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82篇
安全科学   262篇
废物处理   96篇
环保管理   144篇
综合类   757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191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环境工程》2015,33(1)
为了提高现有电除尘器的除尘效果,提出一种横向双极电除尘器,将其与常规电除尘器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伏安特性、压力损失、除尘效率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横向双极电除尘器的压力损失比常规电除尘器约高30%;横向双极电除尘器的伏安特性优于普通电除尘器;在平均场强2.1~3.2 k V/cm,平均风速1.0~1.5 m/s的范围内,常温常压下,对中位径为25.405μm的烧结粉尘的除尘效率,横向双极电除尘器与常规电除尘器相比有显著提高,并且随着电场平均风速的提高,横向双极电除尘器的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提出了利用电絮凝法处理脱硫废水,研究考察了废水初始质量浓度、电流密度、废水的预处理等因素对电絮凝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絮凝过程中,随着废水质量浓度的降低和电流密度的增加,处理效果变好,反应时间缩短;原废水进入电絮凝装置之前通过加碱沉淀预处理的工艺优化,大大缩短了反应所需时间,减小了反应器的体积,既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又降低了反应能耗。  相似文献   
993.
ESFF(静电强化纤维过滤)复合式电袋除尘器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线筒式电晕放电,实验通过模拟其基本的电场形式,进行电特性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了线筒间距、圆筒数量、圆筒直径和电晕线曲率半径这些影响因素下的伏安特性。测量得到不同情况下的放电电流值,绘制伏安特性曲线和功率曲线,并计算电场强度和电势。实验结果表明放电电流和放电功率随着圆筒数量和圆筒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线筒间距和电晕线曲率半径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94.
为了合理利用输电线路的电磁能为线路监控设备持续供电,提出了一个根据负载的大小设计感应取电装置的方案。为了防止感应取电装置输出电压过大,采用闭环负反馈调压电路对输出电压进行自动调节。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感应取电装置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5.
用浸渍法制得硝酸铁/活性炭粉催化剂,通过吸附法将催化剂吸附到碳毡上制作Fe/C催化剂碳毡空气阴极电极.通过改变初始活性炭粉投加量和硝酸铁浓度,考察了两者对以垃圾渗滤液为燃料的MFC产电性能影响;通过循环伏安测试,对不同硝酸铁浓度下自制阴极电极性能进行了评价;在最佳催化条件下考察了装置运行稳定性;并对不同进水COD浓度下同步产电和污水净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活性炭粉投加量或硝酸铁浓度的增加,MFC产电性能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活性炭粉投加量为1 g且硝酸铁浓度为0.25 mol.L-1时,电池性能最佳,功率密度为4 199.8 mW.m-3,表观内阻为465Ω;在硝酸铁和活性炭粉最佳比范围内,MFC的内阻和功率密度分别随着催化剂量的增加而减小和增加;循环伏安测试进一步表明,硝酸铁浓度为0.25 mol.L-1时放电容量最大,且性能稳定;在最佳催化条件下,随着进水COD浓度的增加,MFC产电性能增加,功率密度达5 478.92 mW.m-3,同时COD去除量也增加,最大为1 505.2 mg.L-1,垃圾渗滤液的COD去除率最大达89.1%.  相似文献   
996.
戴启洲  马文姣  沈宏  陈浚  陈建孟 《环境科学》2012,33(7):2410-2418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新型稀土和氟树脂共掺杂二氧化铅电极,并用于声电氧化体系处理扑热息痛(APAP)废水.结果表明,采用稀土掺杂电极后,APAP的去除效率及矿化效率大幅度增加,显示出催化效率的显著提升.工艺因素作用规律结果表明,Ce-PTFE共掺杂PbO2电极在电解质14.2 g.L-1、功率为49.58 W.cm-2、频率50 Hz、pH为3、电流密度为71.43 mA.cm-2的条件下去除APAP效果最佳.反应进行2 h后,500 mg.L-1APAP去除率为92.20%,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79.95%和58.04%,电流效率高达45.83%.结合GC-MS、HPLC、IC等分析手段,检测到了主要中间产物包括苯醌,苯甲酸、乙酸、顺丁烯二酸,乙二酸、甲酸等,推测了APAP的可能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997.
以玉米秸秆稀酸水解液为阳极底物,用鱼塘底泥源菌种、乳酸菌、盐碱土源菌种为产电微生物构建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研究这3种不同菌源微生物的产电性能及机理。实验条件下测得以鱼塘底泥源菌种、乳酸菌、盐碱土源菌种的MFCs的最大产电量分别为435、400、316 m V;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60.5、53.9、43.3 m W/m~2。这3种产电微生物的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6.27%、89.32%、82.31%。循环伏安曲线表明鱼塘底泥源菌种具有较高的阳极生物膜活性。3种产电微生物的扩散为半无限扩散特征的Warburg阻抗,由电极外电解质溶液中的氧扩散引起。  相似文献   
998.
MBR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生物强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益严苛的废水排放标准,必须提高废水处理工艺脱氮除磷和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性能。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膜分离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系统处理效果好、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等优点。文章梳理了MBR在废水脱氮除磷及难降解有机物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情况,介绍了MBR各种生物强化技术研究现状,为新型MBR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999.
采用新型电絮凝装置深度处理焦化废水。通过铁和铝2种电极材料处理效果的比较,选择铁电极进行实验,研究电流密度、进水p 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电絮凝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电流密度为40 A/m~2,反应停留时间为15 min,进水p H=6,电源占空比为65%,脉冲频率为2 k Hz,焦化废水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50%、≥90%和≥80%。电絮凝处理焦化废水过程中铁电极损耗为0.55 kg/m~3。通过增加极板间搅拌桨装置,可解决电极钝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构建了单腔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分别以乙酸钠、丁二酸、蔗糖及对苯二甲酸(TA)为底物,研究了Pt-C、聚苯胺(PANI)、碳纳米管(MWNTs)和PANI-MWNTs分别作为阴极催化剂的MFC产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分别以乙酸钠、丁二酸、蔗糖及TA为底物时,PANI-MWNTs阴极可获得最大开路电压分别为445,457,460,410 mV,最高功率密度分别为371,374,429,317 mW/m2;PANI-MWNTs阴极具有与Pt-C阴极接近的产电性能,反应35 h时,Pt-C阴极对上述4种底物的COD去除率分别为95.8%、95.9%、96.4%和89.1%;PANIMWNTs阴极分别为96.6%、97.0%、95.6%和9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