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40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为了减轻路面漏油污染对道路和周边环境的破坏并保证行车安全,提出选取合适的光催化材料涂覆在道路表面进行防治,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以试验前后模拟路面上的油污减少量作为评价指标,对油污在模拟路面上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光催化材料用量、光照强度以及温度等不同因素对油污降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应用于道路表面的光催化材料能够有效减轻路面漏油污染,油污降解率最高达到约75%;不同试验条件下,油污降解效果存在较大差别,光催化材料用量和光照强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2.
用盐酸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的混和溶液作为再生液对吸附铬饱和的改性沸石进行再生,研究了影响改性沸石再生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再生液中盐酸溶液的浓度为2mol/L,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mol/L,二者的体积比为1:2;再生时间为1h,再生液温度为15℃-30℃恢复率较好。  相似文献   
83.
卢芳 《青海环境》1999,9(4):148-148,162
文章介绍了酸盐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84.
晏晓敏  周彤 《环境技术》2005,23(4):16-18,31
研究了天然高分子改性两性水处理剂CGAC在1mol/LHCl中对A3钢的缓蚀性能,讨论了药剂投加量、温度和药剂在酸中存放时间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CGAC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在CGAC投加量为60mg/L时,缓蚀率达96.6%,且具有长效缓蚀性能。初步分析CGAC是吸附成膜型缓蚀剂,其吸附在金属表面后增大了腐蚀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85.
86.
常见的致伤化物品有盐酸、硝酸、硫酸、烧碱、石灰等.如被这些化学品烧烫伤,如何进行简易的现场急救呢?  相似文献   
87.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是《国标》(G B8969-88)和国家环保局颁布的有关分析方法中唯一的方法。各资料中规定的绘制曲线步骤和标准列的体积是相同的,但对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范围的要求有差异。本文通过实验表明,改变绘制曲线的体积、步骤和加显色剂的速度等因素,可以改变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范围,并提出了合理的绘制曲线方法。  相似文献   
88.
钟雪超 《环境》2012,(Z1):147-147
分离土壤中的线虫是研究土壤线虫的基本环节,也是重要环节。采用何种方法分离线虫,主要根据分离目标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和样品属性而定。本文介绍了3种基本分离方法和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改良和组合应用的3种改良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89.
火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中,盐酸可作为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剂使用。盐酸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物质,会对金属设备造成严重腐蚀,影响正常运转。火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盐酸系统的主要设备有盐酸储罐、盐酸计量箱和连接管道等。保证火电厂盐酸系统的安全运行,应从减少酸雾影响、定期检修设备、防止盐酸泄漏等方面着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0.
重庆开县"3.25"天然气井泄漏事故原因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重庆开县"3.25"井漏事故进行了纵向剖析,并与"12.23"事故的横向原因作了对比,并分析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从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降低本地区石油天然气开发事故发生率的防范措施。"3.25"事故主要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孔隙发育、套管破裂引起的;同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甲烷对温室效应的作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担心事故"经常化"以及对当地群众的心理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