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30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近日,辽宁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辽宁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这个将于2012年2月1日实施的地方法规,制定了一系列防止和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新规。对于备受关注的“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条例明确要求,带班负责人应按照规定次数带班下井,并与当班职工同时下井,同时升井。辽宁省以地方法规的形式要求领导与当班职工同时下井、升井,目的是让矿领导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样重视煤矿安全,否则自己的生命也危若累卵,难以安然。  相似文献   
112.
读者之声     
《劳动保护》2012,(1):9+71
矿工的人身安全护航近日,辽宁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辽宁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这个将于2012年2月1日实施的地方法规,制定了一系列防止和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新规。对于备受关注的"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条例明确要求,带班负责人应按照规定次数带班下井,并与当班职工同时下井,同时升  相似文献   
113.
为进一步探析矿工故意违章行为演化规律,在分析矿工故意违章行为影响因素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SD)原理,构建矿工故意违章行为影响因素系统模型。运用Vensim软件仿真分析各因素对故意违章行为的动态影响,实现故意违章行为演化过程的动态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工作倦怠和故意违章示范对矿工故意违章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安全领导和安全氛围对其具有抑制作用;各影响因素对矿工故意违章行为的作用在力度、起效时间和效用存续期方面均存在差异;在4个因素交互作用下,故意违章行为演化过程呈现出阶段性规律。  相似文献   
114.
9月6日,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就近期发生在四川、吉林和江西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出通报,通报指出,3起重特大事故共导致70余人死亡,影响十分恶劣,教训极为深刻,强调要突出抓好煤矿瓦斯治理,深入推进煤矿关闭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切实加大事故查处力度。频发的矿难无疑是对安全发展战  相似文献   
115.
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安全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淑燕 《安全》2005,26(1):6-6,17
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在持续深入进行改革开放、加快市场经济建设和加紧筹办奥运等多方面经济因素的影响,整个城市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北京市的公共安全和生产安全问题也更加突出.2004年2月5日北京市密云县密虹公园发生严重的游人踩踏事故,造成37人死亡,15人受伤;6月6日,北京大安山煤矿塌冒事故,10名矿工全部遇难;6月9日,北京京民大厦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37人受伤…….2004年北京市共发生交通肇事、生产安全、火灾死亡事故共1798起,有1980人死于非命.  相似文献   
116.
为了深入探讨不同作业阶段矿工安全注意力的变化规律,通过事件相关电位的脑电实验设计,用E-prime编写刺激程序,采用64导脑电仪采集脑电数据,并用BESA软件对脑电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作业阶段,P300的波幅和潜伏期具有显著的差异。在作业前期阶段,P300的波幅最大、潜伏期最短;在作业中期阶段,P300的波幅最小,潜伏期最长;在作业后期阶段,P300的波幅和潜伏期介于前期阶段和中期阶段之间,且数值接近中期阶段。说明在作业前期阶段,矿工安全注意力水平较高;在中期阶段,大幅度衰减;在后期阶段,安全注意力水平有小幅度的上升,但是仍然远远低于前期阶段的注意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7.
为探索矿工工作压力、安全注意力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深层次逻辑关系,在文献梳理和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构建工作压力、安全注意力与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模型。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矿工650名,对矿工的工作压力、安全注意力和不安全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矿工工作压力的安全管理方式、无效能感、干部风格、组织支持和角色冲突均显著负向影响安全注意力,影响程度依次减弱;安全注意力的安全信息刺激显著负向影响不安全行为;工作压力通过安全注意力的自身素养和安全监管显著正向影响不安全行为。安全注意力是矿工工作压力和不安全行为的部分中介变量。有效减轻工作压力和控制安全注意力水平,可以有效干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18.
为了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纵向过程观”角度,引入矿工安全注意力控制空间、安全信息分配空间和安全行为结果空间,建立矿工安全注意力衰减影响因素模型。首先,基于文献研究,建立矿工安全注意力衰减影响因素体系,一共包含12个指标;其次,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矿工安全注意力衰减的3级递阶有向图;最后,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建矿工安全注意力衰减影响因素的权重模型,并借助Super Decision(SD)软件求解。结果表明:安全自制力、行为习惯、工作负荷、风险应对力以及安全信息刺激频率为表层直接影响因素;安全认知、工作要求、作业环境特征、安全信息变化多样性和风险感知力为中层间接影响因素;管理方式和安全信息刺激强度为深层根本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有:安全认知、安全自制力、行为习惯、管理方式、安全信息刺激频率以及风险感知力。  相似文献   
119.
矿工在煤矿井下的生产过程是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矿工能否正确处理外界刺激,将直接产生安全或不安全行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甚至引发重大事故。在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应用感觉、注意和记忆理论对矿工行为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建立矿工信息加工模型,并对模型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指出该模型存在的不足。信息加工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可为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及安全培训内容及环节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0.
程俊松 《环境》2004,(10):29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西坡有一个铜矿,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采的,矿工们大多是为生活所迫迁徙来的印第安人。这里的开采条件极差,矿工们就在粉尘弥漫的坑道里挥锹开挖,再肩扛背负地把矿石运出来。繁重的劳动使他们干不了多少年,身体就衰老了:头发脱落,皮肤经常出现伤口,口腔和牙龈发炎;有些矿工甚至衰老到肌肉萎缩、神经麻木,不得不离开矿区,到他乡乞讨求生。矿区需要不断补充新的工人,于是一批又一批印第安人来到矿上干苦力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