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19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8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喷漆作业场所火灾爆炸危险采用预先危险性法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发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列举某企业引进先进的喷漆自动循环线,从而提出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确保喷漆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2.
轰燃是火灾由局部向全面转变的一类特殊火灾现象,危害极大,很多因素会影响轰燃,其中火源对轰燃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场模拟软件FDS5进行了火源释热率及其燃烧时间对标准房间轰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火源释热率必须超过某个临界值才能发生轰燃;发生轰燃的时间和临界火源供热时间与火源释热率间均符合乘幂函数关系;火源只需在轰燃前供热一段时间就足以引发轰燃。  相似文献   
33.
正2015年8月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了《油气罐区防火防爆十条规定》(以下简称《十条规定》),共275字,规定了油气罐区在日常管理、安全设施、特殊作业、人员资质等方面的禁止事项。《十条规定》主要针对近年来油气罐区发生的重大及典型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立足于现场管理和问题导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与之相关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国家及行业标准等。《十条规定》每一条  相似文献   
34.
为准确分析真实火灾条件下的船舶机舱结构力学行为,克服传统标准温升法的缺陷,提出基于火灾动力学模拟器(FDS)和ANSYS的火-热-结构力学耦合分析方法;采用FDS仿真模拟真实火灾场景,获得近机舱内壁面处时变温度场信息,以此温度场信息为边界条件,传输到结构力学行为仿真软件ANSYS中,对机舱结构加载温度荷载并进行瞬态热分...  相似文献   
35.
加气站压缩机间气体爆炸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气站压缩机间安全设计时,需要评估内部气体爆炸危害,确定爆炸能量和影响因素。采用CFD技术,建立加气站压缩机间三维模型,模拟不同点火源位置、泄压板不同泄压压力和重量下,压缩机间气体爆炸时的爆炸压力及火焰传播行为。结果表明点火源位置以及泄压参数是影响加气站压缩机间气体爆炸的重要因素;点火源位置距离压缩机间放空位置越近,爆炸压力越小;对于泄压参数,爆炸压力与泄压板开启压力和重量之间均为正比关系。为减缓压缩机间内的气体爆炸危害,需要合理布置点火源位置,选择容重轻、泄压压力小的泄压材料,并同时需要考虑爆炸导致的物体破碎危害以及火焰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36.
赵永光  傅贵 《安全》2010,31(11):12-15
对我国1950~2009年煤矿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找到引起事故的火源分布规律。结果表明,88.1%的事故由外因火源引起;引起事故的外因火源来源按发生频率大小主要有:违章放炮、仪器设备失爆、摩擦撞击、带电作业、电缆短路、拆卸设备、电缆接头漏电、明火明电、吸烟;其中,68%的外因火源来源于工人的违章行为,32%的外因火源来源于电气设备原因。在对近年外因点火源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针对工人违章行为及电气设备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完善安全结构工资;逐步建立工人违章联锁制度,又称"安全伙伴";对一线工人普及电气安全知识,并将可能存在明显电气安全隐患的部分分配给普通工人负责。  相似文献   
37.
石化装置泄漏事故点火源及点火概率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简要综述石化企业常见点火源的分类及点火概率的确定方法。首先介绍点火源的常见分类方式,通过事件树展示泄漏发生后立即点火和延迟点火造成的不同事故后果;其次总结目前国内外确定点火概率的两种方法,即基于事故统计的点火概率以及基于点火源分类和统计的方法。在基于事故统计的点火概率中,给出国外在易燃液体运输、井喷、储罐破裂、管道运输等行业发生泄漏事故后的点火概率。在基于点火源分类及统计的点火概率计算中,给出TNO、HSE推荐的点火概率计算方法。同时对国内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给出已发表的点火概率计算方法。最后简要介绍目前国内关于点火过程的试验研究。针对国内工厂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点火源的点火概率的工作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38.
防火防爆     
<正>~~  相似文献   
39.
为了降低隧道火灾事故影响,如何动态监测隧道火灾的情况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通过FDS场模拟软件建立隧道火灾模型,模拟小型货车车厢位于隧道中部着火的隧道火灾情况。分析火源近场的火源功率及隧道顶部温度变化,探测温度场分布动态变化相关性规律。结果表明:火源功率前200 s内处于稳定阶段,1 000 s左右达到最大火源功率。隧道顶部温度整体趋势先升后降,热烟气呈现加速状态,温度变化曲线缓步上升。火源近场隧道顶部温度变化曲线与热释放速率曲线趋于一致,可根据隧道顶部温度变化曲线监测近场火源的动态变化。近场4处测点在12 min内处于临界高程和温度之内,此时火灾扑救人员相对安全,灭火可在此范围内采取内攻方式,为消防救援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0.
针对建筑外立面火源融合燃烧现象,展开了影响受体引燃过程的因素分析和环境风作用下多火源融合时热参数的演化研究,分析了燃烧过程中系统产热能力、温升和引燃时间变化,探明了风-热耦合作用下建筑外立面多火源融合燃烧行为机制。结果表明,风速增大会限制火源融合后外立面火焰燃烧行为,表现在受体引燃时间变长、温度和单位温升值变小,但风速介于1~1.5 m/s时会增强EPS燃烧产热能力,风速为2 m/s左右时有利于受体内部引燃过程;相同风速环境时,对系统EPS燃烧产热能力和受体引燃时间影响为竖向三火源>竖向四火源>竖向双火源,而对单位温升影响最大的则是竖向双/三火源融合,其温度最大影响区间为融合层向上1—2层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