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7篇 |
免费 | 91篇 |
国内免费 | 19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60篇 |
废物处理 | 59篇 |
环保管理 | 306篇 |
综合类 | 911篇 |
基础理论 | 75篇 |
污染及防治 | 134篇 |
评价与监测 | 46篇 |
社会与环境 | 10篇 |
灾害及防治 | 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93篇 |
2014年 | 143篇 |
2013年 | 115篇 |
2012年 | 123篇 |
2011年 | 101篇 |
2010年 | 109篇 |
2009年 | 111篇 |
2008年 | 81篇 |
2007年 | 88篇 |
2006年 | 80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92篇 |
2003年 | 98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海上溢油溶解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了海上溢油的溶解过程。经过海上现场实验,以O#轻柴油为例计算了C12~C21的每种正烷烃,总异构烷烃、总环烷烃和总芳烃在海水中的垂直扩散系数和溶解量,并建立了预报海水中油浓度和溶解量的方法。对于O#轻柴油来说,在平静海况下,溢油48h内,溶解于海水中的量约为总油量的0.52%。该结果为溢油危险评价和评估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2.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2):32
美国能源情报署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显示,2012年美国能源消费导致的CO2排放量下降至了199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据美国环保网站mongabay.com报道,评估结果显示去年有53亿t CO2排放来自煤炭、天然气和石油消费,相比2011年下降了3.7%,同时相比排放量创下60亿t高峰值的2007年则下降了12.1%。 相似文献
83.
环境中总石油烃的气相色谱分析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总石油烃划分为挥发性汽油类(C6~C10)、可萃取柴油和重油类(C10~C40)两部分,分别建立了通过吹扫捕集、液液萃取和超声溶剂萃取分离富集,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测定环境水体和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分析方法。以汽油、柴油、润滑油标准溶液进行外标校正,以色谱出峰总面积进行定量。汽油类(C6~C10)的检出限分别为0.04mg/L和0.42mg/kg,柴油和重油类(C10~C40)的检出限分别为0.06mg/L和4.9mg/kg。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良好。 相似文献
84.
石油类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事故原因、应急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几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发生的主要石油类突发水污染事故,综述了机械回收、原地焚烧、投加消油剂、生物修复等应对石油类水污染事故的主要应急处理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其中,机械回收中围栏法和吸附法应用研究较多;原地焚烧具有简单、快速与高效等特点;喷洒消油剂适应恶劣天气与大面积处理;而生物修复则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分析认为,复杂多变的事故场景决定了应急技术应是一个综合技术系统,通过构建油类突发水污染事故模拟平台,验证深化现有技术,强化现有单项技术的集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85.
石油生产具有相当高的危险性和事故率,无论从我国还是其它国际跨国石油企业,提高石油生产安全和降低事故率一直被赋予至关重要地位,石油安全生产已经从最初的单纯降低事故率到现在提倡的HSE(健康,安全,环保)理念。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经验教训,我国及世界石油企业已经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和规定,较为有效地保障了生产安全。然而,相对社会其它绝大多数行业而言,石油生产的事故率始终居高不下,特大事故还时有发生,提高生产安全任重道远。本文通过对国际国内石油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探索了提高石油生产安全的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86.
单塔加压汽提装置实施清洁生产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0,20(4):30-32
清洁生产是现代工业企业向资料节约、科技先导、集约化和质量效益发展的最佳选择,是工业污染防治的必上之路,阐述了清洁生产在抚顺石油三厂单塔加压汽提装置的实施情况,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7.
石油化工厂区土壤中总石油烃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行石油化工厂区地下环境的现场评估,利用气相色谱法(EPA8015B)对其土壤中总石油烃(TPHs)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以柴油范围的有机物(DRO)和润滑油范围的有机物(ORO)表示。结果表明:土壤各层DRO检出率在58%-72%之间,ORO检出率在82%-89%之间,大多数检出点位的DRO、ORO含量小于500mg/kg;个别点位的DRO、ORO高达30000mg/kg。 相似文献
88.
在非分散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类中,本文将对样品的2次萃取改为1次萃取,并对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性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表明,1次萃取法准确、可靠,且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分析速度,在日常的样品监测中可行. 相似文献
89.
90.
在北京地区某加油站开展的前期石油类污染物自然衰减现场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次试验得到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变化趋势及O2、CO2含量沿土壤深度分布和前期试验结果呈现相同的规律,说明基于自然衰减法设计实施的加油站现场试验检测分析结果可靠,试验方法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及可重复性.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对前期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氧平衡和碳平衡计算对加油站土壤内的自然衰减方式进行评价,验证了该加油站地下土壤中实际发生的微生物降解既有需氧降解也有厌氧降解;(2)利用有机物的一级衰减模型对该污染现场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和半衰期进行计算表明,2次试验计算得到的石油类污染物的半衰期基本一致,该污染现场石油类污染物的半衰期为50 d左右;(3)在此基础上,对该加油站包气带土壤的自然衰减能力和环境质量进行评价,2次试验结果均表明该污染现场在自然衰减的作用下已经不存在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