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207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石化企业气体泄漏检测问题,对常见气体甲烷、乙烯、环氧乙烷进行红外成像检测技术试验研究,完成非制冷型泄漏检测关键模组选型测试,对比分析国产非制冷红外成像技术与进口制冷红外成像技术在不同检测距离、气体流量、镜头焦距、检测模式下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非制冷型气体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可实现150 m距离,小于0.5 m2的气体泄漏目标检测,适合作为企业气体泄漏长周期监测技术手段,并提出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62.
杨文涛  谯鹏  刘贤赵  雷雨亮 《环境科学》2020,41(12):5236-5244
PM2.5时空分异特征认知对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意义重大,本文从空间多尺度的视角出发,利用空间模式分析方法与地理探测器,对2011~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PM2.5年均浓度时空分布格局及成因进行探究,从而揭示PM2.5多尺度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2011~2017年PM2.5年均浓度相对稳定,无明显趋势,国家与区域尺度PM2.5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呈现"W"型变化,整体上看,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中部、东部、西部与东北.②由空间模式分析结果可知,高值聚集区主要位于中国的东部、中部以及新疆的西南地区,低值聚集区则集中在青藏、云贵高原以及大兴安岭地区.③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证实:城市化因素中人口密度是国家与区域尺度上PM2.5时空分异的主导因素,同时,产业、能耗与交通因素对PM2.5分布格局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在区域尺度上,除了人口密度因素之外,工业用电量与公车总量对中部地区PM2.5年均浓度影响较大,东部地区是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与道路面积,东北地区则为第二产业产值占比与城市绿地率,社会经济因素对西部地区的PM2.5年均浓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3.
探究差异化乡村振兴路径下村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对于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和制定乡村振兴路径有重要意义。以长江流域浅丘河谷区2个地形地貌相似、历史发展情况接近、乡村振兴路径迥异的行政村——芳阴村和横山村为例,基于无人机航测和多期Google Earth卫星影像,从土地利用转移、核心用地扩张模式、像元级地块属性和边界二值变化等视角综合探讨了两村在2017~202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从自然、社会经济、政策因素等多个方面定量归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两村均经历了较为剧烈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以蔓延式的园地扩张为主,最后芳阴村和横山村分别形成了农旅融合型和农林复合型的发展格局,并且芳阴村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较横山村更具多样性和均衡性。(2)像元层面上,芳阴村的地块属性和边界变化均较为剧烈,且二者在超50%的村域范围内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而横山村仅地块属性变化较为明显,地块边界变化度整体低于芳阴村。(3)村域土地利用变化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不同乡村振兴路径下村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类型和驱动解释力度存在差异,对于有明确政策区划驱动的芳阴...  相似文献   
64.
明晰城市形态对于碳排放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城市碳减排的重要前提.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在阐述城市形态对于碳排放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多源数据定量评估城市形态,并分别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在全局和分区域尺度评估2005~2020年城市形态对于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5~2020年,碳排放量由2365.31 Mt上升至4230.67 Mt,但增速呈逐渐放缓的趋势.其在空间上呈现两极分布格局,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上海和重庆等核心城市,低值区集中在四川和云南西部地区.②建设用地面积在15年间整体扩张,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呈下降趋势;城市破碎度不断降低且各市之间差异逐渐缩小;城市形状的平均规则程度有所提升,且各市紧凑度显著增加.③城市规模在全局尺度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城市破碎度在2005年对碳排放有显著负向效应,但在随后年份负效应减弱,城市紧凑度指标在研究时段内与碳排放呈显著负相关性.④斑块类型面积、斑块密度和有效网格大小对上游城市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有效网格大小、平均周长面积比和斑块类型面积在中游城市影响程度较高;有效网格大小、同类邻接百分比和最大斑块指数则是促进下游城市碳减排的关键因素.不同区域城市应当综合考虑各城市形态指标对于碳排放的影响,继而优化其城市形态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5.
场地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理解其时空分布规律是污染评估和场地修复的基础.为此基于场地采样数据,利用最优尺度地理探测器分析长三角地区有机污染物时空分布规律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场地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尺度效应,其最佳地理探测尺度格网为8000 m;②长三角污染物空间分布的主控因子最主要来源于生物场,其次来源于化学场;③在土壤0~20 cm深度,蔗糖酶含量、脲酶含量、微生物量氮、全氮含量和离子交换量等对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的解释力较大.在土壤20~40 cm深度,对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解释力较强的因子是土壤湿度、人口和全氮含量等.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水动力场的因子解释力增强.④春季里人口、全氮含量和多酚氧化酶含量等对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解释力较强.秋季里有机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更复杂,因子之间表现出更强烈的非线性增强现象和双因子增强现象.  相似文献   
66.
李健  刘舒琪  王晓祺 《环境科学》2024,45(6):3433-3445
采取多种空间分析的方法,对2002~2020年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的时空交互特征进行剖析,通过得到的时空跃迁类型与面板分位数模型进行嵌套来探究其跃迁机制,最后根据不同的跃迁机制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来考察影响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的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结果表明: ①中国30个省区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波动下降态势,在空间上的聚集水平也相对稳定.②ESTDA的时空交互特征表明,西北地区和周边邻接空间单位的关系不稳定,变化和波动较大.而东部沿海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交通运输网络,因此局部空间格局也相对稳定,但仍有部分地区存在时空竞争性.③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时空跃迁可分为4类驱动或制约模式(人口-经济-城镇化制约模式;人口-经济-城镇化-设施制约模式;技术-消费-产业驱动模式和技术-产业-规制驱动模式).大部分省份受低分位制约和高分位驱动两种模式的影响,仅有少部分省份受高分位制约和低分位驱动的作用影响,且绝大多数属于西北或西南地区.④根据得出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跃迁机制进一步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注重多因子的协调发展,加强区域间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67.
重庆市农地非农化空间非均衡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涛  廖和平  褚远恒  孙海  李靖  杨伟 《自然资源学报》2016,31(11):1844-1857
为探寻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非均衡及形成机理,确定影响因素对重庆市及所属不同区域农地非农化水平的决定力。研究基于交叉学科视角,利用1997—2013年重庆及所属37个区县(不含渝中区)面板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重庆市农地非农化水平的空间非均衡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重庆市农地非农化水平的时空动态地域性差异特征明显,呈现以区域Ⅰ为中心,区域Ⅱ为中心拓展区,区域Ⅲ和Ⅳ为外围的“中心—外围”空间分异格局;重庆市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分布表现出高度非均衡特征,其空间非均衡程度在研究时段内呈现出明显的“W”型波浪变化形态,地区间差距仍是导致重庆市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非均衡形成的主因;重庆市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非均衡形成机理存在显著分区差异,农地非农化水平受控于多种复杂因素,要素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及政策制度环境分别是影响研究区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分异的基础条件、内在动力、中坚力量和外在条件;影响不同区域农地非农化水平的主导因素具有显著差异性。综合以上结论:由于研究区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非均衡特征明显,并受多因素影响,且各因素对不同区域农地非农化水平的决定作用差异明显,所以开展不同区域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非均衡及形成机理研究对于农地非农化管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8.
正博世集团下属的博世安防通讯系统是安防及通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亦是中国与全球安防及通讯市场的重要一员。公司拥有全面的产品线,可为多种应用场合提供安防产品及系统。博世安防通讯系统的产品组合包括视频监控、会议系统、公共广播和语音疏散,防盗报警、智能家居、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等。本期主要内容是对博世防盗报警系统的探测器产品的技术分析与说明,不久前企业推  相似文献   
69.
《中国安防》2014,(22):90
正北京和普威视在本届安博会上重点展示了HP-TTVC4515-2076热点智能探测告警热成像摄像机,该产品是基于最新的第五代非制冷红外技术和连续变焦红外光学技术开发的远距离热成像摄像机。该产品采用高灵敏度336X256分辨率非制冷型焦平面成像探测器,先进数字电路和图像处理算法可提供细腻平滑的图像;内置智能分析模块,热点检  相似文献   
70.
周界防范这个词从字眼上认识,是指单位与外界环境连接的边界,加上了一道隔离措施,来阻档一切未被允许的人、动物的闯入,在科技水平还没有足够发达时,多数场所为了防止非法的入侵和各种破坏,都只是在边界设置屏障如铁栅栏、篱笆网、围墙等,但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与推动,周界安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技术防范手段的应用,各种周界探测技术的不断出现,各种防入侵周界探测报警系统被融入到了安防领域,成为安防领域不可或缺的部分——“周界报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