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6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37篇
安全科学   851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84篇
综合类   911篇
基础理论   146篇
污染及防治   103篇
评价与监测   113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12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利用自行研发的气体扩散系数测试装置及测定方法,分别测定和分析了常温常压下,不同扩散管径、扩散距离、体系温度、气体进气方式及其流量、扩散时间等对气体扩散系数测定的影响情况。基于拟稳态扩散模型,得出气体扩散系数测定的合理条件:扩散距离为9~14 cm;吹气流量为0.22~0.33 m3·h-1;体系温度应低于液体沸点且不要太接近沸点;扩散时间根据液体挥发性情况,一般不小于12 h,具体以能够明显观测到测定前后液面高度差为基准;扩散管管径应在保证扩散管截面积较小、液面以上气体以单向自然扩散为主、液体蒸发速度相对较慢的范围内选取。研究结果确定了气体扩散系数测定的合理条件,对加深油气空间传质机理的认识以及确保扩散系数测定的准确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2.
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考察了不同氨氮起始浓度、反应温度、搅拌速率及搅拌时间对磷酸铵镁化学结晶技术沉氨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氨氮起始浓度超过200 mg/L时,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不同温度条件下,氨氮去除率超过80%。随着温度升高,氨氮去除率明显上升,最高可达90%以上。搅拌是晶粒生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搅拌速率对晶粒生长作用复杂,当搅拌速率低于150 r/min时,加速了晶粒生长,达2.25 nm;提高搅拌速率,晶粒大小降至1.54 nm。而搅拌时间对晶粒生长起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晶粒出现明显的增长,从5 min的0.47 nm长至120 min的1.71 nm。  相似文献   
983.
污泥最终处置的困难在于提高泥饼的含固量和降低其含水率。研究用核桃壳做骨架构建剂对污泥进行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改善的影响。通过测定污泥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以及抽滤后污泥含水率,探究核桃壳骨架构建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核桃壳做骨架构建剂调理污泥的最佳添加量为4:6(核桃壳与污泥干重比),最佳粒径为13 m/kg,降为调理后的1.06×1013 m/kg。  相似文献   
984.
以竹炭为填料,采用高效生物滴滤塔(BTF)中试装置处理污水提升泵站产生的以H2S为主的废气,考察了喷淋时间和喷淋频率对塔内轴向H2S去除率、滤出液中SO42-浓度和pH、塔内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生物滴滤塔系统的空塔停留时间为6.43 s,喷淋时间和喷淋频率分别为1 min·次-1和1次·(60 min)-1,BTF对H2S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99.0%以上,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厂界排放标准;BTF滤出液中的pH值稳定在2.0~3.0之间,塔内的微生物为嗜酸性硫氧化菌;BTF对H2S的降解符合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模型,在适宜喷淋条件下,BTF内的表观半饱和常数(Ks)和最大表观去除速率(Vm)分别为86.8 mg·m-3和22.3 g·(m3·h)-1,系统具有较高的抗负荷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985.
针对油浸泥土中石油烃去除机制不清的问题,利用自制热解炉小试装置,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油浸泥土中石油烃的处理效果,通过调节加热温度、时间、初始含油率和初始含水率等参数,模拟油浸泥土热脱附过程。结果表明:利用小试装置,当初始含油率为11.3%、初始含水率为20%时,热脱附温度300 °C、热脱附时间4 h为最佳处理工艺,处理后油浸泥土中的含油率可降低至0.7%,远低于《油气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 65/T 3998-2017)中2%的修复标准,石油烃的去除率可达到93.8%;在常见油浸泥土含水率20%及最佳处理工艺下,随着初始含油率的升高,热脱附处理后的固相含油率逐渐升高,但石油烃去除率基本保持不变。适中的油浸泥土含水率有利于热脱附处理,最佳初始含水率为10%~20%。  相似文献   
986.
利用超声技术破解剩余污泥,不仅能有效降低污泥含水率,提高污泥稳定性,还能在上清液中释放C、N和P等有机物,为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条件。通过考察超声时间、功率及频率等因素,分析超声空化对污泥稳定化程度和污泥内含营养物质释放的影响规律,形成超声破解污泥的最优实验方案。综合考虑超声效果与节能,选择超声频率22 kHz,超声功率800 W,超声时间15 min为优化的工艺条件,其上清液中的COD浓度高达954.33 mg·L-1,总氮含量为153.16 mg·L-1,总磷含量为72.65 mg·L-1,污泥颗粒粒径显著减小,d50从原泥的34.82 μm减小至2.99 μm,并形成少量纳米级颗粒,探讨了纳米颗粒对污泥活性的影响,有利于后续污泥稳定化和减量化。  相似文献   
987.
镉的激光时间分辨荧光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以7-碘-8-羟基喹啉-5-磺酸(Feron)作荧光增强剂测定镉的激光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方法。在1.5~1000ng/ml的范围内,镉浓度和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1.5ng/ml。可用于水中镉的测定,也可用于其它环境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988.
时间序列模型在火警短期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某市的119火警数据,采用时间序列模型中的ARIMA算法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市119火警数据的天序列服从ARIMA(0,1,2)模型,周序列服从ARIMA(1,0,0)模型.从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来看,ARIMA模型较为准确的反映了数据序列的发展趋势.采用这两种模型对数据序列分别进行了短期的预测,其预测值与实际结果在趋势上基本一致,研究表明采用周序列预测的效果要好于天序列.基于时序模型的火警预测方法是实现时火灾应急处置中关口前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89.
研究了Ca2+、Mg2+、Fe2+诱导好氧颗粒污泥(AGS)的形成,探讨其对COD、NH4+-N、TP的去除效果,研究了有机污染负荷、温度、曝气量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及AGS连续运行稳定性。结果表明:Ca2+、Mg2+、Fe2+可促进AGS形成,其中位径达到340 μm时分别需18,16,11 d。添加Ca2+、Mg2+和Fe2+的污泥SVI30稳定在较低水平,MLSS高于自然形成的AGS,特别是Fe2+的脱氢酶活性较高。Ca2+、Mg2+、Fe2+诱导形成的AGS对COD、NH4+-N、TP的处理效果较好,其中添加Fe2+的AGS的效果最好,在低、高有机负荷,超低温(4 ℃)和超高温(40 ℃)及曝气不足(1 L/min)情况下,均有较好的COD、NH4+-N、TP去除效果。Ca2+、Mg2+、Fe2+诱导形成的AGS稳定运行60 d后仍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Fe2+诱导的AGS的COD、NH4+-N、TP去除率高达96.3%、96.8%、88.7%。  相似文献   
990.

控制生活垃圾处理产生的温室气体已成为碳减排的重点方向之一。参考《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推荐方法核算了天津市2009—2018年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量,分析碳排放时间变化特征,并采用改进Kaya恒等式和LMDI加和分解法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恒等式,分析天津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9—2018年天津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量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碳排放量主要来自填埋处理;影响碳排放的因素中,经济产出效应(ΔY)对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的驱动作用最大,碳排放强度效应(ΔCF)次之,生活垃圾排放强度效应(ΔWI)和生活垃圾处理结构强度(ΔWS)对碳排放具有负向作用。控制生活垃圾产生量、增加垃圾焚烧处理占比以及提高填埋场甲烷回收率是未来主要的减排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