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4篇
安全科学   104篇
废物处理   200篇
环保管理   100篇
综合类   494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7 毫秒
941.
This work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whether Ca-bearing additives used during coal combustion can also help with the retention of some other elements. This work was focu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bottom ashes collected during four full-scale combustion tests at an operating thermal fluidized-bed power station. Bottom ashes were preferred to fly ashes for the study to avoid interference from condensation processes usually occurring in the post-combustion zone. This work focused on the behaviors of S, Cl, Br, As, Mn, V, Cr, Ni, Cu,Zn, W, and Pb.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CaO content in bottom ashes were observed(for all four combustion tests) for S, As, Cl and Br(R = 0.917-0.999). Strong inverse proportionality was calculated between the contents of Pb, Zn, Ni, Cr and Mn and CaO, so these elements showed association to materials other than Ca-bearing compounds(e.g., to aluminosilicates, organic matter, etc.). Somewhat unclear behaviors were observed for W, Cu, and V. Thei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evaluated as statistically "not significant", i.e., these elements were not thought to b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CaO. It was also discovered that major enrichment of CaO in the finest bottom ash fractions could be advantageously used for simple separation of element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se fractions, mainly S and As, but also Cl or Br. Removal of5% of the finest ash particles brings about a decrease in As concentration down to 77%-80% of its original bulk ash content, which can be conveniently used e.g., when high As content complicates further ash utilization.  相似文献   
942.
结合目前水资源利用现状及火电厂中水回用情况,对膜生物反应器(MBR)在中水深度处理过程中去除有机物、氨氮化合物、细菌和病毒等机理进行了分析;以及相对于传统工艺,MBR在处理效果、技术等方面具有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得出MBR在火电厂中水回用深度处理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3.
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一体化控制技术(MPC),与单独进行脱硫或脱氮工艺相比,MPC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文章对目前应用的主要多污染物控制技术做了简短的工艺介绍、并对其污染物去除机理,应用发展状况作了简略分析,着重介绍了电催化氧化法(ECO)、高活性吸收剂(HAA)、活性炭吸附法(AC)等新兴技术在多污染物控制中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944.
本文对燃煤电厂氟污染的现状、危害以及排放标准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对今后燃煤机组氟污染监测研究和治理工作的方向和发展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945.
高压变频器由于其巨大的节能作用在电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论述高压变频技术的原理和性能,通过介绍电厂对重要辅机的节能改造,来证明高压变频器的节能作用。介绍了高压变频器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4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电力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为了能够有效降低电厂企业的能源消耗,电厂节能减排是发展的重心。电力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在给用户提供电能的同时,本身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本文主要针对电厂节能减排进行研究,促进电厂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进而推动电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47.
随着我国各个领域生产和加工产量的增加,逐渐加大了对能源的利用效率,而很多不规范的生产加工行为,使得我国浪费了大量的有限能源,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提出时,很多企业意识到了存在的浪费问题,并制定出了具体的改善措施。电厂热力系统的能源利用,可以通过系统的升级,实现节能的控制效果,并且不会影响到热经济效益,电厂的管理人员应该认真的分析和研究节能的重要性,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制定出节约生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948.
实现燃煤电厂的洁净化生产,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对中国大气环境污染影响较大的燃煤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及锅炉原理、烟气污染物治理技术、洁净化生产方向进行了考察调研并加以论述、讨论。  相似文献   
949.
浮游微型真核生物作为初级生产者,细菌捕食者和较大型生物寄生者,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中起核心作用.因此,研究浮游微型真核生物对温排水增温的响应对评价近年来大量电厂兴建的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沿象山港乌沙山电厂温排水水流采集表层水样,利用Illumina技术测定18S r DNA基因研究浮游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组成.真核浮游生物的主要组成为囊泡虫门(Protalveolata)、纤毛亚门(Ciliophora)、甲藻门(Dinoflagellata)和丝足虫类(Cercozoa).多元回归树分析发现浮游微型真核生物多样性主要受溶解氧、硝态氮和温度的控制.温排水造成的增温梯度显著地改变了浮游微型真核生物的群落组成(Global RANOSIM=0.422,P0.001);反向选择筛选到空间距离、溶解氧、叶绿素a和温度是造成群落变异的主要因子.浮游微型真核生物的空间分布遵循空间距离-群落相似性衰减模型(R=-0.192,P=0.039),周转速率为0.002.此外,筛选到15个敏感的真核生物科,其相对丰度与增温幅度显著相关.重要的是对某一特定的科,其相对丰度随温度的变化与其已知的生态功能相吻合,可以作为评价温排水增温的指示种群.本研究阐明了温排水增温梯度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为评价温排水对微生态效应提供了灵敏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50.
燃煤电厂烟气中SO_3控制技术及测试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燃煤电厂烟气中SO_3控制技术及测试方法,旨在为我国相关技术的研究及测试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详述了烟气中SO_3的燃烧前、燃烧中及燃烧后控制技术;燃煤烟气中SO_3的测定主要应用先采样后分析SO_4~(2-)的方法,SO_3的采样主要使用异丙醇吸收法和控制冷凝法,SO_4~(2-)则主要使用容量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及离子色谱法进行分析。此外,分析了不同SO_3控制技术及测试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可行的燃煤电厂烟气中SO_3控制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