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0篇
  免费   1186篇
  国内免费   4858篇
安全科学   748篇
废物处理   579篇
环保管理   1163篇
综合类   10869篇
基础理论   2198篇
污染及防治   2606篇
评价与监测   304篇
社会与环境   123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397篇
  2022年   548篇
  2021年   658篇
  2020年   517篇
  2019年   569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394篇
  2016年   489篇
  2015年   619篇
  2014年   1040篇
  2013年   755篇
  2012年   867篇
  2011年   946篇
  2010年   885篇
  2009年   910篇
  2008年   940篇
  2007年   968篇
  2006年   912篇
  2005年   802篇
  2004年   787篇
  2003年   767篇
  2002年   583篇
  2001年   443篇
  2000年   407篇
  1999年   348篇
  1998年   323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224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831.
利用茶渣中的残余多酚类物质,通过绿色合成法制得零价铁(ZVI),并以茶渣烧制的生物炭(BC)作为载体负载ZVI,将制得的ZVI/BC材料用于去除水体中Cr(Ⅵ)及修复Cr(Ⅵ)污染土壤。结果表明,茶渣中提取的多酚可以成功还原Fe(Ⅱ)制备ZVI,且制得的ZVI/BC复合材料具有优秀的Cr(Ⅵ)去除能力;ZVI/BC对Cr(Ⅵ)的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ZVI为反应中心,其对Cr(Ⅵ)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在溶液初始pH为3时对Cr(Ⅵ)吸附性能最佳。与BC相比,ZVI/BC更能促进土壤中的铬从易被利用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向较难被利用的铁锰氧化态、有机态转化。ZVI/BC主要通过还原反应修复土壤和水体中的Cr(Ⅵ),同时也伴随着表面络合过程。  相似文献   
832.
利用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对2012—2021年间发表在除草剂微生物降解领域的文献进行检索。分别从除草剂微生物降解研究的国家、机构发文量、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及研究方向等进行统计分析,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近10年来除草剂微生物降解研究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12—2021年间共有除草剂微生物降解文献782,074篇,近10年来文献量逐年增多,主要研究方向是生态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生态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中国和美国在该领域内影响力最大,中国近几年在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也比较活跃,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由此可见,除草剂微生物降解研究是当前的热点。本文的文献整理加工为我国环境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份比较详实、科学、精确的数据,为该领域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33.
以厦门海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填海造地、旅游娱乐、港口航运、渔业和工业5类用海类型共14种用海活动构建定量化的近岸海域利用强度指数。根据1980—2016年海域利用强度和底栖生物多样性数据,建立海域利用强度与底栖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模型,预测不同情景下厦门海域底栖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值。结果表明,构建的海域利用强度指数与绝大部分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建立的指数基本可靠。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中,香农多样性指数H′与海域利用强度指数建立了显著相关的关系模型,香农多样性指数主要受填海造地、捕捞和工业、生活污水的排放影响。"趋势情景""规划情景"和"优化情景"下,2035年厦门海域底栖生物平均香农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88、3.14和3.06。2035年厦门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宜设为底栖生物香农多样性指数不低于3.06,应加强西海域和九龙江河口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834.
为明确不同量生物炭施用与蚯蚓互作对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设置了仅有土壤(S)、接种蚯蚓(SE)、施用低剂量生物炭(SL)、接种蚯蚓并施用低剂量生物炭(SLE)、施用高剂量生物炭(SH)和接种蚯蚓并施用高剂量生物炭(SHE)6个处理,开展了50 d的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施加生物炭显著降低蚯蚓生物量,与接种前相比,SE处理蚯蚓生物量下降18%,SLE处理蚯蚓生物量下降26%,而SHE处理蚯蚓生物量下降高达37%。培养结束后,接种蚯蚓处理(SE、SLE和SHE)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589.8、538.0和258.3μg·kg~(-1),均显著高于未接种蚯蚓处理(S、SL和SH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57.1、34.5和23.4μg·kg~(-1))。添加生物炭显著降低接种蚯蚓处理N_2O排放量,且生物炭添加量越高,效果越明显。接种蚯蚓处理(SE、SLE和SHE)CO_2累积排放量分别为686.1、682.2和420.7 mg·kg~(-1),均显著高于未接种蚯蚓处理(S、SL和SH处理CO_2累积排放量分别为346.9、268.7和165.9 mg·kg~(-1))。添加生物炭降低了接种蚯蚓处理CO_2累积排放量,但仅高剂量生物炭添加处理(SHE)与无生物炭处理(SE)间存在显著差异。主体间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蚯蚓、生物炭均对土壤CO_2和N_2O累积排放量产生显著影响,蚯蚓和生物炭的交互作用仅对N_2O累积排放量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在所有处理中,添加生物炭均增加土壤pH值,降低土壤无机氮含量。因此,高剂量生物炭施用可能通过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无机氮含量和对蚯蚓活性的影响来抑制蚯蚓作用下的土壤N_2O和CO_2排放。  相似文献   
835.
利用杨树木屑在限氧条件下,制备出3种不同热解温度下的生物炭,以探究其对水溶液混合磺胺类药物(SAs)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350℃烧制的生物炭(BC350)孔径以大孔为主,而500℃(BC500)与650℃(BC650)以介孔为主;生物炭表面芳香性随着热解温度提高而增强.伪二级模型较适合描述生物炭吸附SAs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836.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型生物毒性传感器以其低成本、实时快速、操作简单和能实现污染物在线自动检测等特点在环境监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总结了近十年应用MFC型生物毒性传感器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检测与预警的研究情况.从MFC型生物毒性传感器的原理出发,介绍了评价MFC型生物毒性传感器...  相似文献   
837.
钢渣吸附-微波降解法处理碱性品红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复青  何星存 《化工环保》2006,26(2):129-132
研究了钢渣对碱性品红染料的吸附性能、影响因素以及微波对吸附在钢渣-焦炭上的染料的降解作用。实验表明,在中性条件下,钢渣对碱性品红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饱和吸附量可达到42.4mg/g。以钢渣处理质量浓度为100mg/L的碱性品红溶液,当固液质量比为1:50、振荡吸附1h后,染料溶液脱色率达97%。实验还表明,焦炭可吸收微波产生高温,用钢渣-焦炭混合物(质量比1:1)吸附染料后,以微波辐照可使物料达到665℃的高温,吸附的染料降解。吸附剂再生后重复使用4次,脱色率都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838.
生物还原-化学沉淀法自烟气中的SO2制备Zn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生物还原—化学沉淀法自烟气中的SO2制备ZnS,将含有Zn(OH)2杂质的粗品ZnS通过化学提纯制得高纯度ZnS。实验结果表明,采用NH4C l-NH3.H2O混合液对含有Zn(OH)2杂质的粗品ZnS进行提纯的优化条件为:每500m g粗品ZnS加入NH4C l与NH3.H2O摩尔比为1∶1、两组分浓度均为3.0m o l/L的10mLNH4C l-NH3.H2O混合液。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提纯后的产物粉末全部为ZnS,其纯度与ZnS标准试样相当。  相似文献   
839.
从橡胶厂工业废水中分离到1株降酚酵母,经鉴定为瓦尔假丝酵母(Candida vartiovanrai),该菌株能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还能以水杨酸、苯甲酸、苯、萘、对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二酚等作为唯一碳源生长,但不能以氯代酚作为唯一碳源生长.酚诱导有利于高浓度苯酚的降解,加入葡萄糖可抑制苯酚的降解.当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时,在诱导的情况下,约30 h可将培养液中的苯酚降解98.7%,可望应用于含高浓度酚类化合物的废水生物处理中.   相似文献   
840.
稠油废水生物处理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有机聚合物和石油烃类物质是稠油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应用辽河油田锦采污水处理厂稠油废水中筛选分离出的菌株B0501,分析其在稠油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对废水CODCr的去除作用,研究了不同温度,pH,水力停留时间以及添加氮、磷营养盐等条件下微生物对废水CODCr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稠油废水中投加的外源微生物B0501提高了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接种后,废水在30 ℃,pH为7.5,水力停留时间为216 h,添加氮、磷营养盐(ρ(氮)/ρ(磷)为5.63)的条件下,废水CODCr去除率大幅度提高,其ρ(CODCr)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 8798-1996).经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菌株B0501为液化金杆菌(Aureobaterium 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