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428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41篇
综合类   437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酸化油页岩灰吸附Ni(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质量分数为50%的HNO3制备酸化油页岩灰吸附剂,研究吸附时间、吸附温度、Ni(Ⅱ)初始浓度、溶液pH值、吸附剂投加量和吸附剂粒径对酸化油页岩灰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酸化油页岩灰吸附剂的吸附量(Qe)随吸附温度、Ni(Ⅱ)初始浓度、溶液pH值、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吸附剂粒径的增加而减小.吸附温度对吸附刺的最大吸附量Q有明显影响.当Ni(Ⅱ)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溶液pH值为6.0,吸附剂粒径为53~75μm,吸附剂投加量为16.0 g/L,吸附搅拌速度为400 r/min时,25℃、30℃、35℃下酸化油页岩灰的最大吸附量Q分别为17.0 mg/g、33.2mg/g、42.9mg/g,且吸附主要以离子交换的化学吸附方式为主.酸化油页岩灰吸附剂对Ni(Ⅱ)的吸附符合Languir等温吸附方程,温度为25℃、30℃、35℃,溶液pH值为6.0,油页岩灰吸附剂投加量为16.0 g/L,油页岩灰吸附剂粒径为53~75μm条件下,酸化油页岩灰对Ni(Ⅱ)的最大吸附量Q分别为17.0mg/g、33.2 mg/g、42.9 mg/g.研究表明,油页岩灰经过酸化改性后可作为吸附荆处理含Ni(Ⅱ)废水,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
《装备环境工程》2021,18(1):后插1-后插3
1出版道德准则为了严肃学风,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切实提高本刊学术质量,请作者严格遵守出版道德准则:1)文章内容应未发表过或未被其他公开出版物刊载过,请勿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拆分发表。2)文章内容应为作者原创,数据真实可靠,不允许出现抄袭、剽窃、伪造或者篡改数据。对于文章中引用的部分,作者须标明引用,并在必要时征得许可。  相似文献   
93.
征稿启事     
正《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国内公开发行刊物(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1272/X,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813X),双月刊,于双月中旬出版。《学报》开设了生态文明、环境管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等栏目,主要刊登环境科学、环境保护与管理、环境监测与监察、环境工程与产业等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的学术论文,适合于环境科研工作者、环境  相似文献   
94.
胡林忠 《环境技术》2009,27(1):12-14
本文介绍了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规划环境试验,讨论了如何在产品研制过程中的合适阶段选择合适的环境试验项目及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95.
《中国环保产业》2009,(4):63-63
由兰州捷晖生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治理高氨氮废水的曝气生物流化床(ABFT)工艺技术,适用于石油化工、生物制药、日用化工、造纸、制革、煤制气、酿酒、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及老旧污水处理厂的改造、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治理。  相似文献   
96.
2007年11-12月国内环境事件   总被引:18,自引:18,他引:0  
简要统计了2007年11-12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环境事件47起,包括沙尘天气2起,污染事件15起,地震22起,山体滑坡和泥石流6起,以及旱灾2起.对自然灾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
橡胶促进剂M盐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微生物技术在橡胶促进剂M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利用高效优势蘸强化A2O工艺对橡胶促进剂M盐废水进行处理,整个系统运行过程分为污泥的培养与驯化阶段及稳定运行阶段。在稳定运行阶段COD0平均去除率达90.71%,氨氮平均去除率达78.31%。以Mn^2+、Fe^2+、Mg^2+、Ni^2+为4个影响因子,通过正交实验分析无机离子对橡胶促进剂M盐废水中有机物降解的促进作用。由实验数据的摄差大小可知,各无机离子对优势复合菌降解橡胶有机废水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Mn^2+、Fe^2+、Ni^2+和Mg^2+。4种离子最佳质量浓度组合为:0.500mg/L的Mn^2+、1.00mg/L的Fe^2+、35.0mg/L的Mg^2+和0.025mg/L的Ni^2+。  相似文献   
98.
采用气体实验法对PPS滤料在SO2气体中腐蚀失效的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前后PPS滤料的机械特性、微观特征和化学结构的分析,认为PPS对SO2气体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但是,随着SO2气体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及气体体积比提高,PPS 针刺毡滤料的性能有所下降,尤其是高温能加快腐蚀效果.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应使其工作参数在限定的范围内: 在SO2体积比高于700 mL/m3时,应对烟气进行预处理使其体积比低于实验值,或者使烟气的温度控制在170 ℃以下; 如果烟气中SO2体积比超过预定值,烟气温度又高于170 ℃,则PPS针刺毡滤料连续使用时间应不超过96 h.  相似文献   
99.
纳米Al2O3改性PVDF超滤膜处理含油污水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有机高聚物聚偏氟乙烯(PVDF)铸膜液中加入适量无机纳米Al2O3,采用相转化法合成无机改性有机超滤膜.改性PVDF膜的亲水性得到显著改善,进而提高了其通量和抗污染性能.用改性纳米Al2O3-PVDF管式膜装置处理含油污水,出水含油质量浓度0.2mg/L,悬浮固体质量浓度为0.2 mg/L,Toc去除率达98.86%,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均达90%以上,粒径中值小于2 μm.研究表明,改性膜处理含油污水的出水指标均高于未改性膜.用扫描电镜对PVDF膜改性前后的污染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用不同的洗液对污染膜进行清洗,表明纳米Al2O3的加人明显改善了PVDF膜的抗污染性.用1%OP-10(pH值为10)表面活性剂洗液反冲洗,可使改性膜的通量恢复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0.
采用烧杯混凝试验研究了加碱种类、pH值、混凝剂聚氯化铝(PAC)投加量、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以及初始铅质量浓度对除铅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为期1个月规模为4 m3/h的中试,对小试结果进行了验证,考察了优化后的应急处理方法对不同铅质量浓度原水的去除效果.小试结果表明,采用石灰乳调pH值的除铅效率优于氢氧化钠和石灰水,最佳pH值为9~10.强化混凝能提高铅的去除效率,PAC最佳投加量为20 mg/L,PAM的最佳投加量为0.4 mg/L,铅初始质量浓度在2 mg/L以下时铅去除率都在97%以上.中试运行结果与小试基本一致.原水铅质量浓度超标168倍以下,采用预加碱强化混凝的应急处理工艺能使滤后水中铅稳定达标,沉淀出水中铅质量浓度低于0.03 mg/L.预加碱强化混凝应急技术可行性高,处理费用仅0.026 37元/t,为可能突发的水源铅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