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352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51.
<正>2014年7月28日加拿大政府在对33种偶氮碱性染料(其中29种被列入《国内物质清单》)进行一项筛查评估后决定,没有理由要求采取任何进一步行动。该决定是在"提议的"评估"得出结论",这些物质不符合《加拿大环境保护法》(CEPA)第64条中列出的任何标准后做出的。在筛查评估认定它们不符合CEPA第64条中的标准后,环境部长和卫生部长也提议不对16种芳香胺  相似文献   
252.
对外开放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研判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地缘政治竞争加剧,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气候等不确定性事件频发,依托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国家粮食安全策略面临新的挑战。结合统计数据与文献观点,分析了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农业开放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效用,探索了扩大对外开放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思路。结果表明:(1)中国粮食安全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粮食供应的经济与资源环境代价巨大、粮食稳定供应与获取的风险加大等问题,需要在开放条件下创新粮食安全实现路径。(2)农业对外开放可影响粮食供应、获取、利用与稳定性,当前对外开放促进了国家粮食供应,但尚未实现稳定的食物安全、有竞争力的食物安全。农业对外开放仍有广泛的互惠共赢基础,同时也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考验我国粮食领域应对全球化“危”“机”的治理能力。(3)国家粮食安全治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建议采取凸显产能的粮食自给战略、全产业链的食物安全战略与高水平的农业对外开放战略,确保粮食安全落实落地。  相似文献   
253.
中国消费端食物浪费规模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物浪费及其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与全球粮食安全密切相关,减少食物浪费逐渐被认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Plan B。消费端是造成食物浪费的重要环节,消费者作为消费端食物浪费的主体,其在消费阶段产生的食物浪费是食物损耗与浪费的主要来源。本文采用直接称重法,在全国典型地区(北京、上海、四川、山东、河南和西藏)获取居民食物浪费的一手数据,首次在全国尺度上测算了消费端食物浪费总规模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结果显示:(1)2018年全国居民消费端食物浪费共3432万t,人均食物浪费量67.33 g/d,其中粮食浪费量占比最高(35.44%),其次是蔬菜(34.83%)和肉类(15.38%)。(2)2018年全国居民消费端食物浪费所占用的生态足迹达6254万hm2,人均生态足迹为448 m2,按中国人均生态足迹1.5 hm2计算,相当于4169万人的生态位被挤占;水产类(39.28%)和肉类(34.22%)的生态足迹占比最大,分别为2456.23万hm2和2140.25万hm2。研究结果有助于推进我国消费端食物浪费的减量化,对于缓解食物浪费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压力、改善全球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54.
吴良  张丹  成升魁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0):2495-25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中国的食物浪费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践应用。为了推动食物浪费的减量,亟需构建覆盖全国的、系统性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并实现食物浪费的定量监测与评估。本文面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实施过程政府及社会中各界的主要关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食物浪费的相关研究,辨析了食物浪费的定义及主要演变,论述了全球食物浪费监测与评估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食物浪费监测与评估进展,提出了通过餐厨垃圾,将食物浪费从传统概念向广义概念延伸的理念,并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反食品浪费监测与评估指标。本文旨在为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开展食物浪费的监测和评估提供科学参考,从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12.3的实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55.
张盼盼  张丹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0):2508-2518
中国遏制食物浪费已上升至法律层面,但执法实践亟待科学支撑。餐饮业是中国食物浪费的重灾区,动态监测和定量评估餐饮业食物浪费情况是执法实践的必要前提和首要基础工作。本文提出利用餐饮垃圾量作为核心指标来监测餐饮业食物浪费情况,并以2015年北京、上海、成都和拉萨4个城市174家餐饮机构3371份餐桌的实地调研数据开展了实证研究,定量揭示了以餐饮垃圾量作为核心数据开展监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引入关键参数 β(即餐饮食物浪费量占餐饮垃圾量的比例系数)进一步提高以餐饮垃圾量为核心指标的科学性,以期为中国餐饮业的反食品浪费监测工作提供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方法。研究表明:餐饮垃圾量与餐饮食物浪费量具有正相关关系,以餐饮垃圾量为核心指标开展食物浪费情况监测是可靠的;不同城市餐饮食物浪费量占餐饮垃圾量的比例系数 β统计上差异不显著,这意味着在开展全国监测时,不同城市可以利用同一套 β值开展餐饮业食物浪费监测工作;不同类型餐馆餐饮食物浪费量占餐饮垃圾量的比例系数 β统计上差异显著,这意味着在开展全国监测时,针对不同类型餐馆应该设置不同的 β值开展餐饮业食物浪费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56.
氢氧化钙调控剩余污泥碱性发酵,可有效提高发酵液原位合成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提取短链脂肪酸(SCFAs)的效率.本文拟利用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碱调控剩余污泥碱性发酵,提高发酵过程SCFAs产量,进一步提高SCFAs提取效率.通过配置不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混合比例的碱液,用于调控剩余污泥碱性发酵实验,发现混碱比例为25∶75时,可避免钙离子对污泥水解产酸影响,发酵液中SCFAs浓度达到6581.4 mg·L~(-1)(以每COD计,下同),是空白对照组(4179.4 mg·L~(-1))的1.6倍.同时,碱液提供的钙离子可将污泥发酵过程释放的无机阴离子去除,CO■、PO■浓度分别低至3.7 mmol·L~(-1)和0.5 mg·L~(-1).利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调控剩余污泥进行混碱厌氧发酵,可有效提高SCFAs的产量,消除主要无机阴离子对发酵液原位合成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提取SCFAs的干扰,合成的LDHs中SCFAs的含量为52.3 mg·g~(-1) LDHs,是空白组(18.9 mg·g~(-1)LDHs)的2.8倍.  相似文献   
257.
张超  陈银广  顾国维 《环境科学》2013,34(4):1479-1484
同时回收氮磷可以显著提高碱性发酵污泥的脱水性能,但是目前对其机制尚不清楚.通过批式试验,研究了ζ电位、二价离子、胞外聚合物、溶解性聚合物以及鸟粪石对碱性发酵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回收条件下(pH=10.0,n(P)/n(N)=1.3 mol.mol-1,n(Mg)/n(N)=1.9 mol.mol-1),镁离子不仅能使|ζ|电位减小到14 mV以下,而且使一价阳离子与二价阳离子比例降低到9 mol.mol-1以下;同时回收氮磷可以显著降低溶解性多聚物和胞外聚合物的含量,尤其是溶解性蛋白质和松散型胞外聚合物的含量;这些变化都促进了碱性发酵污泥的脱水.此外,鸟粪石的形成也有助于提高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258.
一是多补充热源食物,增加热能的供给。这样的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其中尤其应考虑补充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鸭肉、鸡蛋、鱼、牛奶、豆制品等。 二是多补充含蛋氨酸和无机盐的食物,以提高机体御寒能力。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酵母、乳制品、叶类蔬菜等。  相似文献   
259.
误区一"我又胖了,从明天起,我每天只吃一顿"!很多女性认为,每天早上不吃早餐,中午吃一个水果,晚上跟朋友聚会好好吃一顿,吃进去的热量比以往少了许多,肯定可以减肥。实际情况是:早餐不吃,中餐只吃一个水果,到了晚餐时间不可能不饿,食欲大增的时候进餐,往往吃得过多。研究发现,只吃一顿饭的女性体重  相似文献   
260.
一凡 《安全与健康》2011,(13):52-53
提起胆固醇,一般我们都会与人到中年的肥胖人士联系到一起,总以为如果自己身材苗条又年纪轻轻,是不会让胆固醇在身体里捣乱的。但是,千万不要那么自信,做完下面这个小小的测试,你可能就不得不开始提防胆固醇这个家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