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352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71.
文章对污染废水中PH值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利用该方法对酸性废水及碱性废水进行等标评价,通过评价结果使人们在了解除PH值外其它法污染物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同时,明确了废水酸碱度对环境污染的贡献影响,为全面掌握污染源排污状况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72.
目前国内外处理含铬废水的微生物仅局限于酸性或中性环境,且处理Cr(VI)的浓度仅为200mgL-1左右,难以工业化应用,尤其是不可能处理诸如铬渣渗滤液之类的碱性含铬废水及铬渣.本研究从铬渣堆埋场附近取得菌样,经富集、分离、驯化,得到能在碱性介质中高效还原Cr(VI)的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sp.)菌株,该菌为G-,具有周身鞭毛及可运动性.对其生理及还原Cr(VI)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嗜碱,好氧,耐盐及高Cr(VI),在有氧、pH为10.30、30℃等条件下,含Cr(VI)1570mgL-1的废水经该菌处理16h后浓度降至0.6mgL-1.处理后的沉淀物中铬以Cr(OH)3的非晶形态存在,其中总铬含量为21.44%,Cr(VI)检测不出,具有很大的回收价值.图4表3参16  相似文献   
273.
草类资源分布广,贮量大,成分复杂,至今大部分仍处于自生自灭这中,而人类所需蛋白质营养十分紧张,赖以生存的肉乳蛋品生产所需高蛋白饲料也很缺乏。传统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已不能满足这两大需要。作者在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从工业化生产角度提出以草类为基础原料,经蕈菌-蚯蚓-禽畜3个环节生产蛋白质物的新工艺路线,对补充上述这两大需求的来源提出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74.
生物质组成差异对生活垃圾厌氧产甲烷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批式实验,通过分析液相性质和产气过程,比较了生活垃圾中2 类主要的生物质组分(食物类废物和纤维类废物)及其不同含量在厌氧降解时甲烷生成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食物类废物累积产甲烷量远高于纤维类废物,其有机物的快速水解酸化,为快速产甲烷化提供了必要的底物.纤维类废物产甲烷速率相对较低,水解是其厌氧产甲烷化过程的控制步骤.生活垃圾的产甲烷量可以根据食物类废物和纤维类废物的比例推算而得,食物类废物含量越高,其累积产甲烷量越大.采用厌氧消化工艺有利于含食物类废物量高的垃圾的能量回收,而因食物类废物快速水解导致的液相挥发性有机酸积累是该工艺必须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75.
生态小区建设中食物垃圾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静颖 《环境科技》2008,21(5):73-76
分析了食物垃圾的产量、特点。综述食物垃圾的常用处理方法,提出了生态小区建设中食物垃圾的合理解决方法.将食物垃圾的处理与生活污水的处理就近有机结合,为生态小区建设中废物资源化处理和利用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76.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河岸带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概述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态学的应用领域,通过对河岸带反硝化作用限制因素、效率以及机理的回顾,体现稳定同位素技术应用的优势。重点阐述该技术在研究河岸带功能实现机理、分析河岸带生态系统物质来源和时空迁移转化规律以及研究河岸带与外界环境物质联系,生态系统食物网络组成及营养级关系中的应用,指出其能够科学反映物质空间变化和时间累积效应的特点。稳定同位素技术与传统地球化学技术的结合对国内河岸带功能研究以及生态河岸带建设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7.
含水率对生活垃圾甲烷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批式实验,通过分析产气量和气、液相组成的变化,比较了含水率分别在35%、65%~70%(田间持水率)、 80%和>95%(饱和含水率)的条件下,不同食物类废物和纤维素类废物含量的典型法国生活垃圾和中国生活垃圾以及纤维素类废物厌氧产甲烷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于含易腐有机物的生活垃圾,提高含水率能够削弱VFA等中间产物对水解酸化和甲烷化的抑制作用:典型法国生活垃圾大量产甲烷所需的含水率不应低于80%,而有机物含量更高的典型中国生活垃圾直至含水率达到96%时,反应体系内快速产甲烷过程才能得以进行;同时,提高生活垃圾的含水率也有利于加速其厌氧产甲烷过程和提高甲烷的最终产量,含水率>95%的法国生活垃圾反应体系的最终甲烷产量是含水率为80%时产量的1.6倍.而对于纤维素类废物,提高含水率则能改善水分在水解和酸化过程中的可获得性,从而增大甲烷化的底物可获得量,含水率>95%的纤维素类废物反应体系的甲烷最终产量是含水率为65%时产量的3.8倍.  相似文献   
278.
北京地区2003~2007年人类活动氮累积状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韩玉国  李叙勇  南哲  李波 《环境科学》2011,32(6):1537-1545
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的氮输入和累积对区域环境特别是水环境有着潜在的重要影响.引入人类活动净氮累积的概念(net anthropogenic nitrogen accumulation,NANA),将NANA定义为人类活动氮的输入和输出之差,它是通过大气沉降、肥料应用、人类食物和动物饲料、氮固定和河流的累积这五项来计算...  相似文献   
279.
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以长江口潮滩作为研究区域,对表层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解磷微生物量、磷组分及理化性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潮滩湿地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区域性差异,冬季(1月)碱性磷酸酶活性较低,介于0.65~1.59μg.g-.1h-1之间;夏季(8、9月份)最高,变化范围为1.80~5.64...  相似文献   
280.
陈诗锐 《环境》2011,(6):6-9
都说“民以食为天”,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食物变得如此不堪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假酒事件还未尘埃落定,猫肉充虎肉又接踵而至,还有真假难辨的燕窝、食盐、豆腐……层出不穷的虚假食物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食品安全的警钟亦频频敲响。下面,让我们一起揪出隐藏在我们身边的“虚假”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