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53篇 |
免费 | 96篇 |
国内免费 | 15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813篇 |
废物处理 | 51篇 |
环保管理 | 548篇 |
综合类 | 1594篇 |
基础理论 | 118篇 |
污染及防治 | 76篇 |
评价与监测 | 76篇 |
社会与环境 | 64篇 |
灾害及防治 | 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96篇 |
2022年 | 93篇 |
2021年 | 94篇 |
2020年 | 87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76篇 |
2015年 | 129篇 |
2014年 | 445篇 |
2013年 | 231篇 |
2012年 | 314篇 |
2011年 | 324篇 |
2010年 | 272篇 |
2009年 | 241篇 |
2008年 | 297篇 |
2007年 | 261篇 |
2006年 | 230篇 |
2005年 | 215篇 |
2004年 | 158篇 |
2003年 | 181篇 |
2002年 | 123篇 |
2001年 | 97篇 |
2000年 | 69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51.
王瑞慧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3):56-57
分析了COD在线分析仪和实验室比对结果人为差异的原因是样品不均匀,在线分析仪取样装置滤过,取样层面和采样方式以及沉淀消除的方法不同造成的.提出应在相同的地点、层面和同一容器取样,用相同沉淀消除方法去除样品中氯离子干扰,保证两方法比对中使用水样的一致均匀,使测试结果正确可信. 相似文献
752.
建立了烟尘、烟气监测全程序质量监督体系,确定了监督检查工作需要控制的环节,并细化了各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以层次分析法等关键技术为基础,通过赋予监测全过程各环节不同的指标权重,建立了统一化、标准化的综合评价模式。研究将评价体系分为2个层次,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9个,并确定了每个指标的测评内容及计算方法。将该体系应用于6家监测机构的质量监督工作,证明其实用性和适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53.
系统梳理了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元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元的构建过程和体系指标,为制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元技术标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元的构建,建立监测数据共享和应用的长效机制,实现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信息的规范管理、交换与共享,为各级环保部门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政府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5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地表径流磷输出及其季节性分布特征 总被引:42,自引:5,他引:42
在太湖流域利用为期3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侵蚀和径流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都是竹园<板栗园<蔬菜地<玉米-油菜轮作.旱耕地上玉米-油菜轮作和蔬菜种植条件下磷的主要流失途径为泥沙搬运,磷的年均流失量分别为2.67kg.hm-2和2.79kg.hm-2,而竹园和板栗园则分别只有0.28kg.hm-2和0.66kg.hm-2.土壤侵蚀和磷流失主要发生在6~8月降雨集中分布的梅雨和台风季节.旱地上板栗园与玉米-油菜轮作2种利用方式的经济收益接近,但前者土壤侵蚀和磷流失量分别只有后者的6.7%和24.7%,在太湖地区种植板栗是值得鼓励的土地利用方式.稻田水旱(水稻-油菜)轮作条件下,磷主要随农田排水流失,降雨时间和施肥等农事活动的间隔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磷的年流失量,3次最大的流失事件中磷的流失量可达到全年磷流失的70%以上.稻田水旱轮作方式磷的年均流失量为0.93kg.hm-2,分别只有旱地玉米-油菜轮作和蔬菜地的34.8%和33.3%.因此,根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磷输出量的差异及其季节分布特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格局,并在暴雨集中期尽量减少施肥和翻耕等农事活动,可以降低农田生态系统磷的输出. 相似文献
755.
缙云山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轻组及颗粒态有机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缙云山阳坡同一海拔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下简称林地)、果园、坡耕地和撂荒地这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0~60 cm深度内每隔10 cm采集一个土样,测定土壤轻组有机碳氮(LFOC、LFON)和颗粒态有机碳氮(POC、PON)含量,并计算其分配比例和碳氮比.结果表明,在0~60 cm土壤深度范围内,林地转变为坡耕地后,LFOC及LFON含量分别降低了71.42%和38.46%(P0.05),转变为果园后变化不明显,坡耕地撂荒后其含量分别升高了3.77倍和1.38倍(P0.05);林地转变为坡耕地或果园后,POC及PON含量均无明显变化,而坡耕地撂荒后其含量分别增加了4.12和1.25倍(P0.05).林地转变为坡耕地后土壤LFOC及LFON分配比例显著降低,转变为果园后则明显升高,而POC及PON分配比例变化均不明显;坡耕地撂荒后,LFOC、LFON、POC、PON分配比例均显著增加.土壤SOC/TN为撂荒地(12.93)林地(8.53)果园(7.52)坡耕地(4.40),LFOC/LFON为撂荒地(16.32)林地(14.29)果园(11.32)坡耕地(7.60),POC/PON为撂荒地(23.41)坡耕地(13.85)林地(10.30)果园(9.64).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开垦为果园或坡耕地后容易导致土壤轻组有机碳氮的损失,而坡耕地撂荒则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积累;林地转变为坡耕地减弱了土壤有机碳氮的活性,而林地转变为果园以及坡耕地撂荒均使土壤有机碳氮活性增强;林地转变为坡耕地和果园加剧了土壤有机质的矿化,相对而言,坡耕地撂荒后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固定. 相似文献
756.
757.
758.
本期《产业与环境》的标题暗示着一个问题:如何鼓励消费者——即我们所有的人——采取更可持续性的消费方式?作为本期焦点的零售业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许多答案。 相似文献
759.
在中东欧,人、商品、金钱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迅速的变化.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了,日常生活更紧张了,产品和人本身与10年前都不同了,耗能多的国产旧冰箱已经被效率更高(价格更高)的新冰箱所代替;老式的苏联“拉达”和波兰“菲亚特”已经被“欧宝”和“现代”所代替;街道和媒体充斥着广告;菜单上的国产食品越来越少.洗碗机和衣物干燥机等先前不知道的新产品以及新包装文化代替了资源消耗少的朴素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760.
沙打旺与柳枝稷单、混播种苗期水分利用和根冠生长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生长箱内盆栽沙打旺和柳枝稷的苗期生长阶段进行高土壤水分 (黄绵土土壤田间持水量FC的 80 % )和低土壤水分 (5 0 ?)处理 ,比较二者单、混播种植下水分利用与根冠生长差异 ,以探讨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区牧草植物的合理种植方式 .结果表明 :在水分利用方面 ,低水处理下混播使沙打旺和柳枝稷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均较单播提高 ,低水处理后混播群体水分利用效率也显著比单播柳枝稷增大 .在根冠生长方面 ,混播促进了柳枝稷地上部分植株高度生长 ,并使地下部分分配比重增大 ,根系绝对长度缩短 ;混播后沙打旺的植株高度降低 ,根系绝对长度增加 ,但干物质分配比重减小 .低水处理后 ,沙打旺和柳枝稷混播下的根冠生长趋向于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表现在混播群体的根系生长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壤深层水和表层来水 ,混播后地上部分高度的生长特征变化利于对光的利用 .因此 ,在水分和养分条件相对较差坡地占较大比例的半干旱黄土丘陵地区 ,采用沙打旺和柳枝稷混播种植相比各自单播利于促进苗期生长与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 .图 2表 2参 1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