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9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03篇
安全科学   554篇
废物处理   64篇
环保管理   326篇
综合类   1000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139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We compared the efficacy of a natural biocide with four chemical tetrakishydroxymethyl phosphonium sulfonate, benz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and formaldehyde, glutaraldehyde, to control microbial induced corrosion in oil pipelines. The efficacy of biocides were monitored against Desulfovibrio vulgaris and Desulfovibrio gigas in experimental pipes by measuring cell counts, H2S production, Fe(II) production, pro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and structure of biofilm. The treatment with cow urine had minimum planktonic cell counts of 3 102 CFU/mL as well as biofilm cell counts of 9 101 CFU/mL as compared with tetrakishydroxyl methyl phosphonium sulfonate, benz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formaldehyde and glutaraldehyde. Sulfide production was the lowest with cow urine (0.08 mmol/L), followed by tetrakishydroxymethyl phosphonium sulfonate 0.72 mmol/L. On day 90 of treatment, Fe(II) production was also found to be the lowest with cow urine.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studies indicated that the biofilm bacteria were killed by cow urine.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cow urine mediated control of microbially induced corrosion, and this is indicative of its potential as a viable substitute of toxic biocide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seems to be the first report which screens possible biocidal activity by cow urine as compared to the most common biocides which oil industry is currently using.  相似文献   
102.
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为炼油项目的发展趋势,符合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原则。目前炼化一体化项目尚无相应的清洁生产标准。综合指标评价法将定性指标量化与定量指标统一起来,从而能从整体上做出一个明确的判断结果。以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各项指标为基准值,对某1000万t/a炼油、100万t/a乙烯一体化项目实例研究表明,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进行清洁生产评价,使得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结果得到了较好的吻合,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综合指标评价法不仅可以用于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的清洁生产评价,也可用于现有工程的清洁生产审核以及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103.
文章对影响地表水中石油类测定结果的因素进行探讨。通过克服这些影响因素,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并由实验证明,直接萃取法的检出限也能达到0.01 mg/L,满足这类低浓度石油类水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4.
采用萃取结晶法回收石油磺酸盐工业生产中高盐废水中的石油磺酸盐,根据溶解度筛选萃取剂,研究各萃取剂的回收效果。采用平衡法测定各溶剂对石油磺酸盐和硫酸铵的溶解度,优选乙醇、异丙醇和正丁醇为萃取剂回收石油磺酸盐并脱除硫酸铵。室温下,一定溶剂比的正丁醇对硫酸铵的结晶率远小于乙醇和异丙醇,而正丁醇回收的石油磺酸盐的纯度远大于乙醇和异丙醇,高达98%;各萃取剂对石油磺酸盐的回收率顺序: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因此,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及溶剂比处理废水,从而达到脱盐和回收石油磺酸盐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05.
在分析我国石油储备现状的基础上,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建立静态局部均衡模型,并结合我国石油储备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数值模拟计算,以求得我国最优的战略石油安全储备规模。结果表明:在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情况下,应对十年一遇的石油进口中断危机最优的战略石油安全储备规模为80天进口量,而面对规模更大的石油进口危机则需要更多的石油安全储备量。  相似文献   
106.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企业安全管理的变革,云计算作为当前信息技术领域最为热门的技术以其超强的计算能力、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可扩展性和良好的经济性等优势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在对云计算定义和特点进行阐述以及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具体针对海洋石油工程作业过程中的员工不得不面对操作平台的限制、运输工具的无可挑选性、设备的复杂性等作业条件的特点,并且存在各作业公司安全管理过程中处理信息量大、信息种类多的问题,提出了云计算在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安全管理的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7.
一株耐低温石油降解菌的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低温条件下(15℃),从抚顺石油二厂曝气池活性污泥中驯化和分离得到一株以柴油为碳源的降解菌株Q21,通过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反应特性和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对其进行鉴定.菌株Q21为琼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unii),该菌株利用柴油生长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为10%,生长温度为15℃,pH值为7.0,摇床转速为150 r·min-1,盐度为0.5%~1.0%,降解率为71.50%;降解后的残油组分经GC-MS分析结果表明,菌株Q21能降解柴油中所含的C9~C24之间大部分烷烃.  相似文献   
108.
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刺激了社会对石油能源的需求,世界石油炼化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但是机遇是把双刃剑,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使石油炼化企业在环保问题上面临了新的挑战。本文概括了石油炼化企业在环保上所遇到的挑战,并针对这些的挑战、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使人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石头炼化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高度注重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主要介绍陕北地区污油泥的主要来源、成分,分析目前的处理现状,提出可行的污油泥综合利用方案,同时分析了实施污油泥综合利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结合炼化企业的特点,浅析了炼化企业节能发展的方向,对管理节能与技术节能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企业对节能技术应用的发展变化,对企业系统优化节能的思路与成效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