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60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2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13(1):99-99
中吉化双苯厂爆炸严重污染了松花江,哈尔滨市度过了为期四天的大停水,这起引人注目的突发事件,在哈尔滨建城史上尚属首次。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一系列措施,终于确保了城市和人民的安全。针对这次严重污染事件,有专家认为,中石油集团除了深刻检讨外更应该深刻反思。也有业内专家注意到吉林石化的选址问题:为什么这样一个殃及江河污染的企业会建在一条母亲河的上游?  相似文献   
62.
直视灾难     
饭桌上,表哥给我们讲了一个笑话,当他第一次在日本的大街上看到"大东京火灾"、"长野火灾"、"大阪火灾"的霓虹灯时,吓了一大跳.虽然汉语和日语字同义不同,表哥看到"火灾"两个字还是感觉头皮阵阵发麻.翻译解释,这些都是日本保险公司的名称.  相似文献   
63.
曹杰  周丹 《安全》2017,38(2)
本文以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突发事件为基础,收集2016年浙江省所发生的突发事件.分析同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并对2017年浙江省的突发事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64.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管理的人员,笔者认为四川省成都市住建局的"最严复工令"严苛过度,其出台弊大于利。首先,从法理上讲,该通知违法违规。一是生产安全事故认定主体违法。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这次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属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由卫健委系统负责,而生产安全事故属于事故灾难,主要由应急管理系统负责。  相似文献   
65.
姚彭生  姚世繁 《安全》2001,22(3):36-38
由海洋引发的灾难,来势迅猛,破坏力大,影响深远。今天人类的科技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预测它的到来。但是准确的预测和有效的防灾,仍是征程漫漫。  相似文献   
66.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财产的损失,同时还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大灾面前人们要么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要么失去或转向其他信仰,整个过程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甚大。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初既是英国完成宗教改革、合并形成联合王国、完成工业革命的阶段,同时也是中国清朝康、雍、乾三朝鼎盛的时期。分析此间英国文学作品中的灾难描述,研究灾难信仰的形成和特征,对比较研究两国之间的灾难信仰差异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7.
2014年3月8日凌晨,马航MH370航班与吉隆坡雪邦空中管制区失去联系。相对国外媒体,国内媒体在此事件报道中的表现,有诸多值得思考之处,国内媒体对于如何报道空难等灾难事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8.
灾难新闻报道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深度报道。新闻周刊以深度报道见长,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新闻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对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的报道,来阐释在灾难报道中新闻周刊应坚守的阵地——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69.
安康漫画     
《现代职业安全》2009,(8):58-59
火神难送 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火就是这样。 火是人类的一大发现,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但如果用不好,就会使灾难降临,让世界变成一片焦土。因此,对于火,最关键的还是要正确地使用、管制它。森林应该是火的禁区了,否则一不小心就会使百里森林付之一炬。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会请、会送又会管火,火神就不足畏了!  相似文献   
70.
王丹  王越  刘海霞 《灾害学》2021,(1):153-156,163
为分析突发性灾难重大事件发生后公众对心理服务的认知和需求现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458名群众作为被试,使用“突发性灾难重大事件后公众心理服务认知和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不同性别人群、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对“突发性灾难重大事件后心理服务”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X^2=9.82,p<0.05;X^2=33.99,p<0.05)。②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民众开展心理服务的必要性态度存在显著差异(X^2=15.84,p<0.0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不同性别人群对突发性灾难重大事件后心理服务活动的参与意愿存在显著差异(X^2=7.20,p<0.05;X^2=6.78,p<0.05)。③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对心理服务知识和技能需求存在显著差异(X^2=28.65,p<0.05),在接受心理服务场所的选择上也存在显著差异(X^2=16.44,p<0.05)。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对接受心理服务场所的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X^2=21.52,p<0.05)。分析结果显示:在遭受突发性灾难重大事件时,公众对心理服务的了解程度一般,但参与意愿和需求强烈,因此,国家和社会应加快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公众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