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3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民防苑》2014,(2)
禽流感首次被发现是一百多年前的意大利1878年,意大利发生禽流感,这是最早的禽流感记录。1900年代早期,禽流感在意大利被首次确认。第一次发现禽流感引发的高死亡率案例1960年,1 000多只普通燕鸥在南非死亡,这是第一次发现禽流感引发的高死亡率案例,属于H5N3型。禽流感可以传染给许多种动物包括鸟类、猪、马、海鸟、鲸。但是,野生鸟类充当着无  相似文献   
12.
日美两国政府将在安全领域和危机管理方面加强合作。据日本媒体报道,日美召开会议,将主要讨论日美在高精度爆炸物检测技术、细菌武器技术、禽流感等大规模传染病的防治技术上的共同开发与合作问题,从而使日本和美国能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实现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就某些国家和局部区域而言,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和平与安全的挑战。汶川大地震、SARS、禽流感的袭击、恐怖活动、印度洋海啸和飓风等灾难,给人类和平与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迅速采取行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美国等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应急管理机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食品造成的安全灾难,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疯牛病、二恶英、口蹄疫、苏丹红一号、禽流感,此起彼伏的食品污染,已经使全球消费者颇有些谈"食"色变.中国的消费者也有"还能吃什么"的疑问,食品污染已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成为消费者维权的新热点.本文从消费者角度浅谈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安康时讯     
《现代职业安全》2006,(8):74-75
小剂量放射线可能有利健康美国的科学家们经过深入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边区域进行研究后认为,放射线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放射线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并且人体所接受的放射线的剂量越大,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也越大。为了了解放射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美国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遭放射线污染的区域进行了实地考查。他们得出的结  相似文献   
16.
<正>截至4月30日,内地已经确诊12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死亡23例,病毒的致死率是很高的,世卫组织也认为该病毒是"最致命病毒之一"。本次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医疗专家和普通民众对它有各种各样的疑问。新型禽流感病毒也让全球的科学家头疼,我国的医务人员正从病原学、免疫学、遗传学、临床诊断、救治技术、治疗和预后等多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民防苑》2014,(2)
正H7N9禽流感的初次发现是在2013年的3月,这种来势凶猛的病毒却在当年入夏后又似乎消失得无影无踪。2014年伊始,当浙江、江苏、上海等地连续报道H7N9的出现时,所有人都明白,这种流感病毒又卷土重来了。面对一种新出现的病毒,人类对其危害知之甚少。所以它的出现,总是会引起恐慌。应对公共疫情危机,是采取强制手段隐瞒下去,还是将疫情信息准确快速地予以公开?  相似文献   
18.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流行,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对甲型流感这一常见传染病进行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和防控措施分析,回顾总结全球为防控甲型流感做出的努力及相关科学研究成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供防控经验和研究思路.结果表明:①甲型流感呈季节性流行,受气候、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多因素影响,在低温低湿、人口密集的环境中表现出强流行性.②甲型流感防控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季节性流感病毒监测、流感病毒的生态学研究、广谱中和抗体及通用疫苗的研究、应对流感大流行的病原学风险评估四方面,其中季节性流感病毒监测是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及后续研究的核心防控措施.③与甲型流感类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受温度等气候因素影响,同时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也影响其传播,亟需借鉴较成熟的甲型流感的防控经验、技术和平台.建议在加强病毒监测的同时,深入开展病毒生态学研究、病原学风险评估和药物开发,对完善疫情防控工作和预警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二次暴发及传播至关重要.研究结果将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未来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及预测预警提供参考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2004,(2):30-30
近期禽流感三个字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甚至发出警告:禽流感威胁可能超过非典。知己知彼才能战胜疾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潘孝彰教授和卢洪洲副教授两位专家为市民解读了禽流感禽流感究竟是什么? 专家解释,通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1997年5月9日,香港一名3岁男童体内分离出一株甲型流感病毒,同年8月确诊为全球首例由A型(H5N1)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间病例,至当年底,香港共发生18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3月,中国安徽和江浙地区首次发现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病例,这是继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后,第二个对人类造成威胁的禽流感病毒。2014年伊始,H7N9禽流感再度来袭,中国多个省份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