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253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195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铀对不同植物根际土壤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不同铀浓度(0、25、50、100、250、500 mg/kg)下,铀对3种植物(反枝苋、鬼针草、印度芥菜)的根际土壤酶(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铀对不同酶活均有抑制作用;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和脲酶与铀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可以作为监测铀污染的酶学指标,其中脱氢酶最高显著性可达到-0.974,对铀最为敏感。3种植物均能提高土壤酶活性,但不同植物对不同土壤酶影响不同:反枝苋对酸性磷酸酶的提升效果最强,对脱氢酶保护作用最强;鬼针草对蔗糖酶提升效果最强,对脲酶的保护作用最强;印度芥菜对脲酶和脱氢酶提升效果最强,对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保护效果最强。3种植物对不同酶活均值对比发现:反枝苋组中平均抑制率最低为11.69%,平均变化率为21.579%,对铀污染土壤酶活修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2.
该区地层由一老一新组成。对一老一新地层须用不同的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中元古界以前的地层用构造与沉积学结合方法。新地层除采用常规方法外,还采用"将今论古"的现代地层学方法。通过对新地层精细研究,尤其把上新统与更新统结合起来,首次查明了内蒙古高原隆升的时间和特点。对现代洪水沉积研究也给我们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3.
嗜碱菌A4—10碱性纤维素酶产生及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48份土壤和天然碱湖榈分离出能产生胞外碱性纤维素酶的嗜碱细菌135株,其中7株菌产酶活力大于3U/mL,菌株A4-10经条件试验后酶活力达21U/mL,该菌产生碱性纤维素酶最适培养温度为34℃,最适碳源为CMC-Na,最适氮源为复合蛋白胨和酵母粉,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55℃,最适反应pH9.0。  相似文献   
94.
95.
生物测定的结果表明,粘虫颗粒体病毒PuGV-Ps及其增效因子对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PsNPV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粘虫颗粒体病毒不仅能提高粘虫感染PsNPV的死亡率,而且NPV、GV两种病毒混合感染使粘虫幼虫代谢发育受到抑制,表现为生长缓慢、体重减少等.增效因子的增效作用表现在能显著提高粘虫幼虫的死亡率,降低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半致死浓度LC50,并缩短半致死时间LT50.  相似文献   
96.
水中五氯酚钠对发光细菌毒性测定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施玮  牛军峰  余刚 《环境科学》2004,25(3):44-47
应用发光细菌检测法,考察了不同的影响因素对水体中典型的有机污染物五氯酚钠的生物毒性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五氯酚钠对发光细菌的EC50值随着pH值和硬度的增加而增加;五氯酚钠的15 min EC50和20 min EC50基本相符;与水体中相同浓度的常规有机污染物相比,五氯酚钠表现出更强的毒性,实验中常规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对五氯酚钠毒性测定的结果影响较小.原水毒性检测实验显示一定毒性(相对发光率降低14%),原水水质对测定结果影响程度与去离子水相似.  相似文献   
97.
饮用水管道材料可以影响管壁生物膜群落组成,其代谢功能的差异又会导致不同的微生物风险.以PE管和PPR管为实验对象,结合16S rRNA测序、非靶向代谢组学、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等方法,探究不同塑料管材对管壁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组成、代谢过程和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PR管生物膜中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高于PE管.PPR管生物膜中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高于PE管,PE管生物膜中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相对丰度高于PPR管.PE管壁生物膜中微生物代谢产物主要为十五烷酸、棕榈油酸和乙底酚等物质,PPR管生物膜中微生物代谢产物主要有13-氧化ODE、间香豆酸、7-羟基香豆素和松三糖等物质.相比于PPR管,PE管生物膜中与微生物代谢产物相对应的代谢通路包括核苷酸代谢、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和嘌呤代谢等表达量显著上调.与PPR管相比,PE管生物膜厚度更厚、微生物量更多,活菌比例更高,容易导致更强的微生物风险.因此,建议以后深入探究不同材质的塑料管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以确保饮用水塑料管网水质微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98.
为客观合理地对地铁火灾风险进行评价,借助WSR方法论,以物理-事理-人理为基础,从人员、设备、设计、环境、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熵权法和可拓学理论建立了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的熵权物元可拓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某地铁火灾风险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待评价地铁火灾风险等级为II级,即该地铁火灾风险处于"较安全"状态,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表明该方法能够客观地评价地铁火灾的风险,其中人员因素对地铁火灾风险的影响最大。根据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等级和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为地铁火灾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污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水环境中广泛存在,对生物体生存和繁衍危害巨大,是改善水质、保障生态安全的一个世界性环境问题.对于污水中EDCs的去除,常用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高级化学氧化和生物降解.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活性炭法和膜分离技术,这2种技术对EDCs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和EDCs浓度的增加而减弱,而膜分离技术对EDCs的去除效率受EDCs的物化属性和膜本身特性等因素的影响;高级化学氧化法降解EDCs的关键是氧化剂的选择,氯化去除EDCs易产生副产物,相比而言O3、UV/H2O2和其它联合技术对EDCs的去除效果更明显;生物降解从EDCs的去除率、运行条件和评价方法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化学沉降法、活性污泥法和滴流生物滤器3种工艺中,活性污泥法对EDCs的去除效率最高,生物降解EDCs的效果主要受处理工艺类型、水力停留时间、泥龄、温度、溶解氧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化学分析的局限性,结合生物测试的方法来评价EDCs的去除效果将更为全面;最后结合实际对各种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相比其他技术而言生物处理技术有一定的优势,以生物单元为主体的综合处理过程将成为未来去除EDCs最经济实用的方法,而结合化学分析和生物测试来综合评价EDCs的去除效果也将成为研究的重要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00.
以非遗研学旅行产品为例,需求侧在产品开发中的缺位是造成产品问题的重要原因,可运用价值共创理论指导产品开发。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基于对实际决策人--学生家长的产品选择偏好、考虑因素、价值感知、购买意向与满意度4个维度的分析,提出优化非遗研学产品开发的4个方面建议:政府营造研学氛围,加强制度保障;学校开展非遗教育,发挥桥梁作用;供方考虑市场需求,强化产品内涵;供需两侧共建价值共创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