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1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92篇
安全科学   2442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94篇
综合类   711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61.
11月7日15时20分,智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甲醇车间甲醇精馏工序中间槽在停产检修过程中发生爆燃事故,造成现场作业的3名机修工人大面积烧伤,其中2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为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省安监局最近对本起事故进行了通报。  相似文献   
962.
开心一刻     
鲍丹 《安全与健康》2009,(10):42-4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出台《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对除煤矿企业以外的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实施监督管理作出具体规定,自2009年9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  相似文献   
963.
(续上期) 12 低温环境作业人员的物质代谢与补充 温带人到寒冷地区工作后,发生明显的生理变化.短时间暴露在严寒中引起应激变化,也有对长时间在低温条件下气候适应过程的改变.寒冷地区食品生产供给特点,饮食和营养的较大改变,也可对机体生理状态发生影响.为适应寒带地区人员所出现的特殊生理变化,应对其营养和饮食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964.
作业场所同时存在多种化学有害物质的情形并不少见,如何对这类作业场所的危害性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针对这类作业场所提出了一种简便可行的危害性评价方法,该方法以危害物质自身的危害特性如毒性、危害器官、吸收途径、致癌性和检测浓度为评价依据,较全面地反应了有害物质的危害性,对同时存在多种化学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的危害性评价与职业危害治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5.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数据标准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标准是避免信息孤岛现象,促进数据共享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相关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数据元的主要分类方法,并采用面分类方法和线分类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进行分类,通过面分类方法设计了合理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元对象类,通过线分类方法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元划分到不同的对象类下,并阐述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标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66.
2009年3月25日上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公共安全研究所与北京市移远通公司共同承担研究的北京市“科技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主题项目——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移动指挥所(课题编号为:Z07050601820701)”课题在北京顺利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967.
目前信息技术尤其是物联网高速发展,而我国职业危害形势日益严峻,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繁多,职业危害监管人员不足、基层监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需要记录的数据量大,信息反馈慢,保管和存储困难,利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移动终端系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职业危害监管终端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对信息终端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采用服务器、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的体系结构,并对数据库体系结构,以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移动终端系统的软硬件平台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68.
石灰石颗粒移动床脱硫工艺参数是影响脱硫效率和操作压降变化的重要因素,考虑到工艺参数对脱硫过程的影响,基于正交实验方法,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喷淋密度、空床气速、SO2浓度、烟气温度和床层下移速度对脱硫效率影响程度的主次顺序和脱硫效率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分析了各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各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程度依次是空床气速>喷淋密度>SO2浓度>烟气温度>床层下移速度。喷淋密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高度显著,呈正相关;空床气速对脱硫效率的影响高度显著,呈负相关;SO2浓度和烟气温度对脱硫效率有影响但不显著,呈负相关。床层下移速度与脱硫效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69.
三峡水库水质移动监测指标筛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库水质移动监测体系构建对提升库区整体水质监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基础工作是科学筛选适合移动监测的水质指标。从三峡水库水质监测现状出发,分析三峡水库水质移动监测需求,并根据其水环境状况与移动监测特点,制定三峡水库水质移动监测指标选取原则。通过分析目前指标筛选的经典数学方法,并根据其不同特点与适用性,选用德尔菲法对水质移动监测指标进行初次筛选、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第二次筛选,构成一套将定性筛选与定量筛选相结合的方式作为三峡水库水质移动监测指标选取方法,并以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典型断面江津大桥为例,用上述方法筛选出该断面移动监测指标为总氮、总磷、溶解氧、氟化物、铜、pH、COD、BOD、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氨氮、汞、挥发酚与砷。研究结果可为三峡水库水质移动监测工作提供前期基础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70.
以GIS为主要技术平台,采用移动窗口法,以 250 m×250 m 栅格为基本单元,通过选择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因子,基于人居环境指数的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对重庆市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进行相关研究,并揭示其地理特征和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重庆市人居环境自然适宜度介于0255~0821,西部高于东部,北部高于南部;(2)临界适宜区面积最大,占全市面积的3453%;低度适宜区次之,占2252%;高度适宜区居第三,占2114%;中度适宜区占1784%;不适宜区面积最小,仅占396%;(3)重庆市8519%的人口分布在低度适宜及其以上的区域,相应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615%。实证表明,该研究结果可为重庆市人口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方针政策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