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300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10名湖南师范大学学生两年来走访了湖南30多处煤矿,形成了两万多字的调查报告. "要钱还是要命?对矿工来说,这个看似两难的选择,答案其实很简单."他们在调查中发现,矿工和家属对生命的漠视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82.
在矿难频发的今天,被困井下的这69名矿工,侥幸没有成为冰冷的死亡数字.为此,他们度过了人生中最漫长的76小时……  相似文献   
83.
湖南冷水江东塘煤矿瓦斯大爆炸,震惊全国.谁也不能忘记井下那悲惨的一幕一位女矿工身体僵硬地斜倚井壁,一只手捏着鼻子,另一只手斜搭在湿润的井壁上,井壁上依稀可见几个字:儿子,读书……  相似文献   
84.
一、引言 众所周知,煤尘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煤尘除具有损害人体呼吸系统的危害以外,更大的危险是煤尘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煤尘爆炸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众多,设备损毁严重,往往摧毁井下生产系统,故破坏性相当严重.据记载,1942年4月26日,辽宁省本溪煤矿发生一起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549人,致残246人.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省七台河东风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煤尘爆炸事故,造成169名矿工遇难,另有2人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85.
"我胜诉了!" --唐晓冬 唐晓冬,这位全国第一位被开除的工会主席,人到中年,处在这样的境遇中,实在显得有点命犯华盖.但由他的遭遇所引发的体制问题,却一度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关注.在今年的第6期中,我刊登载了对他的专访,当时唐晓冬自信满满地表示要诉诸法律解决这个问题,但最终他的官司是否打赢,我们却一直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  相似文献   
86.
避难硐室内人的呼吸生理学基础在单纯居留人员的地下避难硐室中,如果人员众多而空间有限,人体的呼吸,特别是有生产任务的人员的呼吸对空气成分影响很大。例如,在地下工程中,劳动时人体呼出的废气中氧含量只占16.4%,氮仍占79%左右,而二氧化碳却增加到4.1%以上,并充满着水蒸气。人体呼吸量、耗氧量及其中  相似文献   
87.
2003年5月13日,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86名矿工遇难,28名矿工受伤,经济损失巨大.为此,安徽省政府确定每年的5月13日为全省"安全生产警示日"又是三年后的这一天,2006年5月13日,安徽安庆大龙山铁矿发生坍塌事故,正在作业的8名工人被困井下,生死未卜.当年警钟还在耳边回响,悲剧还在眼前晃动,类似的事故又一次发生,这难道是某种"巧合"吗?  相似文献   
88.
"亲爱的矿工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走进我们的平安直通车."在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矿的井口等候室,上下班的矿工们每天都能听到这亲切的问候."协安之声"广播是祁东矿女工姐妹们用爱、用情、用心构筑成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矿工们说"听到这些温馨的话语,下井时有个好的心情,干劲也足了;上井时也不觉得那么劳累了."在皖北煤电集团听到不少有关安全生产的新鲜说法.  相似文献   
89.
正事故案例2012年9月23日9时50分,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东泰矿业有限公司一号煤矿755回撤巷道残采工作面,矿工在掘进过程中发生大面积冒顶事故,正在现场作业的5名矿工被困井下。山东能源淄矿集团救护大队接到事故救援电话后,先后出动3个小队,共计44名救护队员参加了事故救援。经过三天三夜的艰苦奋战,于9月26日10时44分将第5名遇难矿工找出,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事故救援任务。发生事故的一号煤矿755回撤  相似文献   
90.
四面八方     
武钢乌龙泉矿工会筑起防护大堤本刊讯为决战2011年四季度,武钢乌龙泉矿工会采取4项措施抓劳动保护工作,筑起一道安全生产的防护大堤。一是思想引导前移。该矿工会发动车间、班组两级劳动保护组织在职工中摸底排查,确定了11位安全危险人,并指定互保对子,实施一对一帮教,即在思想上引导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工作上指导他们,使这些危险人慢慢都转变成安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