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90篇
安全科学   243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283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介绍了将质量控制图应用于化工污水管理的过程。通过对化工厂污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浓度做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结果表明该化工厂的污水处理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污水处理工序过程能力符合要求,应用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能够快速灵敏地反映工序的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242.
长期污水灌溉后林地土壤中磷的含量与移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尽可能地削减污水携带的N、P进入湖泊,处理后的城市生活污水被直接喷灌到新西兰罗托鲁阿市的Whakarewarewa森林,并建立了污水灌溉林地处理系统的长期定位试验地以评价生态系统对污水携带营养物质的同化能力.为查清长期污水灌溉土壤中P的数量、迁移淋失及其环境危机,对11a污水灌溉后火山灰土壤中磷的积累、再分布进行剖面分层采样测定.结果表明,土壤pH、TP、Olsen P、M3P、M3Ca和M3Mg在所有灌溉处理区的表层土壤(0~10 cm)均有显著(p0.05)增加,部分增加的显著性达到20~40 cm土层或更深层次土壤.大多数随灌溉而进入土壤的P被保存在上层土壤(0~40 cm)中.土壤Olsen P和M3P的浓度在中、高水平处理区的20 cm以上土层中超过了环境临界值(Olsen P为60 mg.kg-1;M3P为150mg.kg-1),磷饱和率(M3PSR)数值同时显示表层土壤对P的吸持已近饱和,预示土壤磷素有随下渗水向下移动的潜在可能.常规土壤采样以60 mg.kg-1 Olsen P测定值为环境临界值,可解决土壤剖面中磷的下移监测难题.以M3P与M3Al、M3Fe的摩尔比计算的磷饱和率(M3PSR)作为长期污水灌溉林地处理系统中土壤磷向下移动的环境危机临界值参数指标已不是很理想,对新的磷饱和参数的研究是今后的主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243.
《世界环境》2011,(5):94-94
科学家在对近1400个物种进行全面调查后发现,全球气候变暖正在驱使动物和植物远离赤道地区向高地与两极迁移,以躲避气候变化后出现的温度上升。该物种分布评论发表在8月18日的《科学》杂志上。约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这是气候变化造成物种大规模迁移的力证。  相似文献   
244.
移动型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管理移动型环境风险源,降低其在转移运输过程中的风险水平,建立了用于识别移动型环境风险源并为其环境风险分级的方法.本方法基于我国现有环境污染事故统计分析结果,选取能够表现移动源诱发事故的起因及特征的风险评价指标因子,采用指标因子分析方法量化环境风险源风险水平.分级过程中分析了移动型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影响因子、环境风险源源强特征和风险表征方式,以风险物质数量水平-环境风险水平为基础建立风险分级矩阵,最终形成包含"环境风险源筛选"和"风险分级"两步的分级方法,旨在直观体现移动型环境风险源风险水平的同时,提高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45.
为优化移动式人工制冷设备在高温独头掘进巷道工作面的制冷效果,通过设置风障形成密闭制冷空间,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别分析风障距工作面距离、回风管压力、回风管垂直高度对掘进工作面制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置风障能够有效缩小制冷空间,阻隔热量,提高制冷效果;风障与工作面之间的距离对制冷效果有显著影响,风障的最佳布置距离为5 m;回风口压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制冷效果,最佳压力为-70 Pa;回风管垂直高度不同,制冷效果也大有不同,其最佳高度为1 m。利用数值模拟所得工况参数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风障在高温独头掘进巷道降温中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结果对高温矿井人工制冷工况优化,提高制冷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6.
采用移动富氏分析的方法,将不同时间同一频率成分的富氏谱连成曲线,分析地震波随时间变化时频率成分的变化状态。 采用移动富氏谱分析方法分析了两条典型近场地震波的脉冲成分及动力学和地震工程学意义。  相似文献   
247.
采用"契合"的思想,给出了地下多个孔洞与地面上的半圆形凸起地形对SH波散射问题的解答.将整个求解区域分割成两部分来处理,其一为包括半圆形凸起地形在内的一个圆形区域I,其余为区域Ⅱ.在区域Ⅰ中,构造了一个上半部边界应力为零,而其余部分位移、应力任意的驻波解;在区域Ⅱ中,构造了半圆形凹陷和浅埋圆孔的散射波,且要求它满足水平界面上应力为零的约束条件.然后再通过移动坐标,满足"公共边界"的"契合"条件和地下孔洞的边界条件,建立起求解该问题的无穷代数方程组.最后,给出了分析例题和数值结果,并对地表位移幅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48.
吴文铸  郭敏  孔德洋  石利利  许静  单正军 《环境化学》2012,31(11):1730-1735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噻虫胺在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吸附特性、移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噻虫胺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与东北黑土中的吸附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Kd值分别为0.49、1.99和4.42,Kd值大小次序依次为: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影响噻虫胺土壤吸附性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有机质.薄层层析试验显示,当溶剂展开至12.0 cm处,噻虫胺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和东北黑土中最远移至10—12 cm、8—10 cm、4—6 cm处.土柱试验表明噻虫胺在红壤淋出液中质量分数为56.04%,太湖水稻土和东北黑土中的噻虫胺最远已移至20.0—25.0 cm和15.0—20.0 cm处.影响噻虫胺在土壤中吸附性和移动性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噻虫胺存在对地下水污染的潜在风险性,特别是在红壤环境下使用噻虫胺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49.
地表移动动态实时模拟及可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地表动态沉陷变形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提出了经验比例系数,以此为基础对地表移动动态基本微分方程式进行修正,解决了原有时间函数模拟曲线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通过观测站实测数据和改进的时间函数,采用visual C++面向对象可视化编程进行前台处理,采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后台管理,利用MFC ODBC类实现前台和后台之间的通讯,建立了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的地表移动动态实时观测系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反映地表移动的动态特征,对指导开采设计和选择地面建筑物保护措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0.
从移动测量系统的缘起及基本原理入手,以同济大学MMS为例,说明MMS的精度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