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280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14篇
综合类   438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1 毫秒
641.
针对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治理工程易发生的有机气体燃爆问题进行研究,以甲苯、环己烷2种典型VOCs气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闪点、自燃点和爆炸下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混合样品中甲苯体积分数增加,混合蒸气的闪点由-17℃增加到9℃,自燃温度由264.1℃增加至515.9℃,爆炸下限由0.917%上升到1.252%。当混合样品中闪点、自燃温度和爆炸下限均较低的环己烷体积分数增大时,气体混合物的燃爆危险性相应增大。甲苯-环己烷混合样品(体积比为1∶1)的自燃点随质量浓度增加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质量浓度为0.417 g/L时自燃温度最低,为461.82℃,混合样品在此质量浓度下最易发生自燃。当初始温度从65℃上升到165℃时,甲苯-环己烷混合蒸气(体积比为1∶1)爆炸下限降低,由1.310%降至0.980%,初始温度升高使混合气体爆炸的危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642.
为优化碰撞风险模型(Collision Risk Model, CRM)遮蔽角,从而准确计算基于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 ILS)进近过程中航空器与多障碍物的总碰撞风险,避免过度评估问题,首先,基于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u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 ADS-B)数据计算得到航空器位置偏差,并研究其水平分布特征;然后,建立障碍物分布模型,从而计算得到航空器与障碍物碰撞风险;最后,基于条件概率,得到沿跑道中线和垂直跑道中线(或其延长线)不同位置处的遮蔽角。结果表明:航空器水平分布不为正态分布,可通过拟合数据得到概率密度函数及累计分布函数,从而计算碰撞风险;沿飞行方向,遮蔽角逐渐增大,但变化范围不大;沿垂直跑道中线(或其延长线)方向,由近及远遮蔽角先减小后增大,距离较远时,遮蔽角甚至可超过14°。  相似文献   
643.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 Unit, FSRU)建造过程兼具高技术和高风险,以其建造全流程事故致因与系统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FSRU建造中各环节的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风险评估并提出过程安全管理措施,结合当前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应对FSRU建造全流程事故隐患。根据FSRU建设现场调研进行危险因素辨识,针对大型液货舱、闪蒸气(Boil-Off Gas, BOG)处理系统等模块涉及的立体交叉作业多、模块化责任分界模糊等新问题,提出全新的FSRU建造过程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 SCA)以规范现场作业。同时,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PHA)对FSRU建造过程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危险等级划分。PHA结果显示FSRU全周期建造中所涉及吊装、动火焊接、受限空间施工和船体涂装作业环节中存在大型设备倒塌、危险物质火灾、爆炸的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等级最高。基于此,进一步提出...  相似文献   
644.
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对于其空间布局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事关灾时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基于手机信令获得昼夜人口分布数据,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与统计指标法对天津市西青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及空间布局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个体可达性整体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和由内侧向外围递减的双重分布格局;西青区各街镇应急避难场所的昼夜个体可达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总体上夜间可达性要优于白天;基于统计指标法的昼夜地点可达性差异较大,白天和夜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人口配置缺口,现有的应急避难场所不能同时满足西青区昼夜人口的避难需求。  相似文献   
645.
《江苏劳动保护》2007,(9):34-35
静电的产生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原因。内因是由于物质的逸出功不同,当两物体接触时,逸出功较小的一方失去电子带正电。另一方则获得电子带负电。若带电体电阻率高,导电性能差,就使得带电层中的电子移动困难,为静电荷积聚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46.
事故过程 2005年2月23日ll点30分,某化工厂电仪车间维修班维护电工鄢某,在检修二级中控配电室低压电容柜时,在未断电的情况下,直接用手钳拔插式保险。因操作不当,手钳与相邻的保险搭接引起短路,形成的电弧将面对电容柜的鄢某的双手、脸、颈脖部大面积严重灼伤。幸亏被送进医院及时救治,鄢某才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电气短路烧毁了电容柜上不少电气元件,造成该柜联接系统单体停车长达3.5小时,给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647.
648.
为深入研究过电流故障铝导线熔痕部位与组织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本文模拟2.5 mm2BLV铝导线通25~187.5 A电流时的发热、熔断和燃烧过程,研究过电流铝导线发热形变与熔痕形成的内在关联,根据各部位熔痕受热形成过程,分类识别典型组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值升高,铝导线先后出现线芯发热、绝缘热解、熔断拉弧、绝缘燃烧、重力折断等现象,发生熔断拉弧的临界电流值位于[71.5,73)A区间内;重力折断痕迹和导线本体组织受线芯发热和绝缘燃烧的共同影响,组织为粗大的块状晶,折断点为锯齿状寸断痕迹;熔断电弧熔痕为高温电弧作用于熔化金属后凝固形成,呈树枝状、纤维状铸态组织,分区分布,孔洞较少,表现为圆珠状、钝头状、尖头型、弯折状、牵拉状等5种典型形貌。通过建立熔痕部位与组织特征的关联,增加故障判断证据维度,为准确识别铝导线发生过电流故障及溯源起火过程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49.
为探究迸溅熔珠着床后的热交换过程对其组织特征的影响,建立基于着床后高温迸溅熔珠的动态测温方法,从而揭示迸溅熔珠着床后引燃与否对其组织特征形成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引燃可燃物的熔珠受火焰热反馈和铜氧化放热的共同作用,着床后其温度出现反复波动,延长迸溅熔珠的冷却凝固时间,组织呈等轴状;无法引燃可燃物的熔珠在可测范围内,短暂升温后降温速率持续上升,组织更易呈现树枝状或胞状。研究结果可为准确认定电气故障电弧迸溅熔珠引发火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50.
目的 通过机载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老化特征和电气性能退化规律分析,研究其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下的环境适应性。方法 根据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PCB板的实际使用环境大多为舱室内部封闭或半封闭的情况,分别设计并开展海南万宁海洋平台棚下暴露场和某海域环境户外简易遮蔽玻璃框下3 a的自然环境试验。结果 PCB板的焊点、焊盘、印制导线以及引线头等部位在2种试验环境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破坏,试验后期,所有部位的腐蚀程度全部达到了4级,导通电阻从几十毫欧增大至几十兆欧,绝缘电阻从10 GΩ以上降低至几兆欧。结论 在万宁站试验2 a和某海域试验3 a后,PCB板均不满足耐电压的技术要求(500 V交流电压60 s),万宁海洋平台棚下暴露场对PCB板的环境适应性更为严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