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23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梧桐叶活性炭对不同极性酚类物质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梧桐枯叶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研究了不同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孔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 通过XRD(X射线衍射)、BET比表面积、红外图谱、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梧桐叶活性炭进行表征,并对其表面零电荷点(pHpzc)进行了测定,从热力学的角度研究了梧桐叶活性炭对水溶液中不同极性酚类物质的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梧桐叶活性炭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渍比(质量比)为3∶1,活化温度为450℃,活化时间为2.5h. 浸渍比增大、活化温度升高和活化时间的延长,都有利于增加活性炭表面极性;活性炭的极性表面对酚类物质的吸附有重要影响,梧桐叶活性炭对苯酚、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量分别达到79.2、93.9和95.8mg/g. 热力学研究表明,梧桐叶活性炭对不同极性酚类物质的吸附符合Fren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并且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其吸附焓变、吸附熵变、吸附自由能变均小于零.   相似文献   
342.
新试剂NBTDAPNP的合成及与镉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新试剂 6 -硝基 -苯并噻唑 -重氮氨基 - 4-硝基苯的合成方法、结构鉴定、分析性能及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该试剂对镉有很高的显色灵敏度 ,ε4 55可达 2 43× 10 5L/mol·cm ,用分光光度法可直接测定水样中镉 ,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43.
硝基芳烃对鲤鱼肝EROD活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体外实验条件下,研究了9种硝基芳烃化合物对鲤鱼肝脏7-乙氧基异吩唑酮-脱乙基酶(EROD)的影响.结果表明,9种硝基芳烃化合物对EROD均有激活作用,在实验浓度范围内,EROD活性与浓度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实验发现苯环上同一位置的取代基不同或同一取代基在苯环上的位置不同,对EROD的激活程度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344.
本文报道了近年来检测水质中总大肠菌群及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方法学研究进展。按其作用原理可概括为3类。第1类是通过对培养基成份及培养条件的改进达到检测目的;第2类是用酶底物0NP G和MUG与细菌产生的半乳糖苷酶及葡萄糖苷酸酶起反应,根据色泽及荧光的显示以证实总大肠菌群及埃希氏大肠杆菌的存在;第3类是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探针”方法,根据DNA分子杂交试验以检测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及埃希氏大肠杆菌。其中,酶学方法较敏感,色泽及荧光显示明确,操作方便,能较快获得结果,比其他2类方法具有较多优点。  相似文献   
345.
石清清  蒲生彦  杨犀 《环境科学》2020,41(10):4615-4625
为解决纳米Cu0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主要依赖浸出铜离子参与均相反应且适应pH范围窄(<7)的缺陷,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Cu0@Fe3O4催化剂,以对-硝基苯酚(PNP)为目标污染物,较系统地考察了Cu0@Fe3O4活化PMS的性能和降解PNP的反应机制.结果表明:(1) pH=5.65、 200 mg·L-1 Cu0@Fe3O4和0.5 mmol·L-1 PMS在60 min内对5 mg·L-1 PNP的降解率可达到96%;(2)在Cu0@Fe3O4/PMS体系中,总铜离子(TCu)和总亚铜离子(TCu+)以及铁离子浸出几乎可以忽略,可认为是非均相反应体系;(3)通过包覆Fe3O  相似文献   
346.
以梧桐枯叶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研究了不同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孔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通过XRD(X射线衍射)、BET比表面积、红外图谱、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梧桐叶活性炭进行表征,并对其表面零电荷点(pH pzc)进行了测定,从热力学的角度研究了梧桐叶活性炭对水溶液中不同极性酚类物质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梧桐叶活性炭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渍比(质量比)为3∶1,活化温度为450℃,活化时间为2.5 h.浸渍比增大、活化温度升高和活化时间的延长,都有利于增加活性炭表面极性;活性炭的极性表面对酚类物质的吸附有重要影响,梧桐叶活性炭对苯酚、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量分别达到79.2、93.9和95.8 mg/g.热力学研究表明,梧桐叶活性炭对不同极性酚类物质的吸附符合Fren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并且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其吸附焓变、吸附熵变、吸附自由能变均小于零.  相似文献   
347.
硝基含能材料撞击感度的预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硝基含能材料撞击感度预测研究的发展状况,介绍了硝基含能材料撞击感度的预测方法,并对各类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性作了分析和讨论。着重对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研究(QSPR)在撞击感度预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作了介绍,对样本集设计、描述符的筛选以及建模方法的选择作了分析与探讨。展望了含能材料撞击感度的预测研究的前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48.
采用针-板式介质阻挡放电(DBD)产生低温等离子体降解土壤中对硝基苯酚(PNP),考察了放电电压、载气气量、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pH值对土壤中PNP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针-板式DBD对土壤中PNP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在PNP初始浓度400mg/kg,放电电压18 kV条件下,放电处理60 min,PNP降解率达到87.3%。增加放电电压和含水率均能提高降解率。不通入载气,也有较好的降解效果。碱性条件有利于PNP降解。  相似文献   
349.
以3种取代基位置不同的硝基苯甲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辛醇/水分配系数、溶解度、摩尔体积、分子极化率和偶极矩5种结构参数对硝基苯甲酸在三元乙丙橡胶(EPDM)膜中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EPDM膜对硝基苯甲酸有一定的去除效果,邻、间、对硝基苯甲酸的去除率分别为27.1%、32.4%和41.6%;取代基位置的不同使硝基苯甲酸的去除效果出现差异,其疏水性越强越易在EPDM膜中溶解和渗透;硝基苯甲酸的去除率和透过率与其辛醇/水分配系数和分子极化率正相关,与溶解度负相关;硝基苯甲酸的去除率可用分子极化率和偶极矩两个结构参数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50.
水稻秸秆生物炭-过硫酸盐去除水中p-硝基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水稻秸秆为原料制备了多种生物炭,运用BET和FTIR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生物炭-过硫酸盐体系对水中p-硝基酚的去除效果。与热解温度和时间相比,供氧量对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足氧条件下的活化性能显著降低;500℃缺氧条件下热解1 h制备的生物炭(RS500-1)对过硫酸盐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可以实现p-硝基酚的高效去除,生物炭与过硫酸盐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作用。初始溶液pH和反应温度对p-硝基酚的去除效果影响很小;在RS500-1投加量1.0 g/L、过硫酸盐投加量5 mmol/L、反应温度25℃、不调节初始溶液pH的优化条件下,240 min时p-硝基酚的去除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