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9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92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1 毫秒
191.
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很多 ,它们所起作用各异 ,为尽可能客观地找出其中的关键因子 ,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治理或准确地评价环境治理效果 ,设计了一套直接寻找关键因子的方法 ,称作增量趋势法。该法是利用环境监测数据Ci 与标准值Cis,计算出各因子的相对超标量 yi1=[Ci(t) -Cis]/Cis 及相对变化量yi2 =[Ci(t) -Ci(t- 1) ]/Ci(t- 1) ;根据相对超标量yi1和相对变化量 yi2的符号 (>0或≤ 0 )的不同组合方式 ,将各因子分成 4种状态 ,再在各状态中 ,依 yi1和 yi2 的数值大小进行子排序 ;最后 ,由各因子所处的状态与位次进行总排序 ,找出关键因子。为说明该方法如何运用 ,以南京市内秦淮河水质为例 ,分析了各水污染因子所处的状态 ,并进行了排序 ,同时还与传统方法做了简单的对比。结果表明增量趋势法具有如下特点 :(1)物理意义明确 ,分析方法简明 ,适宜于用计算机和环境信息数据库进行自动分析 ;(2 )由于增量趋势法是利用原始监测数据 ,通过简单运算来寻找关键因子的 ,因此 ,能客观地判别各污染因子所起的作用 ,揭示污染治理的效果 ,找出污染加剧的原因 ,增加评价的准确性 ,减少治理时的盲目性 ;(3)趋势增量法同时还考虑了污染因子的动态演变过程 ,可分析随时间推移各因子趋于好转或恶化的变化趋势 ,与许多静态方  相似文献   
192.
在中温(35±1)℃厌氧条件下,以葡萄糖为基质,采用间歇试验法,通过测定甲烷累积产量,研究了某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检出的2种甲基萘类有机化合物(1-甲基萘,2-甲基萘)的厌氧生物毒性,得到了相对产气活性随甲基萘浓度变化的趋势,并利用相对活性确定了反应时间为24、48、72、96和120 h 2种甲基萘产甲烷的50%相对抑制浓度,2种甲基萘在厌氧处理系统中最高可允许浓度分别为171.31、79.80 mg/L。结果表明,在厌氧环境中,2-甲基萘对厌氧污泥的毒性大于1-甲基萘。  相似文献   
193.
为更好地保障水生态安全,基于生态承载力内涵,尝试性提出了流域生态承载力分析思路。结合三峡库区特征,以资源承载力计算为主,以环境承载力对比分析为辅,探讨了库区生态承载力现状,并回顾分析了库区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目前所能承载的适宜人口规模为1 530.6~1 590.7万人。空间分布上,资源承载力在重点发展区最大,其次是优化发展区,限制发展区最小。1999-2011年三峡库区生态承载力稳中有升,但库区一直呈超载状态,土地资源承载力和经济资源承载力的反方向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库区资源消耗型的粗放经营模式。因当前方法学的不完善,三峡库区生态承载力的合理范围需要进一步论证,但总体上认为三峡库区需要实施积极的人口减载措施、提高资源与环境承载效率,以确保库区水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94.
Degradation kinetics of microencapsulated chlorpyrifos (CPF-MC) in soil and its influence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were investigated by comparing with emulsifiable concentration of chlorpyrifos (CPF-EC) in laboratory. The residual periods of CPF-MC with fortification levels of 5 and 20 mg/kg reached 120 days in soil, both of the degradation curves did not fit the first-order model, and out-capsule residues of chlorpyrifos in soil were maintained at 1.76 (±0.33) and 5.92 (±1.20) mg/kg in the period between 15 and 60 days, respectively. The degradation kinetics of CPF-EC fit the first-order model, and the residual periods of 5 and 20 mg/kg treatments were 60 days.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in soil treated with two concentrations of CPF-MC showed similarity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during the test period, as seen in the band number and relative intensities of the individual band on DGGE gels (p 〉 0.05).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s were slightly affected in the 5 mg/kg treatments and returned to the control levels after 30 days, but initially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control in the 20 mg/kg treatments (p 〈 0.05) and did not recover to control levels until 90 days later. The CPF-EC significantly altere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p 〈 0.05) and effects did not disappear until 240 days lat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icrocapsule technology prolonged the residue periods of chlorpyrifos in soil whereas it decreased its side-effects on soil microbes as compared with the emulsifiable concentration formulation.  相似文献   
195.
郭璇  陈绍棋 《地球与环境》2017,45(5):515-522
以日本长良川原水为研究对象,提高水处理出水水质为目标,研究了生物活性炭(BAC)小柱对原水中天然有机物(NOM)的去除效果。比较了不同NOM进水浓度时BAC小柱对其的去除率,研究了小柱层内及出水中NOM的相对分子量分布随着通水时间增加的变化情况,并利用结合了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的平推流表面扩散模型对出水中NOM的浓度进行模拟。结果表明,BAC小柱对不同浓度原水中NOM的去除率均高于相同试验条件下的粒状活性炭(GAC)小柱;BAC小柱对相对分子量分布为1000~5200g/mol内各分子量区间的有机物均可去除;平推流表面扩散模型对试验数据拟合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也逐渐提高,但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步入了相对贫困化的境地。劳动者的相对贫困化,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层面上,造成居民消费率偏低,内需不足,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层面上,由于社会阶层的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问题凸显,犯罪率上升,给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人民生活稳定带来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97.
为了对区域性的四大安全生产指标进行宏观预测,建立了一个综合的预测模型.根据对安全生产状况影响的密切程度,应用统计的方法,计算了亿元GDP死亡率和影响因素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从而确定了四大安全生产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对各预测模型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预测模型.通过灰色预测法的GM(1,1)模型和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出各安全生产指标影响因素的预测值,再利用多元回归法可将各种影响因素综合起来,通过曲线估计和转换后的多元线形回归模型对区域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总体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实例验证表明,减小第二产业比重,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适度控制城市率的迅速提升,并不断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提升医疗卫生水平,能降低亿元GDP死亡率,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预测结果显示该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且借助SPSS软件也具备较好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8.
新疆雪豹种群密度监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4-2010年间,前后累计270多天,新疆雪豹研究小组在新疆北塔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天山东部和托木尔峰地区20多个地点(山谷),对雪豹(Uncia uncia)的痕迹进行了全面调查,共计完成150多条样线,总长度接近190 km,痕迹数平均为1~3个·km-1.记录到的痕迹有粪团、嗅痕(气味标记)、足迹链、刨痕(刨坑)、爪痕、卧迹、毛发、尿迹、血迹、剩余食物(动物尸体)和吼声等.通过痕迹学的分析,初步掌握雪豹的领域范围、分布规律和相对密度.之后开展了红外相机拍摄、雪豹食物资源普查、市场毛皮调查、贸易通道调查、杀戮案件搜集、民间问卷调查、非政府组织(NGO)社区服务与牧业冲突调研等工作.同期布设红外相机36台,约2094个照相日,计50 256 h,回收胶卷71个,回收清晰雪豹照片32张,平均拍摄率或"捕获率"(capture rate)达1.53%.确定在托木尔峰250 km2范围内有5~8只雪豹活动,密度为2.0~3.2只·(100 km2)-1.在比较分析各种监测结果的基础上,讨论了新疆雪豹种群密度不同监测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9.
可持续发展要求丰富与发展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尤其需要将环境要素纳入到现有的相对比较优势分析框架体系内。本文运用相对比较优势分析方法研究了劳动力、资本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持续增长的国际贸易除了依赖中国劳动力的相对比较优势外,也依赖于中国环境的相对比较“优势”,劳动力与环境资源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两大相对比较优势。然而,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与环境污染压力的增加,这两大“优势资源”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0.
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山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计算1986-2002年山东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表明:①相对资源承载力从1986-2002一直处于富余状态.经济资源承载力的提高是相对资源承载力快速提高的原因;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处于富余状态。②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区域差异拉大及其资源相对不足是山东省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③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稳定相对资源承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山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