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03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同后处理器对DMCC发动机PM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一台整车排放达到国Ⅲ标准的YC4D140电控单体泵增压中冷柴油机上加装甲醇喷射系统,改成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发动机.使用AVL 415S烟度计和DMS 500快速颗粒物光谱仪研究不同后处理器对DMCC发动机颗粒物(PM)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单独CDPF、DOC+CDPF基本可以消除发动机产生的干炭烟.DOC+CDPF后处理方式与单独CDPF相比,颗粒物捕集效率明显提高,且前者对颗粒物中核态部分的捕集效果更加突出.甲醇掺烧后,炭烟和颗粒物几何平均直径降低.经CDPF和DOC+CDPF处理,415S烟度计测得的炭烟进一步降低;DMS颗粒物光谱仪显示的颗粒物粒径,因其中核态部分大部被氧化捕集而仅余较大几何平均直径的部分.小负荷时经CDPF和DOC+CDPF处理,颗粒物的几何平均直径会增大,大负荷时则相反.各工况下相比于CDPF,DOC+CDPF对核态颗粒物捕集更有效.  相似文献   
42.
采用柠檬酸络合燃烧法制备了不同铈钴摩尔比的Ce_(0.65-x)Co_xK_(0.15)Zr_(0.2)O_2(x=0,0.15,0.23,0.30,0.38,0.45,0.65)催化剂,采用XRD、SEM、FT-IR与H_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通过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考察了催化剂不同Ce/Co比对碳烟颗粒物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松散接触条件下,该系列催化剂催化碳烟颗粒物燃烧活性较高,T_m均小于400℃,当x=0.23时活性最高,T_i与T_m分别为321℃与355℃,催化剂所表现出的高活性受益于样品表面具有大量高活性的细小Co_3O_4颗粒物。  相似文献   
43.
以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中建立的火灾探测应用环境及火灾信息数据库为依据,对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前向散射型光电感烟探测器固有特性的归纳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算法处理技术和智能判断火灾方法,有效提高了现有前向散射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的火灾探测及其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44.
转炉烟气净化系统中烟气的分析和量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炉煤气干法净化回收技术已被认定为转炉煤气处理技术的今后发展方向。我国在转炉煤气干法净化回收技术方面已经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于2006年创新性地开发出了完全适合我国转炉炼钢的转炉煤气干法净化回收系统。设计转炉煤气干法净化回收系统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转炉烟气的分析和烟气量的准确计算。  相似文献   
45.
控制柴油车尾气排放的关键是提高碳烟催化燃烧的低温活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合成不同银赋存形态的钴酸镧(LCO),考察不同银赋存形态对碳烟催化燃烧性能的制约机制。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250、450℃时,LCO表面的银分别为Ag2O和Ag0;当煅烧温度为700℃时Ag0与Ag+形态共存。煅烧温度为250℃、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合成的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归因于Ag2O与LCO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6.
<正>铅酸蓄电池行业是安监部门职业危害治理的重点行业,其作业场所内存在的铅烟(铅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很大,也是最近几年慢性职业中毒病例发病最高的职业危害因素。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发展阜阳市铅蓄电池行业,保障企业安全健康发展,市政府决定由安监部门牵头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卫生、人社、经信和工会等部门参加,自2009年底对全市铅蓄电池行业进行  相似文献   
47.
利用全尺寸热烟测试(Hot SmokeTest)的方法,在一个四节编组、安全门系统制式下的地下二层地铁车站,开展了防灾系统安全性的火灾热烟测试实验,检测了地铁防灾系统的联动效果、事故模式切换状况和综合安全性能,实验得到了闭式全高安全门系统下的烟气扩散特点、楼扶梯开口向下流速、有效疏散时间,分析了排烟量的非对称性设计导致的烟气非对称流动特点。实验数据可为国内类似的采用四节编组(80m长)的站台、闭式系统设计的地铁线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我国多数高校学生宿舍仍呈新老并用的格局,相当多的学生仍住在20世纪30~50年代修建的宿舍中。由于这些早年建筑的防火措施在设计中存在缺陷,火灾危险性很大。武汉大学樱园宿舍建于上世纪30年代,目前仍在使用中。通过分析樱园宿舍楼的特点,提出在走廊上设置挡烟垂壁的方法划分防烟分区。采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开发的大涡模拟软件FDS,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火灾场景,对防烟分区划分前后温度分布和烟气扩散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证实,挡烟垂壁配合建筑端墙上已有的天窗可以有效地控制烟气扩散,减小烟气危害区域,降低了宿舍楼火灾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9.
地铁站内站台层发生火灾时,站台层的烟气会通过站台层到站厅层的楼扶梯蔓延至站厅层。为了研究楼扶梯口处设置空气幕对站台层烟气的阻挡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研究空气幕的出口风速,出口射流角度对烟气的阻挡效果。设置的空气幕风速有3m/s,4m/s,5m/s,10m/s;设置的角度有0°,15°,30°。通过模拟对比空气幕前后温度变化,得出风幕风速为4m/s或者5m/s时即可较好阻挡烟气。角度为15°的空气幕比0°和30°的空气幕挡烟效果好。  相似文献   
50.
火灾发生时,空气幕可以在不影响人员通行情况下阻挡烟气的蔓延,适用于逃生楼梯口处.运用Pyrosim软件,对一简单建筑模型进行火灾模拟,研究空气幕距挡烟垂壁及火源不同距离时的挡烟效果差异,通过烟气蔓延情况,对空气幕处的速度矢量、空气幕后方测点处温度、CO浓度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空气幕距挡烟垂壁的最优设置距离为0.5~1m;火源位置对空气幕挡烟性能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