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42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李征  王福忠 《安全》2015,36(10):54-57
航海是一门具有高风险和充满挑战的行业,如何迅速、有序、高效地处理火灾、碰撞、搁浅、油污染及人员失踪等突发事件,关系着船舶、人命、货物及海洋环境安全。文中介绍几起船舶突发事件的典型应急处理案例,以供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2.
周俊 《安全》2012,33(7):33-34
正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近年来,苏州平江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法律、法规、政策,大力推动应急管理常态化、基层化、社会化、科学化、有序化、法  相似文献   
183.
吴冰芝  赵华 《安全》2017,38(11)
本文阐述了应急管理的内涵,重点对突发事件发生前的预防措施和发生后的应对措施等应急组织方法进行研究,并介绍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经验,为轨道交通的应急管理运营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有效防控环境污染突发事故的形势十分严峻,并成为国家"十二五"以及未来中长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20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从环境应急管理机构、应急制度、应急能力建设和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成效等几个方面应对简述了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长足进步,并进一步结合当前全国严峻的环境安全形势,分析了当前环境应急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应从推进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提高应急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制度与联动机制建设以及强化环境风险管理为着力点,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185.
海冰是渤海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区域现象。通常年份冰期可跨4个月,覆盖渤海40%的海域面积。海冰对海上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行为、典型生态环境和海上突发事故都有不同程度的直接影响,是渤海污染防治、生态保护、风险防范等任务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基于渤海海冰的生成条件和时空分布分析,论述渤海海冰对污染物迁移转化行为、海洋生物和海上突发事件的可能影响途径与程度;最后提出要从冰情、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海洋生物等几个方面加强冰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6.
四面八方     
黑龙江举行危化品泄漏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本刊讯2011年9月13日10时40分左右,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分公司液氨罐区岗位操作人员发现合成氨装置计量槽V1603法兰泄漏,展开紧急处置……2011年黑龙江省危险化学品泄漏突发事  相似文献   
187.
基于风险的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基于风险的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应急能力建设提供参考。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一案三制"的基本框架,选择反映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的定性与定量指标,并采用简单加权求和方法分别计算其得分;根据四大类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口死亡和经济损失等方面选择突发事件固有风险指标,并采用秩和比法计算相对风险水平得分;然后集成三类指标得分并作归一化处理得到反映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的标准分。结果表明该评估指标体系能查找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缺陷与脆弱性,评估方法能识别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与突发事件固有风险降低需求之间的符合程度。该评估指标体系总体结构合理,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88.
突发事件应急意识和能力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应急准备文化建设,是提升整体应急水平的基础。应急意识和能力培养是应急准备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应急意识和心理承受力对于突发事件响应和恢复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公众与社会组织应对危机的意识和观念普遍比较低下,缺乏基本应急常识,尚未具备基本的应急素质和能力这一现状,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应急准备方面的成熟经验,提出我国应急意识和能力建设的措施建议,包括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机制,形成必要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建立全方位的应急知识宣传教育体系,通过多种渠道、途径和形式普及应急知识,以及广泛开展各种应急演练等。从而培养我国公众与社会组织的应急意识、能力和素质,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9.
张爱峰  黄典剑 《安全》2011,32(1):24-26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各种突发公共事件频发。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到最近的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都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为切实有效地应对烟草系统各种突发公共事件,  相似文献   
190.
一.概述1863年世界第一条地铁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诞生。一百四十多年来,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多个城市都已经建有轨道交通系统。轨道交通较好地解决了大、中城市交通日益增长的供需矛盾问题。对于一个城市整体而言,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不但可以改善交通状况,改变城市用地规划布局,缩短城乡发展差距,而且对城市交通结构起到一种立体化、合理化、现代化的作用,对实现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