转型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了中国未来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协同演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8.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地域划分中的SOFM网络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目前地域划分中存在的问题,论文尝试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作为区划工作的理论支撑,构建了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网络,以青藏高原环境与生态系统资产作为待分客体,探索了新技术和方法在生态资产地域划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对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非线性问题,SOFM网络具有比聚类分析等线性分类器更强的适应性。应用SOFM网络在对待分客体生态资产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使用策略性循环尺度转换(SCS)范式对其进行了区域转换,最终完成了青藏高原范围内生态资产的地域划分。  相似文献   
59.
网上发布空气质量日报信息是环境信息工作的一项重点。中介绍了采用ASP ACESS技术开发的空气质量日报网上发布查询系统的特点、功能及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60.
绿色通讯:现代通讯的方向性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通讯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而且正逐渐成中的重要元素影响或操纵着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通讯网络的覆盖,因为我们每天都已经无法离开通讯了。就通讯的发展而言.它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秦时的烽火狼烟到今天的移动通讯技术,通讯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角度切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并以一种你无法拒绝的方式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