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83篇 |
免费 | 40篇 |
国内免费 | 6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935篇 |
废物处理 | 21篇 |
环保管理 | 146篇 |
综合类 | 471篇 |
基础理论 | 34篇 |
污染及防治 | 36篇 |
评价与监测 | 8篇 |
社会与环境 | 14篇 |
灾害及防治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69篇 |
2014年 | 157篇 |
2013年 | 114篇 |
2012年 | 131篇 |
2011年 | 150篇 |
2010年 | 89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139篇 |
2007年 | 125篇 |
2006年 | 105篇 |
2005年 | 80篇 |
2004年 | 96篇 |
2003年 | 101篇 |
2002年 | 121篇 |
2001年 | 131篇 |
2000年 | 92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87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1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矿山边坡生态恢复和重建是矿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而绿化基质是矿山边坡生态恢复和重建的重要因素。基于正交实验和盆栽实验,以土壤、活性污泥、炉渣、粉煤灰、保水剂、尿素和秸秆等物质为基质原料,研究绿化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出苗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黄土相比,绿化基质pH相对较低,仍属于碱性土壤,而电导率、有机质和铵态氮相对较高,表明盐分和养分含量较高;污泥的配比含量是影响绿化基质入渗、蒸发、pH、电导率、有机质和出苗率等指标的关键因素;各因素对出苗率的影响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污泥和粉煤灰、秸秆、土壤和炉渣、尿素、保水剂;基质的最优配比为:保水剂(11~15 g)、污泥和粉煤灰(150:600)、土壤和炉渣(375:375~600:150)、尿素(0 g)、秸秆(30 g)。 相似文献
42.
43.
44.
45.
张宗华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9,19(1):18-20
职业安全卫生检测检验工作推向市场已不可避免。本文从我国目前检测检验机构的现状及发展前景阐述了检测检验工作走向市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6.
<正>一年中,他奔走在各个矿山之间,无论多偏远的山区,只要为了安全,就有他的身影;为了矿工安全,他蹲点儿坚守,他一次又一次到达矿井深处,检查作业环境,排查安全隐患;为了提升矿山安全监管水平,他坚持学习,刻苦钻研,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监管难题——他就是柳河县安监局矿山安全监管科科长孙清洲。 相似文献
47.
回国后已经过相当时日,但"日本人怕死"的提法总在我脑海中漂浮;令我不断反思.
我们广东省船舶工业代表团一行是应日本造船界同行的邀请,前去研修"船厂管理"的.在东京的<海外技术者研修协会>上了3周基本课程,了解到日本当今社会的大概情况之后就开始进入实地研修课程.实地研修地点选在广岛:我们到达之后,对方就马上给我们上<劳动安全卫生>课了. 相似文献
48.
矿山应急救援体系的法制建设是一项十分迫切而又需要不断完善地艰巨任务,要从理顺管理系统、强化组织系统、完善技术支持系统出发,从全面加强和改进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入手,逐步完善矿山应急救援法律法规,把矿山救援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49.
针对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酸性矿山废水(AMD)易受酸、重金属、代谢产物硫离子等多重毒性抑制的问题,采用气提内循环反应器对AMD进行处理,研究了反应器内涉硫组分的演变、产碱效率、微生物群落结构、重金属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气体内循环反应器可有效解除多重毒性抑制,体系中硫酸盐去除率由36.5%提升至91.24%;且其产碱效率提升了3倍,明显优于传统反应器,脱硫弧菌属的相对丰度也由48%提升至73%;硫化氢与重金属反应得到金属硫化物纯度可达98.12%,出水中Cu~(2+)和Zn~(2+)浓度分别为0和2 mg·L~(-1),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以上结果可为SRB生物技术处理AMD的高效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将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风进行净化消热处理,对施工隧道环境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找到热流体穿越湿式弦栅丝的流动换热规律,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建立低雷诺数下的圆柱绕流传热介观模型,进一步结合已有关联式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基于上述模型,考察雷诺数Re=200的条件下串列圆柱绕流流场与温度场分布;量化不同间距比L/D下流场与温度场的结构演化,分析换热特征参数努塞尔数Nu与间距比和换热时间的关系,揭示流场结构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场与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具有一致性,不同L/D下流场与温度场呈现不同特征,L/D较小时,上下游圆柱之间形成流动死区,换热效果差,随着L/D的增大,下游圆柱对上游圆柱流场的抑制作用减弱,尾流中出现旋涡,流动死区被打破,冷热流体掺混增强;存在临界间距比L/D=2.65,超出这一临界间距时,下游圆柱时均Nu始终大于上游圆柱,且当L/D=4时,上下游圆柱时均Nu趋于稳定,在具体工程应用中,应使间距比L/D≥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