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9篇 |
免费 | 132篇 |
国内免费 | 33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70篇 |
废物处理 | 96篇 |
环保管理 | 153篇 |
综合类 | 784篇 |
基础理论 | 67篇 |
污染及防治 | 242篇 |
评价与监测 | 17篇 |
社会与环境 | 1篇 |
灾害及防治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98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109篇 |
2011年 | 82篇 |
2010年 | 79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83篇 |
2007年 | 62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332.
333.
动电技术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和利用现状及动电技术去除重金属的基本原理,分析动电技术处理土壤中重金属的国内外的试验研究和应用情况,对动电技术处理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可行性进行探讨,认为动电技术去除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具有可行性,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34.
采用双室方形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以葡萄糖作为共基质,研究了共基质浓度对典型偶氮染料甲基橙在MFC阳极室中脱色效率及同步产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5 g/L浓度范围内,共基质浓度越大,甲基橙脱色率、COD去除率和最大输出电压越高。在共基质浓度为1.5 g/L,进水甲基橙为300 mg/L的条件下,8 h的脱色率高达95%,且在1 000 Ω外电阻下,最大输出电压达到662 mV;在无共基质条件下,8 h内对300 mg/L甲基橙的脱色率仅为7.5%,最大输出电压仅达到140 mV。厌氧对照实验表明,甲基橙在MFC中可以实现加速脱色,反应8 h后甲基橙在MFC中的脱色率提高了57%。该研究为开发新型MFC降解偶氮染料废水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5.
以受污染的城市河涌底泥为底质,湿地植物选用风车草(Clinopodium Urticifolium)或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构建了湿地植物-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P-SMFC)及无植物的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SMFC)共3个电极处理组,研究了P-SMFC与SMFC的产电特性,并探讨了它们与对照组中底泥及上覆水中氮磷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产电方面,在系统启动运行的7个月内,PSM1、SM和PSM2三个电极处理组均能维持较稳定的产电,输出电压在整个运行阶段总体稳定在0.30~0.50 V,且植物的引入提升了系统的产电性能。底泥修复方面,设置的5个处理组对底泥中有机质均有一定的降解作用,表现出PSM1、SM和PSM2处理组有机质的降解要显著高于PS1和PS2处理组,P-SMFC系统对底泥有机物的去除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系统中系统运行前2个月,2个P-SMFC处理组氨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组,之后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之间的变化差异性不大,5个处理组底泥中氨氮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电极的引入对底泥中硝氮的去除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各处理组底泥中总磷去除率不同,分别为PSM1处理组8.67%、SM处理组8.89%、PSM2处理组7.33%、PS1处理组12.45%、PS2处理组8.89%,产电过程抑制了磷的迁移,有助于底泥中磷的稳定。 相似文献
336.
337.
338.
339.
针对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的特点,分析了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电-袋复合式除尘工艺过程的运行管理要求,探讨了电-袋复合除尘器设备管理以及现场运行参数的设定,以实现提高电-袋复合式除尘器使用寿命及降低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