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9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387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49篇
综合类   637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55篇
评价与监测   96篇
社会与环境   74篇
灾害及防治   8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灰色聚类法在许昌市中浅层地下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聚类法对许昌市中浅层井水水质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77%的中浅井水水质尚好,基本上没受到污染,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接近Ⅰ级水质标准;17%的中浅井有1—2项评价因子略超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综合评价结果接近Ⅱ级水质标准;6%的中浅井水不适合饮用。灰色聚类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数学的评价结果相比较,信息的利用率、分辨率均要高些。  相似文献   
32.
探讨了灰色系统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分析中的应用 ,利用灰色系统对影响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变化的因素进行关联分析 ,找出优势因素。结果表明 ,灰关联分析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3.
灰色聚类法为基础,提出了灰色边界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之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这是一种较为简便,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4.
根据1999年~2003年大连市区声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采用两次残差修正GM(1,1)对2010年前声环境质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修正后模型均为一级模型,进行中、短期预测精度高。预测结果可为城市噪声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5.
非线性灰色模型在污染物总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介绍了几种修正的GM(1,1)非线性模型,并以衡阳市1990~1996年城区污染物总量(COD)的预测为例,探讨了各种模型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的拟合精度更高,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6.
利用 GIM( 1 )的非时序直接建模法来预测研究建筑施工的环境振动 ,并将 GIM( 1 )模型与 GM( 1 ,1 )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GIM( 1 )模型的拟合精度优良 ,对原始资料中白化信息的利用更加丰富 ,拓宽了 GIM( 1 )模型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7.
本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广州市工业废气,废水排放量的灰色预测GM(1,1)模型。精度检验表明,本所建模型精度较高,预测结果可靠,可以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评价指标的定量化处理,并根据奖优罚劣的原则对初始指标集进行[-1,1]区间线性规范化处理,确定理想最优方案(A^*)和理想最劣方案(A-),以此计算出各待选方案与它们的相关系数(ζ)。采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各指标权重(ω),并计算各候选方案相对最优方案的灰色关联度,进而确定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39.
环境质量的灰色聚类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灰色聚类评价是环境质量等级研究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本文利用灰色聚类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来确定环境质量的等级问题 ,物理意义十分明确 ,避免了建立数学模式和计算综合指数等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40.
应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法,对某厂废水的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出最佳处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综合考虑多个污染项目的优点,因而决策结果较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