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135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424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学物理有很多知识是比较难理解的,有的甚至非常抽象,这对学生来说理解和记忆都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想办法将这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创设物理情境,展现物理过程,认清物理本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52.
教育是兴国大计,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教育中蕴含的科学人文素养仍处于落后状态,就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来说,普遍存在刻板保守现象,在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科学人文素养后会出现明显的价值上升效应。  相似文献   
53.
通过简单说明学法指导与物理学习的关系,引导出学法指导在物理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以此表现为主线,阐述学法指导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但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目前物理实验教学形式和内容依然相对保守,使得学生主动性不高。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长久以来,课堂一直是学校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已然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与探索的一大课题。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从新课导入、课堂提问、实验教学等五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为广大同仁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6.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题之一。我们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多种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方法,比如生活教学、利用物理实验等都是十分有效的形式。  相似文献   
57.
为研究人田泥沙对小开河灌区自然土壤的影响,用分析化验和工程测试等方法,分析了引黄泥沙和输沙人田后土壤颗粒组成、容重、孔隙状况等物理性状。结果表明:引黄泥沙中0.02~0.002mm的细粉粒比例最高,平均39-31%。小开河自然土壤中0.05-0.02mm的粗粉粒比例最高,为53.41%,泥沙中细粉粒和粘粒含量明显高于当地土壤。输沙人田使灌区土壤中0.02—0.002mm的细粉粒和〈0.002mm的粘粒比例明显增加,〉0.02mm的颗粒比例下降,虽有效避免了因渠首集中沉沙造成的土壤沙化和生态环境恶化,但增加了土壤的粘重程度。农田耕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通气孔隙比例、降低土壤容重,但土壤毛管孔隙度依旧稳定在40%左右,毛管作用旺盛,使土壤通气状况不能满足作物需求。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输沙入田的泥沙处理,应结合当地土壤的基本性质和水盐运动规律配置泥沙,以免增强当地土壤紧实、通透性差的性状。  相似文献   
58.
玉米套种“堆作甘薯”能充分利用光能,并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和提高三相比中的气相容积,同时使土壤热容量、导热率和热扩散率降低,昼夜温差增大,因此能明显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9.
中国细颗粒物(PM2.5)导致的空气污染和雾霾天气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低层对流层中很多地方都有显著的二次颗粒物生成过程,因此对颗粒物物理化学转化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转化过程对空气质量模式模拟和预报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高效率颗粒物微物理(APM)模型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在全球化学传输模型(GEOS-Chem)、区域性气象和化学预报模型(WRF-Chem)通用地球系统模型(CESM-CAM5)等气象及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模型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验证,能够在全球/区域等不同尺度对粒子生成、长大、凝聚、消除等微物理过程以及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直接/间接辐射强迫等进行模拟。应用GEOS-Chem-APM模式模拟了2014年2月京津冀区域的重污染过程。结果显示,湿度模拟的准确性对其他物理和污染物浓度等模拟结果有重要作用;2月20—26日的重污染过程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较为吻合,主要污染特点是较高的湿度(90%以上),同时,二次颗粒物和包裹了二次物种的一次颗粒物(黑碳/有机碳)是低能见度的最大贡献者。  相似文献   
60.
针对新疆物理监测工作(包括噪声监测、振动监测、辐射监测等)现状及环保监测系统物理监测的人员、仪器、能力等情况,分析了物理监测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更好的开展物理监测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