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76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洗毛碳化废水处理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科研课题,目前国内外尚无突破性进展。本文介绍从改革洗毛碳化工艺入手,采用多系统综合处理废水的试验结果。实验证明,经除泥渣和提取油脂后的废水,可循环使用至三天,节约了软水、蒸汽、洗剂、助剂,减少了排放量,降低了废水中有机物含量,费用支出略有盈余。最终将废水纳入二级处理系统,力争使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2.
93.
从羊毛产地来的原毛,通常含有羊汗、羊脂、草屑等许多杂质,须先进行洗毛、碳化,以去除各种杂质,并制成毛条,然后运往毛纺厂进行纺、织、染,制成产品。一、碳化工序的工艺流程碳化工序的主要作用是将原毛浸于5%~6%的硫酸中,然后在高温下,使草屑类的植物性杂质碳化而被去除。其流程为:  相似文献   
94.
95.
在氩气气氛下,经高温煅烧三聚氰胺海绵(MS),制备了碳化三聚氰胺海绵(HMS),利用SEM、XPS、FI-IR对HMS的碳化情况进行分析,测定了海绵碳化前后的密度、亲水性、孔隙率、吸收光谱及压缩回弹性能.结果表明,MS部分碳化形成HMS,疏水性增强且亲油性不变,孔隙率略有降低,具有优异的吸光性能及机械性能.HMS海绵对轻质油品和重油吸附实验的结果显示:HMS海绵对轻质油品饱和吸附体积为92.20cm3/g;在一个太阳光(1kW/m2)照射下,HMS海绵温度快速升高,有效降低底面接触的重油粘度并加快吸附重油速度,吸附量高达99.1g/g左右;利用HMS海绵重复对重油进行10次吸附-挤压脱附,发现其对重油的饱和吸附量可保持在81.00 g/g以上.这些特性使得HMS海绵成为一种有前景的高效节能、可重复利用的石油泄漏吸附剂.  相似文献   
96.
为提高天然硅藻土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去除性能,以葡萄糖为碳源,通过一步低温热解法对天然硅藻土进行碳化改性。利用扫描电镜(SEM/EDX)、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Zeta电位等技术表征了碳化改性的硅藻土(CD300)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并以四环素(TC)为目标污染物,对CD300吸附TC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300℃下CD300对TC的吸附效果最佳,较天然硅藻土的吸附性能提高了110.6%。表征结果证实了碳化产物成功负载至天然硅藻土表面且改性不会明显影响天然硅藻土的形貌结构。Elovich动力学模型表明,CD300吸附TC以化学吸附为主。颗粒内扩散模型显示,CD300对TC的吸附由液膜扩散和内扩散2个阶段控制,而内扩散阶段为主要的速率控制步骤。吸附等温线分析显示,Freundlich模型拟合效果更好(R2>0.966),表明吸附为多分子层吸附过程。热力学参数ΔG0<0、ΔH0>0和ΔS0>0,说明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且混乱度增加。溶液初始pH值和离子影响强度实验证明,TC分子与CD300间可能存在较强的外层结合,而静电作用在吸附过程中占据了主导作用。此外,碳化改性的硅藻土拥有良好的再生性能,表明其可作为一种高效吸附剂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去除。  相似文献   
97.
为合理判定硫化矿石的自燃倾向性大小,将属性区间识别理论与信息熵理论结合,建立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综合评价的熵权属性区间识别模型。选取矿样的吸氧速度常数、自热点、着火点3项指标作为属性区间识别模型的基本判别因子,依据信息熵理论获得各判别指标的权重。给出矿样自燃倾向性的属性空间矩阵,采用均化系数将矿样的属性测度区间转化为综合属性测度;利用置信度识别准则和分级标准判别各个矿样的自燃倾向性。对采自国内典型硫化矿山的14个代表性矿样的室内实测值进行综合判定;结果表明,基于熵权的属性区间识别模型能更好地评价硫化矿石的自燃倾向性大小,如实反映出矿样的自燃特性。  相似文献   
98.
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检测和去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环境样品中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残留浓度低,干扰因素复杂,其检测需要采用多个预处理步骤,固相萃取回收率和重现性好,在实际样品预处理中常采用。检测方法包括毛细管电泳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LC与ECD、FLD、UV、MS联用等。毛细管电泳法速度快,敏度低,检出限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速度快,但存在交叉反应。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质谱检测(HPLC-MS/MS)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是比较理想的分析方法。FQs污染物降解方法包括污泥吸附、光降解和高级氧化。光降解和高级氧化技术成本较高,反应副产物可能存在环境风险。污泥颗粒吸附FQs效果好,吸附FQs后,污泥颗粒可通过高温碳化活化制备活性炭,使FQs在高温下得到较彻底降解的同时,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是较具前景的去除FQs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基于有限元数值方法,研究硫化矿石堆积体温度场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硫化矿石堆积体温度场数值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不同堆积型式的硫化矿石堆积体温度场演化规律,按照结构堆积型式分为:三角形堆积体和梯形堆积体。计算结果表明,硫化矿石堆积体温度分布受堆积型式影响显著:对于靠侧壁呈三角形的堆积型式,温度场关于侧壁角点和坡面中点连线对称分布;对于平面地基上梯形的堆积型式,温度场并不完全关于过形心点垂线对称分布。在两种型式的堆积过程中堆积体内最高温度值基本相同,而在后期堆放过程中,采用梯形堆积型式的最高温度值较三角形堆积型式的计算结果偏低。  相似文献   
100.
High quality and low cost carbon can be prepared from Eupatorium adenophorum (E. adenophorum) and Buckwheat straw. The biosorbent was used for Cr(VI) removal. The effect of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such as pH, sorbent dosage and temperature were examined and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 was determned. Solution pH is found influencing the adsorp- tion. Cr(VI) removal efficiency is found to be maximum (98%) at pH= 1.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adsorption isotherms were applicable to the adsorption process and their constants were evaluated. The adsorption data obtained agreed well with the Langmuir sorption isotherm model.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ies for Cr(VI) ranged from 46.23 to 55.19mg.g^-1 for temperature between 298 K and 308 K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H = 1.0.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such as free energy change (AG), enthalpy (AH) and entropy (AS) indicate a spontaneous, endothermic and increased randomness nature of Cr(VI) adsorption. Studies found that the raw E. adenophorum and buckwheat straw mixed materials with simple treatment had a high efficiency for the removal of Cr(VI) and would be a promising adsorb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