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1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2157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975篇
综合类   2195篇
基础理论   113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415篇
灾害及防治   22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609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459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500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系统的社会调查 ,污染源统计分析 ,提出大连市含磷洗衣粉对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的贡献率。对洗衣粉的无磷化推广、生产及使用提出科学的论证 ,阐述了洗衣粉无磷化的实施前景  相似文献   
32.
环境审计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环境学和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出发提出了环境审计的理论要素,分析了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理论要素间的关系和理论要素的基本内容,形成了环境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3.
《中国再生资源》2006,(3):I0002-I0002
世界最大的回收拆解厂;我国第一个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处理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发改委、商务都、环保总局等六部委批准的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建立城市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首批试点单位;广东省建设节约型社会示范项目;清远市环境优化重点项目。[编者按]  相似文献   
34.
普及EM技术促进水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M具有较强的分解污染物质的能力,在净化河流、湖泊、近岸海域水质,处理有机废弃物,制作发酵有机肥料,创造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节约型社会,发挥了极大作用。  相似文献   
35.
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地震灾害,阐述了近代地震灾害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地震预报既是强烈的社会需求,也是全球性的科学难题,最后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地震预报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36.
《环境保护》2005,(3):1-1
要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显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一要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求,对高能耗、高物耗设备和产品实行强制淘汰制度。二要抓紧制定专项规划,明确各行业节能降耗的标准、  相似文献   
37.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21(4):35-35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气候和全球环境领域的问题,也是涉及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等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气候,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我国及其他许多国家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上签字。  相似文献   
38.
荒漠化是制约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本文在分析西部荒漠化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从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构建产业体系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维观三个方面提出并探讨了荒漠化的治理途径,为西部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9.
在我看来。过去和现在社会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可以归纳为12个方面。其中8个过去早已凸显,另外4个只是最近才变得严重即能源、光合作用上限、有毒化学品和大气变化。  相似文献   
40.
建议设立『国家生态特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但遗憾的是,很多地区的经济及环境建设模式却区别不大。例如生态建设方面,过去几十年我们走了一条“部门工程模式”之路,即不管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而实行统一的标准和技术。如颊受争议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在荒漠和草原地区大量种植树木,结果树木大批死亡,浪费了国家宝贵的生态建设经费。这些工程措施中相当一部分脱离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少难免流于形式,其结果是尽管投资巨大,却形成了“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整体恶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